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呵呵,民意……

 82年的老周 2024-04-22 发布于江苏

Daniel Hertzberg【美】| 图
老周 | 文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1563天



一位厦门的朋友,对我说,你写文章时,能不能直抒胸臆?我说,脑笨笔拙,只因脑袋在风油精里泡过,二百五上不了身,实在没办法。
他问——你是怎么理解民意的?
呵呵,民意……
在帝制时期,中国再霸道的皇帝,也是很在乎民意的。我们中国的皇帝跟日本的天皇,可不一样,他们喜欢躲在幕后,假装自己是神的后代,对前台的政治纷争不闻不问,维持千年也不改姓换代,万世一系。
中国的皇帝诞生之初,都是想着“万岁”“传万世”的,可想归想,事实却是——谁也传不了那么久。短的,二世而亡,长的,也不过十几代,天下就改了姓。当然,改朝换代的原因,多半是民意闹的,载舟之水,一旦沸腾,船就要翻。所以,皇帝都要关心一点民意,你看,历朝历代,不仅有御史下去“调研”,有些朝代还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采风”,收集民歌民谣的同时,也附带着收集一点“群众意见”上来。
可惜,贵为天子的皇帝,离老百姓实在遥远,想要从宫里出来一次,动静太大,成本太高,微服私访当作小说看看就行,真要实操一把,难于上青天。你看,电视剧的编剧和导演们,经常把他们喜欢的好皇帝,演绎成跟老百姓心连心。其实,即使有这样的模范皇帝,老百姓也特别想亲近他们一下,用最脏的手紧紧握住皇帝的手,用力上下摇晃三下,然后老泪纵横地说一句——您,来晚了!
可能吗?
事实上,皇帝基本上是碰不到民意的,眼睛看见的,鼻子闻到的,手指摸着的,都是——官意
你看,皇帝是怎么用人的?
用人当官,尤其是当大官,除了某些朝代、某些时期大权旁落,被外戚、女主、宦官或者权臣反客为主当了家的,其他时候,理所应当是皇帝一人说了算,乾纲独断。一般来说,按照皇帝的性格不同,往往会有两种情况:1、皇帝霸道,且耳根子硬,自己说了算,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2、皇帝“顾全大局”,要征询大一点的官员的意见,然后再作决定。
其实,霸道的皇帝,也会受周围人的影响,尤其是底下高官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不那么直截了当而已。说到底,皇帝决定用不用这个人,决策信息来源只能是——官意。
你看,《晏子春秋》里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齐景公晏子去做东阿的地方官。3年之后,齐景公召回晏子,劈头盖脸,一顿数落——我以为你是真有本事,才让你去治理东阿,结果呢?东阿被你弄得一塌糊涂、乱七八糟!你好好反省,不然我就摘你脑袋!晏子说,臣恳请改道行之,再给臣三年时间,如果到时还不满意,君上可以杀了我。
隔年,晏子回国都汇报,齐景公非常高兴,亲自迎接,连声称赞晏子干得不错。晏子说,其实,我在东阿的前3年,一秉大公,贿赂不行,贫民得以救济,境内没有人挨饿,然而君上却责怪于我。而,今年,我反其道而行之,贿赂公行,赋税加重,杀贫济富,打点上下左右,尤其重点贿赂了君上的身边人,境内饥民过半,没想到,却得到君上的夸赞……
小人不可得罪,有权者身边的小人,尤其不可得罪——这是和“为政不得罪巨室”一样的做官铁律
不得罪,不是两不相涉、井水不犯河水,反过来,不得罪就意味着——讨好。我们都知道,别人在拼命讨好,如果你不讨好,那你的不讨好就变成了——得罪。这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无论是好皇帝还是狗皇帝,他身边的人,无论男女包括缺少零部件的太监,大家都要拍他们的马屁,至少也得给面子的原因。
即使,皇帝身边的人,不像史书里说的那样,都是势利小人,在多数情况下,当官的想要往上升,升得快一点,有一个条件必须得具备——人缘,准确来说应该是——官缘。当官时,不仅要打点好皇帝身边的人,而且上下左右都得八面玲珑,弄个清爽。
要想官缘好,脾气得收起来,而且不能有个性。想要干点事,又不能惹人怨恨,就得有唐朝——娄师德唾面自干的好性子,或者吾日三省吾身,像林则徐那样,在卧室里挂上“制怒”的字画,时刻提醒自己。
如果做不到,那就什么也别干,一味模棱,多磕头少说话,口中不臧否人物。历史证明,虽然史书上这类人的事迹不多见(估计,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但,一般情况下,这类人升得快,上去得多,越是高层,越是堆积这样的官缘高手。
当然,有一说一,古往今来,靠官意,注定选不出好官、能官、贤德之官芸芸众官里,即使有个别明白人,也架不住大伙都喜欢油光水滑的琉璃蛋,或者老实巴交的窝囊蛋。真正为民做主的好官,民意倒是不错,可惜,民意哪比得上官意,为了民意得罪上官,上下左右官缘不佳,多半免不了被淘汰。
你看,历史上,为民做主的好官,是多数还是少数?拖到最后的最后,民意只能通过造反来表达,无非想的就是——推倒重来
写在最后:
历史总是在进步,你看,现在就挺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