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伫立腾蛟阁,古思幽情来

 乡风儒语 2024-04-19 发布于江苏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世事春秋长;乡风儒语对月饮,三坔夜话万钟情。斯时也,李老师轩楼临窗,说史聊文,谈古论今,言庄道巷,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碰心处,高山流水,莫非知音?!

早就看过报道,说是家乡泰兴重建了古腾蛟阁,一直都想去看一看,去到阁上登高望远,发古思之幽情,却先是奈于疫情,后又忙于琐事,这样的竟是阁已建了近两年,我还未能了却所愿。今年是龙年,我决定哪怕是特地,我也要去亲目一睹为快。恰巧在这人间芳菲四月季,我到泰兴城参加一项活动,终于有了机会,终于在城区环城东路、内城河与外环城河交汇处的原望江闸位置这里,见到了仿建的一段古城墙,见到了高高矗立于城墙之上的腾蛟阁!
史载:腾蛟阁乃明万历二十九年,泰兴知县陈继畴拆县署通明楼移此县城东南角城墙上改建所成。此阁共两层,基半倚城坎登上城墙,即阁之低层,有拱形小门进出,外表似一圆柱体,顶是八角翘檐,四方各有窗洞,阁内画栋雕梁,赭色的陡木梯,厚实的木楼板,立此远眺,即让人有登高临风之感。
根据邑人季承式《泰兴县敌台记》记载:“腾蛟阁原作为军事上蹬高眺望,监察敌情之用。可以不必远斥候(古指情报人员)、勤侦探、远处寸波尺浪百里外,无不在目中。”腾蛟阁另一作用为城防“指挥所”。故《泰兴敌台记》说:“譬之兵,则诸台皆前茅后劲,而阁其中权(发号施令)也。”倭寇平息后,长江逐渐向西南位移,夹江也缩小成“带河”,腾蛟阁遂成为士民登高眺远,览胜赏月之处。

此阁建成后,陈知县曾以《腾蛟啸月》为题赋诗一首,诗曰:
卧治城南百尺楼,高凭树杪见江流。
当杯月出千门夜,满郭霜飞一雁秋。
 吹断角声潮欲上,落残灯烬客仍留。
挥毫信美君能赋,载酒何妨日共游。
此诗后成为《江城十二咏》即“泰兴十二景咏”中的一首。“泰兴十二景咏”中的前八首为明朝朱昶所作,后四首为陈继畴所作。这首《腾蛟啸月》中的“江”,指羌溪河,古时泰兴人称之为“江”,故腾蛟阁又名望江楼;“角声”,指巡城的号角;“客”,为王百谷先生,山西人,明学者诗人,作有《腾蛟阁赋》。
明末张凤翼也曾作一首诗盛赞腾蛟阁说:
高阁新成不日工,朱栏画栋彩云封。
江连淮甸开乾道,地卜城隅起巽峰。
四野桑麻朝赛鼓,万家灯火夜鸣钟。
神君雅有文翁化,会有春雷奋蛰龙。
腾蛟阁经历了损毁、重建、年久失修、封闭,至抗战前夕,腾蛟阁已空空如也。抗战期间,伪十九师在腾蛟阁西侧筑堡,将阁身挖出一个大洞。几年后,腾蛟阁坍毁,旧日古迹就此烟消云散。
复建的“腾蛟阁”,以历史文献资料为蓝本,进行修建恢复,延续起历史脉络。阁体为三层古建筑,与水工建筑物合二为一,包括城台、叠级花池、地面浮雕、滨水步道、浮雕墙等,并增加了休憩的空间,且展示了城市的水文化,由此重现了泰兴十二景之一的“腾蛟啸月”胜迹。
腾蛟阁的来源恐怕是因为高耸在城墙上如蛟龙那样欲冲天飞腾之意。我望着这高耸于城墙之上的腾蛟阁,不由又想起了泰兴的厚重历史和联想到那弥漫着历史烟云的古城池,历史的画面亦似乎又一幅幅展现于我的眼前。
泰兴市历史悠久,早在夏朝时期,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泰兴故地为《禹贡》所载扬州之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今泰兴一带先属于吴国,在勾践消灭吴国,该地区成为越国的疆域。战国中后期,该地区被纳入到楚国的版图。随着吴国的更迭,泰兴历经越、楚的掌控,秦统一后成为东海郡广陵县的一部分。随着吴国的更迭,泰兴历经越、楚的掌控,秦统一后成为东海郡广陵县的一部分。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泰州前身),时泰兴故地为海陵县济川镇(济川语出《尚书》:“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济川"之称,可谓寓意深远,以致千载悠悠流传至今而不衰。
三国时期,海陵县废。公元280年,西晋复立海陵县。隋唐时期,该地区为海陵县地。公元937年,南唐李昪登基称帝,析海陵济川镇建县,按“国泰民安,百业兴旺”取名泰兴。由此,泰兴县作为南唐皇帝赐名的县,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彼时,泰兴县治设于济川镇,因济川为临江港口,故而设县之初未建城池。最早的泰兴城池形制如龟,乃土城,亦称龟城。时因济川镇塌入长江,北宋乾德二年 (964年) ,泰兴县治迁至柴墟(泰兴市西北口岸镇,现为泰州高港区区治所在地),始筑土城。南宋初,江淮地区为宋金交战前线,泰兴土城亦被金军所毁。绍兴十四年(1126年) ,为利于军事固防,县治迁至延令村 (今泰兴市区),并依环绕延令村的龙开河(龙河)修筑新土城。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又将城池扩建,形成内外两道城河拱卫之势。
穿越历史的烟尘,回到南宋末期,泰兴的行政中心曾迁移,直至元朝至正十三年,张士诚的铁蹄踏上了这片土地。然而,至正十七年的烽火连天,朱元璋的军队势如破竹,泰兴城不幸在战争的洗礼中满目疮痍,城墙的雄姿深受摧残。时间来到明朝弘治五年,知县原秉忠始用砖筑四城门。嘉靖十一年,知县朱篪于城西南角增辟一门,名延熏门(俗名小西门)。嘉靖三十四年,为防御倭寇侵略,知县姚邦才奉令修建县城,并改东门为镇海,西门为阜城,南门为澄江,北门仍为拱极,延熏门改为通济门,在城内环以马路,城外环以濠河,河上改设浮桥(俗名吊桥)五座。据光绪泰兴县志载: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因倭寇祸乱东南,泰兴重筑砖石城墙,新城周七里有奇,围一千三百五十有三丈,高二丈,堞五尺,壕广八丈。设五座城门,东门镇海,西门阜成,南门澄江,北门拱极,西南门通济,通济门南有西水关一座。嘉靖四十年(1561年),增辟北水关。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于城东南角建腾蛟阁。这座高耸的腾蛟阁象征着泰兴人民抵抗外侮的决心与荣耀。

在1774年乾隆年间,古城墙曾进行了一次重大升级,提升了防御力度,那时,通济门华丽转身,更名为盈宁门,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变迁。据1945年的美国航空测绘记录,我们可悉,随着泰兴城的解放,为了顺应城市发展的步伐,泰兴毅然决定拆迁古老的城墙。随后在1951年至1952年间,城墙遗迹被巧妙地转化为环城大道,昔日的城河也顺应时代变迁,部分被填平并拓宽了道路,以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如今,尽管眼前这段城墙和立于城墙之上的腾蛟阁是新建的,但在它的背后却藏着属于泰兴城的厚重历史,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时光记忆。现在家乡泰兴地方政府打算利用如泰运河、羌溪河打造“双水润城”景观,重点为“两轴一心、四园八景”,以恢复船港春潮、腾蛟啸月、羌溪牧笛、飞虹跨马、东郭朝阳、羌溪赤焰、如泰帆影、云杉树影之古八景,最终打造出人文复兴的城市客厅。这实在是功德无量之举,我要为之叫好,为之点赞。我想,所有的泰兴儿女也都会拍手称道的,因为这些历史文化是我们泰兴的魂!
甲辰年三月初十于乡轩书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