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姬广聚院士揭秘干细胞抗衰真面目!

 hghhphf 2024-04-1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2015年,由美国梅奥医学中心主导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正式提出了“靶向减少衰老细胞(Senolytics)”的崭新概念。

通过实验,科学家们发现Senolytics技术在动物实验中显著改善了年迈小鼠的心脏和血管状况,提升了它们的生存率高达36%。而在人体临床实验中,该技术同样展现出了不俗的效果,使得老年受试者的衰老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小分子、化学药物等手段,我们可以清除体内的衰老细胞。然而,衰老细胞的清除并非无限,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将焦点转向“使细胞恢复年轻”的研究领域。

图片

人体中有一个与衰老紧密相关的分子,即mTORC1。当这个分子被激活时,人体容易生病,进而影响寿命。相反,抑制mTORC1则可以带来寿命的延长和健康的改善。

有趣的是,二甲双胍这一原本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近年来被发现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其机制在于,二甲双胍除了能抑制与衰老相关的某些分泌表型外,还能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进而间接抑制mTORC1。

然而,这些努力只是延缓了衰老的进程,而未能实现真正的“逆龄”。

图片

很多技术手段都可以做到“抗衰老”。不管是中药或西药,小分子或干细胞都能做到延长几年的寿命,但“逆”不回来。真正的“逆龄”,即将衰老的细胞转变为年轻的细胞,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走向基因抗衰领域。在干细胞领域通过基因编辑可以将没有“干性”的不同细胞变成有“干性”的,但这不叫“逆龄”,把衰老的细胞变成年轻的细胞才是逆龄。

有干性的细胞称之为干细胞,干细胞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分化潜能,也就是“变”成其它类型细胞的能力。因其具有这种潜能,被视为实现“逆龄”的关键。例如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 但这些细胞直接进入体内存在着致癌的极大风险。

图片

如果以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子作为比喻,那么“抗衰老”就像是扶住房子,使其倒塌得慢一些;而“逆龄”则是努力将房子扶正。显然,“逆龄”在机制上与抗衰老有着本质的不同,且更具诱惑力和想象力。

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的产品都能实现“逆龄”,大多数产品只是在抗衰老、延缓衰老。所谓的“逆龄”,实际上是指生物年龄上的逆转,而非自然年龄。它代表着生理功能的年轻化。

图片

目前,干细胞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即干细胞源外泌体。第一代干细胞产品可以使人“老得慢一点,病得晚一点,活得久一点”,见效比较慢,且只有抗衰的作用。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技术不仅具有更强的抗衰老效果,而且其寿命延长的潜力可达十几年甚至更久。

然而,由于外泌体的成分复杂,质控问题难以解决,因此成药难度极大。尽管如此,外泌体给药在医美领域已有应用,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创伤性。

尽管有人设想通过基因编程将所有细胞转变为具有干性的细胞,但这样做将带来极高的致瘤性风险。

图片

衰老细胞与干细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即使衰老细胞获得了干性并变得年轻,但如果它变成其他细胞怎么办?人体的结构和生命要素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目前这一设想仍然停留在概念阶段。

目前,间充质干细胞是应用最广泛的干细胞类型之一。它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但分化潜能相对较低,主要能分化成骨、脂肪细胞等少数类型的细胞。

因此,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较高,没有免疫排斥现象,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研究显示,注射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通常只有三个月左右。

图片

真正的逆龄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需要时间。当组织器官变得年轻,它们会释放出年轻的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从而调整整个身体的功能,最终改变外观。

图片

现在的手段只是在局部进行调整,细胞本身并未发生改变。因此,如果停止干预,身体仍然会回到之前的状态,这并非真正的“逆龄”。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是身体内部发生了质变,这种机能被激发,才能实现真正的逆龄!

- Recommended Reading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