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再被影视剧里出现的金银锭欺骗了

 圣恒收藏 2024-04-22 发布于福建

说起金锭银锭,相信大多数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元宝,脑海里是否浮现出各种招财摆件以及财神画像里的它圆滚滚的形象呢?在各种影视剧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基本同一式样金锭银锭。然而,在我国历史上真正的金银锭是什么模样呢?

《乾隆王朝》里出现的银锭

  《隋唐英雄》里出现的金银锭

      其实,古代的金银锭并不是多数人认知的那样,它的外形为船型,中间没有凸起,上面刻着铸造时期,发行地方,重量成色等信息,这些信息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金融情况极好的实物资料。

华夏国拍2011春季拍卖会拍品

清代江西五十两方宝

上图是华夏国拍2011春季拍卖会上的拍品,面文四戳“江西足宝”,重1889克。估价约值40万-80万左右。清代江西省各府县铸造上缴户部的税课银锭,形制与其他省份不同,采用独特的方形,俗称“方宝”。在光绪至宣统的三十余年间,方宝的铸造地点,渐渐由各府县集中到万载、万安及万年县三地,铸造者由官银匠更改为“江西官银号”。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国民政府改组了江西官银号,所铸方宝铭文相应更改为“江西足宝”。

华夏国拍20011春季拍卖会拍品 

 西汉麟趾金饼

上图为西汉麟趾金饼,重254g,原始状态,金色纯正,表面有着鱼鳞状的纹路。

  华夏国拍20011春季拍卖会拍品

南宋十七两金鋌

上图为南宋十七两金鋌,中间刻着“重十七两六分,金丰锭十分色”。重653g,是南宋时期上缴国库存留之用。

南宋时期对金银管控非常严格。据载,起初由官府征召工匠到文思院冶铸,由于工钱较低导致手艺高的工匠不肯去就雇,于是淳熙年间改由国都临安的“百姓作坊”或者“金银铺户”来进行打造。庆元年间规定上贡金银须刻上金银铺名,工匠字号,成色等,便于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可以提高黄金货币的信誉,从而稳定市场。在南宋中后期,一两黄金约等价24000枚铜钱。

所以我们不要再被影视剧里出现的金银锭形象所欺骗了。别再去购买下图的金银锭了,既不符合当时铸造工艺,又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对人体不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