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肾强筋骨之补髓丹

 药王学徒 2024-04-21 发布于吉林

图/文/闲云感恩生活

年轻的时候,觉得衰老离我们还很遥远。可真到了上了年纪的时候,眼睛开始老花了,耳朵的听力开始下降了,筋骨也不如年轻时来得利索,除此之外,记性也是越来越差,一个转身就忘了自己刚刚想要去干嘛。

真正的衰老始于肾虚,一个中成药,把精血补到根上。补髓丹最早记载于《百一选方》,原文描述补髓丹如下:

“升神水于百会,降神火于涌泉,还淳返朴,体合自然,骨正筋柔,益寿延年。”

所以,越是上了岁数,肾气越是亏虚,也就越要补肾。

髓充骨强,则筋骨强健。腰痛,臂痛,不可屈伸得除。

阳气一足,百病消退。

古籍都或多或少表明了肾虚与腰痛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用药上,我们强调补肾,强筋骨,并兼补脾胃。

补髓丹原方组成:杜仲(去粗皮,炒黑色) 补骨脂各300克(用芝麻150克同炒,候芝麻黑色、无声为度,筛去芝麻)鹿茸60克(燎去毛,酒炙) 没药30克(别研)

诸药配合具有补益真元、填精充骨作用,能够改善患者肾虚腰疼、腿疼等症状。

与补骨脂一同炒用的芝麻,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益精、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老年人因肝肾功能不足而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脚无力、须发早白等问题非常有效。

方中鹿茸是“血肉有情之品”,不仅补肾阳,还能补肾精、补血,它在补肾阳、振奋功能的同时,又能提供物质基础,温而不燥,不会“火起锅干”。

鹿茸,可以说是温补肾阳的要药了。鹿茸主要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赢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眩,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古人云,“腰痛不离杜仲。”可见,杜仲在治疗腰痛方面就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杜仲是温的,温肝肾,能够壮筋骨。肾虚之后,容易腰痛,用杜仲即可止痛,它是稍温不热之品,比较温和。日常牛膝、杜仲壮腰膝,帮助解决腰膝酸软的问题。

方中补骨脂,可补充骨头里的脂液。其性味苦辛温,苦温可以燥湿,辛温可以温通宣散。

补髓丹,出自《百一选方》,由杜仲、补骨脂、鹿茸、没药简单四味药组成,取肾主骨生髓之意。

《本草纲目》中就讲了,“鹿茸治一切虚损,眩晕,耳聋,目暗”。

无论筋骨瘀痛,还是心腹诸痛等等,都可用其散血去瘀,消肿定痛。久服舒筋膜,通血脉,可谓既能镇痛,又能助上药共同提升身体机能。

方中没药,有名的散淤止痛药,为橄榄科没药属植物没药树及同属他种植物的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性味苦平,入肝经。可治心胆虚,补肝血不足。

肾虚引起的腰背酸痛、臂痛以及行走时腰部无法伸直、手臂不可曲伸的情况是许多人常见的症状。

一些人老人腰膝酸痛,肩颈酸痛不仅仅是肝肾亏虚所致,血瘀同样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不通则痛啊!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开窍于耳。然而,随着年龄的渐长,肾气是日益亏虚。

中医讲,肝主藏血,肾主藏精,鹿茸主入肝、肾经,其性温和,在温补肾阳之余,又长于滋补肝肾的精血,把肝肾的精血补足,精血自能向上濡养到我们的眼睛、耳朵、头发、筋骨。目昏耳鸣,须发早白,筋骨不利的症状自然也就改善了。

中医认为,肾气的亏虚日久,身体内的气机虚衰,气机难以推动血液的前行,因而气滞血瘀,你去看,老人家脸上的老年斑正是气血瘀滞最好的说明。

杜仲通补肝肾,肝肾受补,气机通畅,便断了肝阳上亢之路。所以它还可避免高血压引起的眩晕等,对中老年人极有益。

鹿茸被认为可以入督脉,通过入阴升阳的方式,提升督脉的阳气,保护全身的阳气,而当身体阳气充足时,百病可得以消退。

阴阳平衡协调,对各类肾虚、肾亏、早衰症状有很好的疗效。肾精和肾阳是一身元阳的起点,而督脉则是肾阳温煦身体、发挥功能的舞台和通道。因此,督脉对于生发阳气至关重要。

图片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一些见解。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切记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正确用药。具体用药请咨询医师,不可随意自行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