分享

中国古代弓箭上的一特殊设计,让箭头杀伤力倍增!

 夏虫的历史课堂 2024-04-19 发布于江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考古人员发掘出来的中国古代箭矢遗存,如果大家曾注意过,就会发现中国箭矢和外国的很多箭矢存在不同之处,比如箭头部分的形制就颇为不同。

銎式

外国的许多箭矢的箭头形状都颇大、粗壮一些,前面为箭头后面为套管(套在箭杆上,为銎式),而中国古代的许多箭矢的箭头却形制颇怪,不但箭头形状较为细长,而且很多箭头甚至连套管都没有,而是在箭头尾部连接着一根细长的金属杆(秦弩箭上常见,为铤式),让人搞不明白这种箭头是如何装在箭杆上的。

其实这恰恰是一种特殊设计,这种处于箭头尾部的细长金属杆叫做箭铤,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计,不仅在中国较为常见,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许多遗址中也有遗存,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

箭头后面的铤,其作用很大,在加装时,箭铤会被插入箭杆内(箭杆一般为空心竹管、芦苇管、或是钻洞木杆)固定箭头,这样穿芯的长铤可以提高箭体挠度(刚性)和强度,并且还能随意调整重心。

一只箭矢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重心分布所决定的,而箭铤设计就可以让箭矢在箭头大小和箭杆粗细不变的情况下,更好的调整重心,让被射出去的箭的重心基本保持在三分之一处,或是正中间的位置,这样更利于箭矢飞行的平衡,让箭矢能飞得更远、杀伤力更强。

有一些特殊的箭头,其箭铤部分还被特别加强了,长度惊人,而这种超长铤的作用是提高箭矢的整体重量,增加其杀伤力,起到配重芯的作用。这种“重箭”在射远时没啥优势,甚至会因为太重而无法准确射击远处目标(射速下降快),但是在近距离内,这种超重的箭矢杀伤力惊人,穿透盔甲,或是切开人的肢体都不在话下。

这种通过延长箭铤的方式来增加箭矢整体重量和杀伤力的做法很聪明,因为如果选择加大箭头或是加粗箭杆、箭尾加配重等操作,都会提高风阻和风偏,严重的还会使得箭矢的重心变换,从而影响箭的飞行姿态,因此箭铤可以说是好处多多。

但是箭铤也有缺点,那就是在装配时不方便,比较麻烦,要给箭杆钻孔,同时在制作时也不如套管式箭头方便快捷。箭铤由于是坚硬的金属做成,而箭杆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挠度),金属制作的箭铤势必会影响这种弹性,这也是为什么弓箭用的箭矢箭铤长度一般都略短,而长箭铤一般多见于弩箭的原因(弩矢不需要弹性也能沿着箭槽稳定加速发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