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要有起伏

 杏坛归客 2024-04-22 发布于山东

剑石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句话,出自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意思是说,写文章不要写得太平淡,要波澜起伏。

诗歌虽短,也要遵循这个原则要求,写得曲折有致。

初学者写诗有个通病:大都手法单一,变化较少,特别是一旦形成自己的路子,往往轻车熟路地沿袭下去,轻易不会改变。比如:最爱按照自己所见所想的顺序纵向推进,或是抓住事物的若干方面并列展开,等等。

不能说这样写不行,但远不如制造点波折,把诗写得曲折起伏一些,效果更好。

请看草根诗人张二棍的《旧誓言》:

我曾发誓,再也不会用

枯萎,去修饰玫瑰。用憔悴

来形容月亮。也不刻意去书写

小羊啜泣,病狗匍匐的情节

我还发过誓,不描摹流浪汉

佝偻的背影,不勾勒哑巴

干裂的唇角,不去一遍遍演绎

盲人浑浊的眼泪,孤儿

清凉的鼻涕

——可是太迟了,我早已被

这一个个毫无关联,而又

凌乱不堪的情节,揉成

一堆,谶语重重的废纸

每一页,都密密麻麻

挤满了假面人、寄生虫、偷窥者……

——他们形形色色,借我而生

使我于慌不择路的书写中

度过他们,不堪言说的

一天天……

张二棍是以同情弱势群体出名的。这一首上来就说,再也不管那些微小事物和弱势人群了。为什么这样写呢?这是一种“先离开主线,绕远一点再回来”的技巧,是建立在熟悉读者心理基础之上又利用读者心理的一种技巧。其作用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起读者思考。因为读者读到这里,会产生一种疑惑:你不写弱小群体了,难道一改初衷,去歌颂那些高大强们吗?

当然,内行的人知道,这是一种高明的艺术处理。可他们也想看看作者绕远了,最后到底怎么回来,采用一种什么手法回来,高明在哪里?精妙在哪里?

这就是“先绕个远”这种手法,具有的第一层效果。

到底怎么回来呢?是第二层效果。

张二棍不愧是一位高手,只用“——可是太迟了,我早已被……”一个委婉的转折和后边的几行,就绕了回来。不过,这种“回来”,不是直接从正面写的,而是用意象从反面切入的,不仅含蓄,而且更有力度:那些“假面人、寄生虫、偷窥者……∕——他们形形色色,借我而生”几行,充满了作者对他们“借我而生”的极端愤慨和自我警醒;“使我于慌不择路的书写中∕度过他们,不堪言说的∕一天天……”几行,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无法容忍和势不两立的坚定态度。

看到这里,读者明白了作者的真正意图,并在自觉不自觉地前后对比中,对那些“假面人们”更加痛恨,对作者的高超技法更加佩服。自然,“先绕远,后回来”手法的第三层效果,也得以实现了。

从这首诗,我们应该懂得:

1、稍长点的诗,尽量避免平淡无奇,避免平铺直叙。最好在前边“拐一个弯”或“打一个结”,既改变平淡的写法,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这个“弯”或“结”,也是给自己增加写作难度。但也是爬坡的时刻和提高自己的关口,无论如何都要把它拿下来。

3、初学者不善于改变写作手法,跟诗艺较浅有关,跟图省事、怕困难、随便涂鸦等不良的写作态度也有关。一定要去掉。下大力写好每一首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