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甲骨文字形。 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籒文。象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如邻切。许慎说象形,是像有手有脚的人,这样解释,认可度很高。 高田忠周说,人字像站立的人侧面的形体,头和手足都有。而大字像站立的人正面的形体,大的意思比较抽象,没有具体的东西可做字象,所以借人形来表示,所谓天大地大人亦大的意思。大是全视角,有两手两足。人字自然要避免跟大撞衫,所以简略地写作人,取人之半体。可见造字者的用意。 人也有别解,马昂,人,古通仁。像果实种子之心薏形,比如莲子之心,可见着生命的意蕴。古本仲景方书里写作桃人杏人而不写作仁字,可知仁本就是人字。人通果仁,是强调万物之生。 ![]() 因为生,许慎把人定位在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这已经超离人字本身了,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国文化把人的生命看作是宇宙中最珍贵的。 《礼记·礼运》: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明·张太素《太素脉秘诀·太素造化脉论》曰:夫人者,禀阴阳五行之秀气以生,身居天地之中,心居人身之内,备万物之理,为万物之灵,识天时,知地理,通人事,明物情,察物声色气味,故灵于万物者人也。主人一身者心也。 人是灵长类动物,追寻人类的祖先,人字又有更奇特的解读。 ![]() ![]() ![]() 人,前一款金文字形,后一款小篆字形。 徐江伟,不管是甲骨文还是金文人字,其所象形的都是猕猴。猴子的特点是能直立行走,但站不直,行走时俯首、弓背、凸臀,这些都在古人字中得到了体现。在藏人的观念中,猕猴就是他们的祖先,这个人字本身就是猴祖观念的产物。 这一解,石破天惊,猴子变人倒不稀奇,立象之法却大相径庭,近取诸身,人字取象于人本身,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反而远取诸物,到遥远的猴祖那里取象了?唯有人即猴猴即人,才想得通,取象于猴便是取象于人自身,造字者并没有舍近就远。
可以想象,人字一定是最早造出来的字之一。除了形和义,关注其音源也是必要的。 徐江伟说,甲骨文人是古羌皆自称猕猴种的形象解释,至今藏语人仍读作mi(猕)。这个声音为什么没有带进汉字里来?rén这个音又从何而来? 李银,人即人的侧立之形。但其音源不大好确定,因为人虽然能出声,但成人不像其他动物,人能发出各种声音。人只在婴儿时期才只会哭而发不出更复杂的声音,所以,其音可能是婴儿。但实际上,人的读音跟兒区别很大,应非以婴儿为声,故疑音源是熊,因为动物中只有熊能跟人一样,可以两足直立行走;因此古人以梦中见熊罴为生男的征兆,《诗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在星座中,著名的北斗星,被先民奉为神圣,主宰生死大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大熊星。这之间或许存在某种关系,故以熊为人的音源。 古人、乃可通。《论语·先进》:仍旧贯。《经典释文》:鲁读仍为仁。马昂也说,人,古通仁。 汉字的读音是个迷。 为您链接 |
|
来自: 昵称503199 > 《微信汉语思维探究-汉字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