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捍卫机制真币06]龙银瑰宝~浙江楷书七钱二分金质样币(带彩光)

 汉御天下 2024-04-19 发布于广东

(上图,本藏浙江楷书七钱二分金质样币)

      浙江省造七钱二分银元,目前存世者有“光绪二十三年浙江省造”、“浙江省造光绪元宝”魏碑(或称草书、尔宝)及“浙江省造光绪元宝”楷书(或称缶宝)三种皆为银元珍品。

      关于浙江省造银币,钱币旅美学者孙浩说:浙江地处沿海,通行洋银甚早,清季虽已设厂造币惟大量产制银元是民国以后的事。由于筹建较迟,光绪二十五年浙局开铸后即奉旨停工,机器拆迁他处;营运期间所出银币数额不多,因正面采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碑文的书法,俗称“魏碑”。然而存世另有一种铭文为楷体之“浙江楷书”,极罕见。惜国内文献记载欠缺,故早年藏界对其出处及年代的说法纷纭,莫衷一是。

    浙江楷书版是英国伯明翰造币厂提供中国的最后一套龙银,也是唯一完成于二十世纪的,由雕刻七三反版的英国名家艾伦伟恩(Allen Wyon)操刀。由于当时钱荒严重,生产铜元更有利可图,银币有充沛鹰洋可用而被冷落甚至搁置。“生不逢时”是楷书版未发行的原因,仅有原厂制成之极少量银、铜及合金质币样留存。其中以七钱二银样最为珍贵,目前已知存世量仅三枚,低于湖南及陜西两大银币名品。除汇丰银行藏有直接来自伯明翰厂档案室(即史威尼《伯明翰造币厂史》页117图原品)、曾于大英博物馆公开展示的一枚外,私人部份仅台北鸿禧美术馆及名家刘改造先生的旧藏内各有一枚,可谓清代龙银中的顶级瑰宝。(数量应不止,民间应有遗存)

       “楷书”版在多数钱币书籍之记载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如大陆出版之钱屿《金银货币鉴定》、董文超《中国历代金银币通览》、李晓萍《中国近代金银币图典》、台港之张惠信《中国货币图录》、林国明《中国金银币目录》等,包括由杭州市钱币学会编辑出版之《浙江钱币》一书皆如是说。

(本藏浙江楷书七钱二分金质样币,带多彩光,金光与彩光交集,让人爱不释手)

       浙江首座正式的造币厂是在浙江巡抚廖寿丰向朝廷准设浙江银元局后,自德国购置机器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正月开铸。而后来清廷却以各省设局过多,成色重量参差、不便商民使用,荼靡经费,于该年四月下令除特许外均停铸银元,因此其即于是年七月奉旨停工,设备拆运至北京,作为筹办“京局”之用,后京局造币厂在次年毁于八国联军战火。浙江当局因此也没有再继续生产银币。因此“浙江省造光绪元宝”银币实际流传下来的数量相当稀少。

    1902年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一枚,俗称“浙江楷书”,英国伯明翰造币厂试铸,图案雕刻精湛,铸工精美绝伦,此版银币皆是罕见品,金质样币更为金贵难得。  

    本藏浙江楷书七钱二分金质币,是典型中国龙图案,正面中满文和光绪元宝四字,上书“浙江省造 ”下书“库平七钱二分”两边四点星,背图立龙,张牙舞爪,腾飞当空,气势非凡,周边环刻英文。

    本币尺寸39mmx2.75mm。制造工艺精湛,雕工极其完美,高浮雕感逼真,压力到位,底板镜面平整光滑,纹饰的相惯线(相惯线——现代机械制图学术语,即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及曲面与曲面之间的交线)显得非常清晰,铸造精致,字口挺拔陡峭、纹路和边齿深峻,精美无可匹敌。钱币表面的包浆醇厚,浑厚的包浆似乎要掩盖币表面的金黄色,最为难得的是本藏币带有多彩耀眼光芒,金光与彩光相互交集,让人爱不释手,极具观赏性与收藏价值。  

(上图皇室贵族公司拍卖成交的金质样币)


      本藏的这枚钱币与香港皇室贵族拍卖有限公司在2018年拍卖成交1500万港币的金质样币一模一样,应为同模铸造。但本藏的金质样币带有彩光,品像应为更胜一筹。


(拍卖品与本藏金质样币对比)

从对比可以证明:拍卖品与本藏品无论是制式,压印深浅以及文字、花饰、图案还是齿边均一模一样,两币均是同一母模所打制。同时也证明,本藏的浙江楷书七钱二分金质样币是到代的真币。

(上图,本藏浙江楷书七钱二分金质样币)

愿见者,吉祥安康!

欢迎观赏指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