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4年,黄令仪收到通知:停止集成电路和芯片的研发

 天童老僧 2024-04-20 发布于上海
1984年,黄令仪收到通知:停止集成电路和芯片的研发。黄令仪脑袋嗡嗡作响,冲进办公室大喊:“不能停”,领导两手一摊:没钱。黄令仪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没想到,多年后她竟成为“中国龙芯之母”。

这年,黄令仪48岁,这已是她做研发以来,第二次因经费不足被叫停。痛苦之中,内心深处的记忆再次涌上心头。

那时,她才几岁,为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她和父母过着东躲西逃的日子,她问母亲:我们又没有惹日本人,他们为什么大老远地要来炸中国。

母亲含泪告诉她:因为我们太落后,落后就会挨打。你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用知识强国!

那时,自强报国的种子,就在黄令仪的心里生根发芽。

195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又被送进清华大学,成为我国第一届半导体専业的学生。

2年后,黄令仪回到母校,创立并讲授半导体,同时搞二极管的研发。

当时的中国,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实验室的设备极其简陋:一个电炉,一个烧杯,杯里有几个小小的紫蓝色硅片。

要想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二极管的研发,无异于瘪嘴老太太啃骨头。

可黄令仪偏偏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用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仅用半年多时间,就研发出了半导体二极管。

首战告捷,黄令仪意气风发,决定趁热打铁,研发三极管。

可就在此时,国家取消了半导体,她的研发被叫停。原因是:人们把树皮都要啃光了,没钱再搞半导体。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使黄令仪心痛欲绝:国家要发展,离不开工业,而工业怎么离得了半导体?

她找到领导哭诉,力劝不要半途而废,领导说:非常时期做非常打算,国家不会让你的书白读。

果然,困难时期一过,黄令仪就被安排到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微型计算机。

祖国如此信任她,她深为感动,将一腔热情全部投到工作中。

她和同事们不分昼夜地泡在实验室里,浑然忘我地做着实验。

条件有限,他们就用舌头去尝化学制剂;没时间吃饭,领导就把面条送到实验室门口…

在度过数不清的不眠之夜以后,黄令仪和她的团队终于将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研发成功,并于1970年,把“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送上了天。

然而,黄令仪欣喜之余,常常担忧:微机中的零部件很多都从国外购买,尤其是芯片,如果都靠买,迟早有一天,会被外国人掐住脖子的。

而那时,正有美国科学家说:只要我关了中国发电厂的发电机,他们就永远别想打开。

基于这种技术垄断,黄令仪忧心忡忡,向上级提出,改变研究方向,主攻芯片研究。

70年代的中国,被国外封鎖得很厉害。中国人要想研究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得靠一点点拆解和摸索。

黄令仪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同事们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居然研制出接近世界水平的存储器。

接下来的几年间,他们一路高歌,不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成果奖。

然而到了1984年,眼看就要追上国际步伐时,黄令仪收到通知:停止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芯片的研发。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黄令仪深受打击,她早就听闻了一部分人的说辞:与其花大钱造芯片,还不如去买的划算。

黄令仪急得头嗡嗡作响,顾不得许多,一头冲进领导办公室:“芯片关系着国家的安全,不能停!我们不能被外国人操控啊!”

领导面露难色,两手一摊说:“你说的我何尝不知,可国家太穷,实在没钱。”

黄令仪的心都要碎了,“难道,中国芯真的不可能再有了吗?”她踉跄着走出计算所大楼,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时间在与国外的距离越拉越大中飞快度过,1989年,黄令仪去美国参加科技展。

成千上万的摊位,琳琅满目的芯片,就是没看见一个中国的展台,看到的只有外国人的一脸嘲笑。

黄令仪心如刀绞,抹着眼泪离开。回国路上,她下定决心:就是自己找经费、累趴下,也要造出高水平的芯片,为祖国洗刷耻辱。

幸运的是,黄令仪与中科院的胡伟武一拍即合。

在他的全力支持下,黄令仪带领团队,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哪怕熬夜熬得脸色苍白,眼睛布满血丝,也要提醒自己尽快研究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8月10日,“龙芯一号”调试成功,黄令仪终于吐出了一口气。

有了“龙芯一号”做基础,“龙芯二号” “龙芯三号”相继出炉,中国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鎖,不再无芯可用。高铁、雷达、北斗卫星也纷纷拥有了中国芯。

从22岁进入微电子领域,到80岁仍在科研一线,黄令仪用半个多世纪,实现了自强报国的心愿,被授予“中国龙芯之母”的称号。

为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中国科学院大学从2019年起,在录取通知书中,夹上“龙芯3号”的芯片,似乎在说:努力为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贡献力量!

祝福我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参考资料:《名人传记》《征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