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经汤治疗反复口干5月案

 感悟_johnson 2024-04-19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2032天。

2024.04.19我在钦州跟诊林师记录丨万倩雯,北京中医药大学

女,52岁。

主诉:因口干5月于2023.12.30来诊。

现病史:5月前开始出现口干,未行系统治疗,今来就诊。

刻诊:口干舌燥,欲饮冷,五心烦热,手脚心汗出,双目干涩,潮热,纳可,大便每日1次偏稀,舌尖红,苔白腻水滑,脉沉细。月经已停。

辨证:厥阴病,上热下寒,寒热错杂。

拟方:温经汤加减。

吴茱萸6g开水洗7次,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10g,麦冬20g,牡丹皮10g,当归12g,制川芎10g,阿胶6g烊化,党参20g,姜半夏15g,乌梅30g,生石膏45g。

中药2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2024.01.06二诊:服药后口干舌燥好转5成,欲饮冷,五心烦热好转,手脚心汗出好转,双目干涩好转,潮热好转,纳可,大便每日1次偏稀,舌尖红,苔白腻水滑,右脉脉沉细,左脉弦细。

上方加陈皮10g,中药2付,巩固治疗。

患者52岁,主症为口干舌燥,兼症又有手脚热,符合《金匮要略》温经汤条文:“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患者年逾五十,天癸竭,因阴血虚而生虚热,大便稀,苔白腻,脉沉细知其为里虚寒。

整体辨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厥阴病,方用温经汤温经养血,加乌梅、生石膏加强清上热,生津液,患者服药后诸症好转。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川芎二两,芍药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生姜二两,牡丹皮(去心)二两,甘草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去心)一升。

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

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六经辨证:厥阴病。

方证要点:血虚证,血瘀证,里寒证,虚热证。


血虚证:失眠、掉发、头发干枯、月经量少;

血瘀证:皮肤干裂,唇口干燥,月经有血块、色黑,小腹痛;

里寒证:乏力、怕冷,手脚冷,脉沉细弱;

虚热证:口干唇燥,傍晚发热,手心烦热。

临床常用于女性的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以及不孕,更年期综合征,其他病症符合病机的亦适用,例如失眠等。

药方分析: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芍药、丹皮活血补血化瘀。

丹皮活血退虚热,阿胶补血养血润燥。

麦冬养阴润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半夏祛湿降胃气,生姜温中。

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作者丨万倩雯

编辑丨林佳明

林佳明任医师,来自钦州,默默的努力及传讲中医,传承经方。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9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

图片

算是对自己学习经方7年的一个小结。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强调本气自病,重视先后天两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