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结尾易犯的毛病(一)

 中诗报 2024-04-20 发布于河南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诗歌结尾易犯的毛病(一)

作者/剑石

根据我的观察,初学者在结尾问题上易犯两类毛病:一类是不费什么劲,最后随便弄个结尾;一类是费劲不小,但没能力写好结尾。

今天先讲第一类。这一类的毛病最多,比如重复前意的结尾,没啥作用、可有可无的结尾,甚至不知所云的结尾,等等。这里分析三种。

毫无用处的。有首《镜子前》:

一个人要在镜前停留多久

才能解开五官的秘密

一个人和他的父亲对峙多久

才能发现彼此间共有的疾患

午后的阳光射入镜中

辉映着他的脸

也辉映着这脸庞深处

他四十八岁父亲的脸

第一节提出了两个问题,但没有回答。按说第二节应该或明确或含蓄地给以回答,但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光照”现象,而这种现象,说明不了任何问题。至此,全诗到底表现什么,始终没有着落。可以说,第二节没有任何用处。

明显下滑的。写诗等于爬大坡,越到后边越使劲。稍有不慎或力不从心,就会从上边滑落下来。比如《眼睛》:

需要的时候

就睁开

比如美景 美食 阳光和你

不需要的时候

就闭上

比如风沙 谎言 荒芜及彷徨

学学夜晚

只照亮可爱的地方

月亮 星星和微风

冬是被眼睛赶走的

看不到白雪和冰

杏花闯了进来

裹着太阳的味道

替代雪的覆盖

有人说

生活有何意义

可以问问蓝天 白天和小溪

此诗总体上是成功的。前两节,以对比的手法亮明了“人生应该有取有舍,善于扬弃”的主题,第三、第四两节,又进行了别致的接续和延伸,不仅丰富了内容,也推进了诗意。这本来挺好,应该再顺势提升,把主题升华到更高的层面,可惜,作者却以让人们去“问问蓝天 白云和小溪”收场。这种写法好像很含蓄,其实暴露了作者对所写主题思考尚浅的欠缺,最终导致避开了前边的思想锋芒,一下子滑倒了低处。

逆违前意的。有首《惊蛰》:

破土而出的

不只是蛰伏了

整个冬季的生命

还有那遗漏的惊喜

随春而至

潮湿的土壤里

是故意隐藏的力量

只待这温暖的讯息指引

便迫不及待怒放开来

摘一片不肯凋零的黄叶

覆于破土的嫩芽

给生命无声的惊醒

还岁月四季的安康

前两行抒写的是生命的坚韧和怒放,虽然有点简单但不失明晰。可最后一节却用“一片黄叶覆盖破土的嫩芽”,就跟前边的诗意不一致了。你想,破土的嫩芽是什么,是生命的象征,是强大的代表,从本质上讲,它是无坚不摧的,不可阻挡的。对于这种力量,需要的是为它添力,为她增势,而不是用什么“覆盖”来加以保护。而“给生命无声的惊醒∕还岁月四季的安康”,则是一种矫情了。

弄乱诗意的。有些人写诗太随意,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还不敢说用些什么词。这样,轻的弄得前后不连贯,重的造成诗意混乱;而结尾是一首诗的关键处,用词不当,胡按乱添,则会使人不知所云,导致一首诗前功尽弃。比如

《清明节感怀》:

我在一片叶子上做梦

梦见那露珠飘进孤独的角落

日复一日 常常问自己

我的父母 究竟去哪了

我没能挽留住什么

只想再看一眼

父亲为生计离家的背影

多想再听见

母亲为生存而忧伤的咳嗽声

然而 每多想一次

都要伤感一回

曾经的老屋留下了一段时光

刻骨铭心的回忆

旷野吹来微风

一层层白云

聚笼翅膀

一杯酒一饮而尽

喝掉半辈子惆怅

那一大堆扭曲的事物

早晚有一天

埋入寒冷的土地

这首诗的总体思路是清晰的,但太多的瑕疵使它大大减色:第一节前两句跟后两句缺乏联系;第三节“旷野吹来微风∕一层层白云∕聚笼翅膀”这三行毫无用处;而“那一大堆扭曲的事物”中的“扭曲”二字,由于前文没有任何交代,不仅使人不知它所指何物,而且导致最后三行混有忘记父母的意思,这就有悖于人之常情了。这可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本栏编辑||海底月

声明||非商业行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为创作者提供参考和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