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宗仁的革命生涯

 jzpjx 2024-04-21 发布于河南

  

二、南召县城求学之路

知识打开了农民闭塞的心扉。

姜峻嶽送姜宗仁到县城的求知上学之举,是宗仁后来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关键。

宗仁的祖父姜聚元和父亲姜峻嶽都很注意要求孩子们读书。1923年,宗仁9岁了,姜峻嶽把他先后送到邻村郑庄和十里岗村的私塾读书。希望孩子以后能有本事在社会上干差事,人们都能看起,过上好日子。在他们这种思想的鼓动下,宗仁也很想发奋念书。但是,他感到教儒学的先生很可怕,还时常受到大同学的欺负,心里不免怨恨他们,常常不愿意往学馆去。

读了两年私塾后,宗仁辍学在家,农闲时自习些儒书,农忙时便帮家里干些农活。

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姜宗仁的家乡匪盗猖獗,经常有邻村人为躲避土匪抢劫,夜间拉着牲畜、财物逃到杨树沟村避难。面对这样情况,宗仁的父亲姜峻嶽便与邻村联合起来,在杨树沟修起土院墙,以刀、棍、土枪对付土匪。群众自发的选姜峻嶽为这一片儿的段长,与各村建立 “齐社”防匪自卫。大革命到来时,宗仁的家乡虽然没有南方那样汹涌澎湃的革命形势,但当时的反帝、反封建、打倒军阀和土豪劣绅、实行民主选举、扒庙反迷信、妇女剪发放脚等民主口号和活动,还是很时兴了一段时间。

1927年间匪患稍息,国民党恢复其区乡政权和统治,把各处农民自发防匪组成的联庄队、红枪社等编制为区、乡社团。这种情况下,姜峻嶽被委任为十里岗乡的社长(既后备分队长)。主要做些公众事务和民众防匪活动。姜峻嶽做事勤谨,不贪钱财,办事公道,很得群众信赖。可是,他始终不能和那些地主豪绅们同流合污,所以于1928年冬被排斥离开社长职务,脱离了乡间的政务活动。这些地方政务的小职位很快还是被地主豪绅把持和替代了。但是,姜峻嶽在这一时期受到了大革命中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在思想上也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不仅具有让孩子们读书摆脱自身穷根的认识,而且还有了想让孩子们摆脱封建礼教式的教育,学点新思想,跟随孙中山的理念做社会大事情的愿望。

1927年,宗仁的叔伯间有六、七个10岁左右的孩子,宗仁是其中最大的,那年他13岁了。姜峻嶽决心让这些子弟们成为有文化的人,将来能到社会上做事。动员族间盖了两间草棚作学屋,联系同学张应滨来作义务教学(学生各家平均给他兑伙食费),姜峻嶽也抽空教这些孩子们一些课。他买了一些具有三民主义思想的小学初高级课本教孩子们读,给他们讲土豪劣绅的可恶,讲孙中山的革命,时常给孩子们说:三民主义实行了以后穷人们都有饭吃,有事做,国家强了,谁也都不能压迫人了。他不让孩子们多读儒书,说自己就是吃了儒书的亏,没上过学堂。以后他还要供孩子们继续读书上学堂,并勉励孩子们长大了学孙中山,要做大事。姜宗仁在少年时期便从父亲那里初步接受到了民主的新思想。

1929年闹大饥荒,家里给宗仁和弟弟宗孝聘下的童养媳,先后都送到姜家来养了。而姜家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债息高垒,生活处境极端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姜峻嶽一力担着全家的生活,虽然备尝艰苦辛劳,却也没有放弃对子女们的读书教育。

1931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姜宗仁和弟妹们一起在油灯下读书,父亲走了过来,他看着伴灯就读的一群孩子,对宗仁的弟妹们说:“你们要好好地努力,将来做国家大事情,你哥现在大了,以后就在家帮助干活,我们好供给你们读书……”

听着父亲的话,姜宗仁心中很不是滋味。虽然他很清楚家中生计窘迫,十分同情父亲的艰难,但是想着自己以后不能上学堂了,前途没什么希望了,便在一旁难过得流泪了。父亲看到宗仁哭了,心里也觉着不好受。可是家里的生活实在是举步维艰。不过他还是觉得宗仁这孩子很有上进心,便过去安慰宗仁:“不要哭了,看来你是有志气的,很好。只要你有决心读书,明年就设法叫你到城里上学。可是,必须要苦干。”听了父亲的这番话,宗仁才高兴了起来。

1932年,姜宗仁18岁了。这年2月的一天,姜峻嶽带着宗仁来到南召县城,找到了在城里仅有的一个熟人,小商贩李绍福。宗仁寄宿在李绍福的店铺里,插班到县城小学五年级上学。每天放学回来,宗仁自己起火做饭,附带着给店铺早晚上下门板和看门。宗仁没有做饭的经验,常常是做的半生不熟。在人地两生的囧况下,他背地里每每暗自掉泪。然而,对于上学他却是时常牢记父亲的教导,从没懈怠和灰心过,所以学习成绩在全班同学中常属优等之列。但是,姜宗仁也时常有着小学毕业之后,中学还是上不起,仍是没出路的顾虑。

到了这年暑假,南召县立乡村师范第二次招生了,资格是有小学同等程度就可报考,三年毕业后可以教小学。宗仁和父亲商量后就去考了师范,结果考上了备取生资格。宗仁考虑到家中的困难,暗自发奋:备取生也要去上,不过自己要特别努力些。于是在1932年的暑假后,他便进入南召乡村师范读书了。

姜宗仁考入师范后,姜峻嶽对供养子女上学的热情更高了,他对孩子们说:“我给你们置家业是无用也不可能的,读书将可自己寻找正当出路。”他于1934年春季把宗仁的妹妹宗孟、宗恕、弟弟宗孝、堂弟宗义、宗礼,都送到城里读小学了。让宗仁的妻子方光宇也到城里,专门为这些上学的兄弟姊妹们做饭。宗仁的妻弟方光法此时也一起随着到城里上高小,后亦入党,抗战后被土匪杀害。

姜宗仁的妻子方光宇,参加革命后改名方黎明,1915年10月出生在南召县皇路店乡鱼池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小作为童养媳在姜家生活,1933年9月13日与姜宗仁结婚。在姜宗仁和周围共产党人的影响下,于1934年参加了革命,为地下党作掩护工作。并于1945年5月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方黎明 1938年10月在新四军竹沟留守处供应科工作,任缝纫组组长。1939年11月至1942年10月,受组织派遣到南阳刘寺芳林酒精厂做南(阳)、唐(河)、方(城)中心县委的掩护工作。1942年12月至1946年2月,在延安参加党的整风学习。1946年3月至1948年10月,回河南做地下工作;1948年11月至1949年5月在南阳市工作组工作,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在南阳县委病休。1950年6月至1953年9月,在南阳地委党校学习,后到南阳化工厂当保管员。1953年10月至1958年9月,在河南省商业厅文印室工作,1958年10月因病退休,1984年根据规定改为离休。于1994年12月19日去世,享年八十岁。

方黎明生育子女8人:姜振环、姜振华、姜振东、姜振业、姜振选、姜振平、姜振玺、姜振颖;姜宗仁的弟弟姜宗宽的大女儿姜振英一直跟随宗仁、黎明夫妇生活,与兄弟姊妹8人一起在郑州被称为姜家9姊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