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片笔记写作法

 长沙7喜 2024-04-20 发布于湖南

最近在学习「卡片笔记写作法」。

常见的写作流程

常见的写作方式是这样的:

  1. 确定主题

  2. 收集素材

  3. 整理素材

  4. 深度思考

  5. 设置框架

  6. 开始落笔

此流程出自张凯的《写作训练课》。常用写作流程都是这样——

先确定主题,再收集整理素材,然后搭建大纲,落笔成文。

这不是一个坏的流程,但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陷入「确认性偏误」。因为一开始就确定了主题,于是收集资料时,和主题无关或者与主题相悖的资料都会被舍弃,进而陷入寻找资料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误区,而忽视了那些显而易见的反例。

和主题无关的资料也会被舍弃。但是,这些被舍弃的资料,往往能用在其他主题的写作中。舍弃了,就等于浪费了一段有趣的素材,和阅读这段材料的时间。

我们将上面这种工作流称为「自上而下」的工作流,那有没有一种「自下而上」的工作流呢?

有,它就是「卡片笔记写作法」。

卡片笔记写作法

什么是卡片笔记写作法?

就是将笔记封装在卡片中,然后依靠卡片笔记写作的方法。

这是一种新的工作流

《卡片笔记写作法》提倡的写作流程是这样的:

  1. 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2. 在卡片上写下笔记

  3. 寻找卡片之间的关联

  4. 发现想法集群

  5. 拼接卡片,整理成文

在这种方法中,主题不是自己选定的,而是生长出来的。

由于我们读的是自己想读的书,收集的是自己感兴趣的素材,长期积累下来,就会有很多我们关心的主题的素材。

又由于,卡片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卡片互联网」,在这些链接中便会涌现出我们真正关注的主题

卡片上不仅记录了原文,更重要的是记录了自己的想法,这都可以直接拿来当作文章的一部分。

于是,写文章变得无比简单,我们不用再从空白的屏幕从头写起,而是直接拼接已有的卡片。

几张卡片拼接起来,便是一篇文章的草稿,然后只要修改润色即可。

李梅亭忙打开看里面东西有没有损失,大家替他高兴,也凑着看。箱子内部像口橱,一只只都是小抽屉,拉开抽屉;里面是排得整齐的白卡片,像图书馆的目录。他们失声奇怪,梅亭面有得色道:「这是我的随身法宝。只要有它,中国书全烧完了,我还能照样在中国文学系开课程。」

——《围城》钱钟书

卡片写作有什么好处?

《人生模式》一书谈到,卡片写作的好处可以从写作的基本流程来梳理:

  1. 阅读

  2. 写作

  3. 修改

用卡片阅读,可以更好地记忆

用卡片写作,可以改善创意密度

用卡片修改,可以改善远距离联想,增加创意。

为什么能更好地记忆?这涉及长期记忆的「必要难度原理」,即存储与提取负相关。存储太容易,提取时反而困难;存储困难一些,提取时反而更容易。

因此,记笔记时,当场记太容易,不利于以后提取。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比如隔一段时间再记,靠回忆来记,这样以后更容易想起来。

这种经历我们每个人都有,比如当场记录的详细笔记往往记忆不深,靠回忆才想起的记忆却印象深刻。

一些无效但常用的笔记方法,比如划线、重读、做标记,都被证明对长期记忆收效甚微。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间隔、分散、测试、必要难度

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就是一种「测试」,有利于长期记忆。所以写卡片时,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尽量写下自己的思考。

为什么能改善创意密度?

同样的心力,压缩在一张小小的卡片上,自然创意密度更高。

相反,将一个想法稀释成十几万字,太水。

为什么能改善远距离联想?

大脑有贪婪的模式识别能力,看到缺了边的正方形,会自动补足。然而创意往往需要远距离联想,模式识别只能守旧。

拼接卡片,常常能跳出模式识别,发现看似不相干的卡片之间的关联,改善远距离联想。

写卡片更易成文。

这就像盖房子,不从水泥等粗活干起,而是用预制材料来搭房子,更快且更稳。

写作也是一样,从一张白纸开始搭建,是干粗活,更高级的方法是,用「卡片」拼接。

写卡片还能打破行为瘫痪

微博容易写,短视频容易拍,同样的道理,与写一篇长文相比,写一张小卡片认知负荷极轻,容易打破行为瘫痪,避免拖延。

长文,不过是由多个段落组成,一个段落写成一张卡片,或者几个段落写成一张卡片,之后拼接卡片即可成文。

这是「大事化小」的智慧。

写卡片能增加正反馈,衡量读书效果。

我们读书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想快速地读完一本书,而不是经常停下来写笔记。

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是读小说的方法,不适合非虚构类阅读。在读非虚构类图书时,阅读时的灵感、想法才是最珍贵的,应该及时记录下来,因为我们是为了增长知识。

那么该如何衡量自己获取了多少知识?

卡片的数量。

如果一张卡片都没留下,那等于白读。

如果读完一本书,写下了 50 张卡片,那就是有收获的,不仅收集了素材,还记录了有价值的思想。

所以,边读边写笔记才是真读书。卡片的多少,标志着你读书收获了多少

如何写卡片?

1)卡片的分类

首先是卡片的分类。

阳志平在《卡片十二问》中将卡片分为 7 类:

  • 术语卡

  • 人名卡

  • 反常识卡

  • 金句卡

  • 行动卡

  • 技巧卡

  • 任意卡

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种——反常识卡、人名卡、术语卡。

反常识卡,提供新知识;术语卡,介绍新概念;人名卡,指出思想源头,给人指引。

之后将卡片拼接成文章也很容易:

  • 一张反常识卡

  • 三张术语卡

  • 一张人名卡

  • 一张金句卡

  • 一张行动卡

  • 一张任意卡

八张卡片,就可以囊括一本好书的核心内容。

如果嫌卡片类别过多,可以进一步精简,比如《学习学习》一书作者将卡片仅分为 3 类:

  • 观点卡

  • 案例卡

  • 方法卡

其实两种分类是异曲同工的,

  • 观点卡(反常识卡)、

  • 案例卡(术语卡、人名卡、金句卡)、

  • 方法卡(行动卡、技巧卡)。

若是记录在印象笔记中,可以按名称排序,同一类卡片会分到一起,便于挑选、组合。

2)卡片的命名

其次是卡片的命名。

命名要足够简单,甚至可以直接用日期来代表卡片的编号。

进一步,可以用「卡片类型+卡片的核心内容」来命名卡片。

比如「观点卡:自下而上的工作流更好」、「方法卡:如何写好一张卡片」、「金句卡:让熟悉的事物变新鲜」……

3)卡片的正文

然后是卡片的正文。

卡片正文有 3 部分:

  • 原文摘录

  • 自己的思考

  • 时间记录

单张卡片可以只有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摘录部分原文后,写下自己的想法。比起凭空写出一张卡片,边读边写是更容易的写作方式

比如我的一张卡片 「观点卡:不要边写边改」——

最后,不要边写边改,要注意避免回头看或试图修改刚写下的东西。一旦你启动了“编辑”模式,便一直会有一个声音说“这段很无聊、这糟透了、这段好像没有价值”,而这些除了给写作造成干扰,其实没有太大的帮助。为了避免边写边改,有些作者甚至用毛巾盖住电脑屏幕,以抵抗这个写作的“头号坏习惯”。

美国著名编辑格兰特(Grant)描述这个过程时曾说“边写边改和试图在吃饭时收拾桌子一样不合理”,所以请务必把写作和修改分开。

——《高效信息管理术》

【写作时只写作,不要修改。

作者和编辑是两个职业,写作过程中,要采用作者身份,持续创造。完稿后,再启用编辑身份,修改润色。

不要一边写作,一边修改,这样只会相互妨碍。

边写边改,就像边吃饭边收拾,不合理。】

date:202310230755

最后的时间,可以作为卡片的唯一编号,一定不会重复。不过,现在电子笔记都有创建时间记录,省略了也不要紧。

4)其他注意事项

再然后, 是写卡片的注意事项:

第一,卡片内容不用长

关键是讲清楚卡片上承载的概念,言简意赅最好。

最好是「一卡一事」。

第二,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写卡片时不用修改,关键是记录下有价值的思想。

快速写完一张卡片,就是完成了一个小项目,获得一次正反馈,很多个这样的正反馈就能让自己持续写下去。

长期持续写作,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一个个的正反馈。

不要憋大招,不要试图一口气憋出一篇长文……

正确的做法是,不断地写小卡片,然后将卡片组合起来,变成长文。

第三,不要边写边改

写和改,是两回事。 写的时候修改,会阻碍思想的流动。

如海明威所说,「第一稿都是狗屎」,那就尽量快速写出第一稿,再在第一稿的基础上修改。

快写慢改,写的时候要快,让思想倾泻;改的时候要慢,精雕细琢。

有个描述很有意思:

喝醉时写作,清醒时修改。

第四,设定截止时间

Deadline 是第一生产力,谁都如此。根据帕金森定律,只要还有时间,我们总有办法将其填满,只有截止时间快到了,工作效率才会大幅提升。

设定截止时间,一个好处是防止自己一直搜集资料,一直准备不充分,一直不肯落笔,另一个好处是,防止自己过度修改。

无论是搜集资料还是修改文章,理论上都能花费无数的时间去做。

先写出第一稿,完成大于完美。

第五,坚持最重要

每天写 3 张卡片,一年就是 1000 多张。足够拼出几十篇文章,甚至几本书了。

卢曼的卡片盒里大约有 9 万条笔记,听起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这仅仅意味着,从他开始使用卡片盒进行工作的那天起,直到他去世,每天也只要写 6 条笔记

——《卡片笔记写作法》

然而,坚持每天写 3 张高质量卡片并不容易。所以,不要有坚持癖,认为中断了几天就前功尽弃。

卡片网络的复利效应,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现。所以中断了也没事,继续写就好,反正积累还在。

什么是好的卡片?

阳志平在《卡片十二问》里如此定义好卡片:

  1. 好卡片尊重原始数据,坏卡片着急污染原始数据。

  2. 好卡片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3. 好卡片有自己的见解

  4. 好卡片有知识密度

第一,要注明哪些是引用,哪些是自己的观点。不要将他人贡献占为己有。

第二,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只讲一件事,保持简单。

第三,记录自己的想法,这是卡片的价值所在。

第四,知识密度高,就是将多处同一主题的相关信息,集结在一张卡片上。比如多本书里对于同一观点的不同论据,多位名人关于同一事物的不同言论……

小结

本文就是以卡片笔记拼接而成,感觉确实比以往写得更轻松。

素材都是现成的,只要找来卡片,用文字将其拼合,就像搭乐高积木一样简单有趣。

卡片大法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