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泾渭分明:那些旧习惯为什么不容易改了?(南陀笔记18)

 场景学社 2024-04-19 发布于江苏

为什么需要机器来革命?因为纯粹是人的革命太难了--如果生产力的基础不变的话。--这句话自然有它的约束条件,那就是机器生产,需要人服从机器,否则,无法生产。

在大部分“落后”企业里,其实也不是因为没有机器来做这样的强制性的分离--将旧习惯从日常的业务中分离出去。而是旧习惯过于强大,已经野蛮生长好多年,基本是没有办法根除的,或者说根除的成本过于高了。需要将它们适配到一个自洽的环境中,不是很适合做颠覆性的改革。

如果一定是要改革,那就给一个充分的、全面的“另起炉灶”--最为合适的。那种渐进性的变化,往往要损失许多时间窗口。

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来说,许多事情不是事情。但是到了旧习惯那里,就变成了很难的事情,或者说是没有必要的事情,逆人性的事情。他们会认为这些新的投入,不如老方法好使,关键是--多花的钱,驴年马月才能挣回来?

所以有人说,那就干脆另起炉灶吧,比改造的成本低,比改造的做法简单。不过我们总是希望能有一个温良变革的机会,为组织做真正的改变。--那是对人的改变,尤其是对领导人的改变。这个要求有些高了。

这在工厂里,尤其普遍。

南陀笔记:

17:三瓜两枣:那么多的零碎生意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南陀笔记17)

16:英雄所见:关于生产现场的管理,老板想的,和我们做的是一样滴

15:产业通感:物料翻译、工序翻译和能力翻译(南陀笔记15)

14:定置管理:最有用又最容易被人看不上的管理工具

13:备料飞轮:你是现货备料还是期货备料?(南陀笔记13)

12:从老汉喝酒的古怪姿势看信息化价值的散逸常识(南陀笔记12)

11:瓜熟蒂落--做该做的事情,不在乎回报--那么,回报将更容易抵达

10:关于战术能见度(南陀笔记10)

09:下午我和一位音乐老师谈了产业主数据工作的2025行动计划 

08:依靠卖边角料和废品产生利润,可以支持小企业卷多久呢 

07:突然聊起来“苏联”的“十三太保”(南陀笔记07)

06:从塑料大棚看管理的“脚手架”(南陀笔记06)

05:实时企业(RTE)重新进入老板的视野 

04:产业的微渺与涌现--那个真正个体户的生命状态

03:究竟应该是用什么姿势来调度社会资源呢

02:一年没见,00后的小姑娘已经有总裁的模样了

01:开启“壹廠筆記”的第二季吧,关于数字场景的精微之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