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师讲使用通络复瘫汤秘笈

 昵称50910763 2024-04-19 发布于陕西

使用通络复瘫汤秘笈

脑中风偏瘫的病因是脏虚络痹。痹者,闭也。络痹就是络脉闭,也就是络脉不通了。通络复瘫汤功能是补虚通络,主治脑中风的偏瘫,通络复瘫汤是邱幸凡根据“络脉理论”创立的名方,要想运用通络复瘫汤屡用屡效,百战百胜,必须遵守《孙子兵法》之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先了解络脉的生理和病理,掌握络脉理论,此为“知彼”。其次是掌握通络复瘫汤,会解析通络复瘫汤,此为“知己”。否则是不知彼不知己,必然方与证对应不准,即使用的是名方,照样无效果。

一,【络脉理论】
络脉是经脉的分枝,其气血源于经脉,并与经脉相通,因此络脉具有与经脉相同的运行气血、沟通表里等功能。由于络脉系统的特殊分布,以及络脉在脏腑组织中的特殊地位,致使络脉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具有与经脉不同的特点,讲述于下;

(一)络脉系统分布与特点:
络脉从经脉分枝后又广泛地、多层次地逐级分枝而出,依次形成了大络,别络,孙络,浮络,犹如海—河—溪—沟般逐级细分。络脉数目众多,形态迂曲,四处布散,无处不到,纵横交错,贯穿于人体内外。其循行于身体浅表部位者,则可视可见。其循行于脏腑内部者,则不可视不可见。络脉在外络于四肢百骸,在内深布于脏腑。可见,络脉细小,分布广泛,具有网络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的分布特点。

(二)络脉生理功能与特点:
1,络脉中气血的流动具有双向流注的特点,与经脉中的气血流动显著不同。当十四条经脉中的气血满溢时,经脉中的气血就会源源不断地向络脉中灌注,除了向表层的阳络脉灌注外,同时也不断向深层的阴络脉灌注,气血由经脉入别络,又由别络入孙络,最后渗灌到全身脏腑组织里。反之,当孙络中的气血满溢时,络脉中的气血也可以网状般地回流进入经脉,气血由孙络反注别络,又由别络反注经脉,最后进入经脉并参与经脉循环。
2,经脉中的气血营养五脏六腑以及四肢百骸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络脉灌注功能来实现的,特别是孙络的灌注功能。
3,络脉可以促进津与血互相转化,血液中的部分液体从孙络渗出到脉外生成津液营养脏腑腠理。反之,脏腑腠理中的津液也可以通过孙络渗入经脉之中,与血液化合,奉心化赤为血。因而津与血同源异流,在运行输布过程中,二者可以通过孙络互相渗入,互相转化,以完成物质交换。
4,《灵枢·营卫生会》中有营卫二者“五十而复大会”的论述,说明营与卫是可以相互贯通的。《素问·气穴论》中又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通营卫”,说明营与卫相互贯通主要集中在孙络处。

(三)络脉病理变化与特点:
1,络脉细小,分支众多,且双向流注,所以络脉容易被外感六淫或内生痰瘀阻滞,从而产生络脉痹。由于络脉具有促进气血灌注,维持机体营养供应。促进津与血相互转化,维持津血代谢平衡。促进营与卫内外交会,维持阴阳贯通。促进经气血正常环流,维持人体气血畅通等多种功能作用,并且络脉又是人体气血津液灌注脏腑组织的必经之路,因此络脉痹致使机体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不顺畅,进而导致相关的脏腑或肢体产生病变。
2,络脉病理变化包括络实络痹,络虚络痹,络脉绌急和络脉损伤四种情况,分述于下:
(1)络实络痹:主要是指邪气入络脉导致络脉中的络气郁滞、络血瘀滞、络津凝聚等病理变化。
(2)络虚络痹:主要是指络脉中气、血、津不足而致络脉血瘀的病理变化。络脉中的气、血、津充实是络脉通畅的重要条件之一。也就是说,络脉中的气、血、津不足,络脉空虚,便会影响正常的气血流注,使血液运行迟缓或停留于局部而产生血瘀。
(3)络脉绌急:主要是指络脉收引、痉挛的状态。络脉绌急则络脉气血不通畅,络脉气血不通畅则产生血瘀,血瘀堵塞络脉则络脉不通,络脉不通则痛。在临床上,络脉绌急的症状表现为急性疼痛。络脉绌急既可由邪气阻络脉而发生,也可因络脉失养而产生,但是前者痛比较重,而后者痛比较轻。由于寒性收引,所以因寒致络脉绌急比较常见。《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而痛”。
(4)络脉损伤:主要是指络脉体直接受到损伤。若遇跌打损伤,或暴怒气逆,或热灼络脉等因素,均可导致络脉损伤。络脉损伤则血滞于络脉内或血溢于络脉外而形成血瘀之证。
由上述可知,虽然络脉病理变化各不相同,但是络脉痹是各种络脉病理变化的共同特点。
3,络脉既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邪气传递的通道,当感受外邪,病初起时外邪客于体表的阳络脉,络脉中气血虽然有瘀滞,若治疗及时,外邪容易由表而解,此阶段病浅在表,具有病情轻、病程短、易向愈特点。当外邪不解由阳络脉传至经脉,再由经脉传至脏腑的阴络脉,并聚于脏腑之阴络脉时,络脉瘀滞,进而影响该脏腑气机,该脏腑亦发生气郁,最终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而脏腑功能失调又反过来加重络脉瘀滞程度,使络脉中的气血不能双向流注,产生程度更重、范围更广的络脉痹。此阶段病深在内,具有病情重,病程长,且难愈特点。

(四)治疗时用通络法的依据:
1,久病入络: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此为叶天士提出的“久病入络”观点。久病入络正是治疗时用通络法的依据。在临床上,只要见是“久病”,都要考虑用通络法。
2,久痛入络:“久痛”属于“久病”范围,之所以将“久痛”提出来单独列一项,是因为“久痛”更容易入络。只要见“久痛”,都要考虑用通络法。
3,新病入络:新病入络是指外邪直接入络脉,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外邪侵入体表肢体之络脉,导致肢体的络脉病,例如四肢痹证,是风寒湿三者混合之邪侵入肢体的络脉。二是外邪侵入体内脏腑之络脉,导致脏腑络脉病,例如非典型肺炎,是温热疫毒侵入肺的络脉。只要见是外邪侵入的新病,都要考虑用通络法。

(五)通络法分类及代表方:
基于络脉宜通的治疗思想,根据络脉病理变化,将通络法分为祛邪通络法和扶正通络法两大类。
1,祛邪通络法:祛邪通络法是指通过驱除络脉中的邪气,以达到疏通络脉,流通气血目的之治法。邪气主要有血瘀,气滞,痰浊,风邪,寒邪,湿邪,热邪。具体治法分述于下:
(1)化瘀活血通络法:此法主要是由化瘀药与活血通络药配伍组成,适用于瘀血阻络脉而致络脉瘀阻之证,如积聚、痛证,代表方桃红四物汤,桂枝茯苓丸。化瘀药,如川芎,丹参。活血通络药,如桃仁,红花。
(2)理气活血通络法:此法主要由理气药与活血通络药配伍组成,适用于气滞阻络脉而致络脉瘀阻之证,如积聚、痛证,代表方复元活血汤,通窍活血汤。理气药,如香附,柴胡。活血通络药,如红花,丝瓜络。
(3)化痰活血通络法:此法主要由化痰药与活血通络药配伍组成,适用于由痰浊阻络脉而致络脉瘀阻之证,如半身不遂,痿证,代表方小金丹,瓜蒌薤白半夏汤。化痰药,如半夏,瓜蒌。活血通络药,如地龙,鸡血藤。
(4)祛风活血通络法:此法主要是由祛风药与活血通络药配伍组成,适用于风邪阻络脉而致络脉瘀滞和络脉绌急之证,如口眼歪邪,痹证。代表方身痛逐瘀汤,大秦芄汤。祛风药,如防风,秦艽。活血通络药,如穿山甲,白花蛇。
(5)祛寒活血通络法:此法主要由祛寒药与活血通络药配伍组成,适用于寒邪阻络脉而致络脉瘀阻之证,如胸痹,小腹痛。代表方少腹逐瘀汤,乌头汤。祛寒药,如川乌,麻黄。活血通络药,如乳香,没药。
(6)化湿活血通络法:此法主要是由化湿药与活血通络药配伍组成,适用于湿邪阻络脉而致络脉瘀阻之证,如痹证,水肿,代表方当归芍药散,平胃散加味。化湿药,如薏苡仁,半夏。活血通络药,如益母草,泽兰。
(7)清热活血通络法:此法主要是由清热药与活血通络药配伍组成,适用于热邪阻络脉而致络脉瘀阻之证,如咯血,便血,代表方大黄牡丹汤,四妙勇安汤。清热药,如金银花,大黄。活血通络药,如丹皮,桃仁。
2,扶正通络法:扶正通络法是指通过补络脉中的正气虚,以达到疏通络脉,流通气血目的之治法。正气虚主要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具体治法分述于下:
(1)补气活血通络法:此法主要是由补气药与活血通络药配伍组成,适用于因气虚而致络脉瘀阻之证,如半身不遂,痿证,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圣愈汤。补气药,如黄芪,人参。活血通络药,如蜈蚣,全蝎。
(2)补血活血通络法:此法主要是由补血药与活血通络药配伍组成,适用于因血虚而致络脉瘀阻之证,如眩晕头痛,四肢麻木,代表方桃红四物汤,胶艾汤。补血药,如当归,白芍。活血通络药,如路路通,王不留行。
(3)补阴活血通络法:此法主要是由补阴药与活血通络药配伍组成,适用于因阴虚而致络脉瘀阻之证,如消渴,虚劳,代表方三甲散,通幽汤。补阴药,如鳖甲,龟板。活血通络药,如桃仁,红花。
(4)补阳活血通络法:此法主要是由补阳药与活血通络药配伍组成,适用于因阳虚而致络脉瘀阻之证,如胃脘痛,月经不调,代表方温经汤,急救回阳汤。补阳药,如干姜,附子。活血通络药,如地龙,丝瓜络。
由上述可知,虽然通络的方剂各不相同,但是方剂的结构都是由祛邪(或扶正)、化瘀、通络三部分组成。

二,【通络复瘫汤】
1,组成:黄芪60-120g,当归10-20g,鸡血藤30g,丹参30g,,赤芍30g,地龙15g,炮穿山甲10g,水蛭6g。
2,方解:本方是由当归补血汤与补阳还五汤化裁而成,集补气活血通络法,补血活血通络法,化瘀活血通络法于一方。方中以大剂量黄芪益气生血,使气旺血足而血易行;当归、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丹参、赤芍化瘀活血通络;地龙、炮穿山甲、水蛭为虫类之品,灵动迅速,可活血逐瘀通络,以搜别络之邪瘀,疏通被阻络道,起到一般草木药所不及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活血化瘀、通络复瘫之用。
3,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200ml。水蛭、炮穿山甲亦可研极细末冲服,用量稍减,一般用水蛭和炮山甲末各4g混均冲服,每次4g,每日2次。
4,功效: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复瘫。
5,主治:中风偏瘫的初、中、晚各期,尤以初、中期为佳。症见半身不遂,肢体乏力,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
6,加减:

(1)脾胃虚弱,纳运欠佳,可改为饭后服用,或加白术、砂仁、鸡内金;

(2)药后腹胀,矢气多,加枳壳、厚朴;

(3)伴口眼歪斜加全蝎、僵蚕;(4)语言不利,加石菖蒲、远志、胆南星或竹沥;

(5)气短乏力重者,加人参;(6)头晕血压高可加怀牛膝、代赭石、天麻,亦可配合西药治疗。
7,体会:本方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一般2周左右可收显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