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国产电影:《黄土地》

 老友mk09qda3vs 2024-04-21 发布于天津
《黄土地》,是改编自柯蓝的小说《深谷回声》的一部文艺题材的电影。由陈凯歌执导,王学圻、薛白主演。影片讲述了陕北农村贫苦女孩翠巧,自小由爹爹作主定下娃娃亲,她无法摆脱厄运,只得借助信天游的歌声,抒发内心的痛苦。

该片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1985年瑞士第三十八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黄河为源、黄土为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黄土高原孕育和催生了黄河的形成。黄河文化源远流长,黄土高原又是黄河最伟大的创造,在中国电影上也不乏体现,通过电影解读黄河文化的传承 ,从而探究其承载的文化意义与民族精神内核。

由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拍摄的《黄土地》充分地将母亲之河——黄河孕育出的地域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图片


1.社会文化

影片以一场规规矩矩的婚礼开始,新娘穿着红袄,在未满十四周岁时嫁了人。乡亲们,没有欢天喜地的气氛只有习以为常。乡亲们是沉默的,如同自己的故乡,这片土地的风貌,憨厚朴实不多言。

可是这沉寂是千百年黄河之水的沉积,我们感受到了没有展现给我们的,是埋藏在这沉默土地和规矩下波涛汹涌的力求改变思想,如主人公翠巧。翠巧看到了新的东西——五尺大男动针线,女孩剪了辫子打鬼子,女孩子读书写字自主支配婚姻。这些让女主农家女孩翠巧动了心思。

然而,她无法做出反抗,阻止她的是一贯对她好的家人,是生她养她的黄士地,所以她只能离开。她让顾青带她走,顾青却说组织有规矩。北边儿的规矩让她安于旧生活,南边儿的规矩让她不能步入新生活,最后她连夜离开投奔顾青描述过的组织。

反映了当时封建落后的婚姻制度。她的归宿是哺乳她的滔滔黄河之水,葬于这片黄土地。

图片

2.生产活动

顾青和翠巧一家在田间犁地这一场景,体现出了陕北农民“以土为生、靠天生存”的特点,影片中的耕作活动反映出以翠巧一家为代表的农民们在广袤无垠的土地面前的渺小无助。

犁地时,牛在前边牵引,顾青在犁后指挥着,憨憨手拿簸萁随着犁地的方向撒着化肥。这种耕田犁地方式是农民在日常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产物。同时,农业生产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天文现象和气候规律,唯有顺应自然,才能保证农业的丰收。

影片中,结束犁地后的顾青和翠巧一家坐在黄河边吃饭,翠巧爹环顾四周,嘴中念叨:“天老阴着,怕是要下雨”,于是端着食物站立起来,向老天爷求告:“五谷发芽,早降雨水”,这种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虽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也包含着一定的科学因素,是农民多年经验的汇集,是他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图片

3.语言文化

《黄土地》中的陕西方言,将陕西农民的形象演绎得惟妙惟肖,此外,还为电影注入了地方特色和活力,将陕西的地域风貌和生活习俗呈现在银幕上。在塑造领袖人物中,方言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借助方言表现出领袖人物的灵魂。

电影《黄土地》的创作者敏锐地抓住了黄色的文化基因,开始了电影的寻根之旅,给电影中的大片黄色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这种黄色不仅象征着我们民族的贫穷落后,也象征着它深厚的根基;电影结尾,翠巧唱着歌划着小船行驶在黄河上,通过一个上摇镜头,黄河水占据了整个画框,而暗黄色也成为整个镜头中的画面色彩。

此时的暗黄色还暗示着女主角的人物命运走向悲剧,同时,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不仅加深了电影的情感表达,也加深了观众对电影人物的情感认同。黄河产生的无法摆脱的巨大粘着力,这种粘着力,既是文化上的, 也是生存上的。

点击观看完整影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