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的邹县飞地李家集

 巨岳 2024-04-22 发布于山东

内容提要:今郓城县李集镇李集村,系清代邹县志所载明清时期邹县飞地,也就是在外县的邹县辖区。该村李姓系明代邹县依据兖州府政令,向黄河决口故地迁徙的垦荒移民,至今已有500年左右历史。当时与邹县一直保持行政隶属关系,隶属邹县西关,直至康熙五十五年,山东省巡抚爱新觉罗·长麟申奏,五十六年皇帝准奏,就近改属郓城县管辖。前后约二百五十余年(1465-1719)。现在李集发展较好,经济发达,李姓人口众多,不断向各地辐射,历史上邹县李姓这次移民是很成功的。

参考视频:邹县飞地李家集


正文:曾经的邹县飞地李家集

今天的邹城人,大概极少有人知道,在城西300多里,而且是辖域以外,曾经有个邹县飞地叫“李家集”。这么遥远的地方,在明清时期,居然由邹县西关前后行政管辖了约二三百年(1465-1719)

清代康熙年间修《邹县志》记载,“康熙年间,西关辖李家村(离城300里,在郓城县兴龙庄境内,有集)”。

那么,这个村是如何成为邹县飞地的?当时人的后人现在是否还在那里?他们现在生活的怎么样?还知道邹城是他们的老家吗?

带着以上问题,我搜索地图,查阅相关资料,在地图找到郓城县唐庙镇兴隆庄,根据其完全相同的发音和几乎位居邹城遥远的正西、以及该县各乡镇总共1001个行政村仅有一个兴隆庄。判断应该是古代的兴龙庄。

既然旧志说“李家村”在“兴龙庄境内”,推断这个“兴隆庄(兴龙庄)”在当时应该是乡社名称,“因为李家村”在其境内,说明它是有管辖区域的。

查找这个“兴隆庄”附近发现距此4.5千米确有一个李庄村,而且两村相距符合古代乡社辖域范围。此李庄村与邹城的直线距离110多千米,与古志记载“离城300里”路程相近。

据此,初步认为,邹县古志记载的李家村,大概就是郓城县唐庙镇兴龙庄(兴隆庄)附近的李庄村。

我正想着亲自去一趟核实时。2023年5月18日,本人发现“孟话历史”在个图留言,鉴于我过去曾写过《历史上的邹县飞地李家村》,他专门贴出资料地图:

这幅来自台湾“国家图书馆”的康熙五十四年的“寿张县图”很重要,将邹县飞地称“李家集”,该村东北有“沙岭洼”,为确定“邹县飞地李家村”的确切位置提供了关键依据。

此处值得说明,由于历史上在今天郓城梁山东平一带,曾有寿张县设置,故出现李家集在寿张县版图的情况。

搜索“郓城李家集”或“郓城李集”,发现郓城县有“李集村”是郓城县李集镇政府驻地,距离邹县孟庙117千米,距离郓城29.2千米,古代距离邹县路程当在300多里。与邹县志记载的“李家村”距邹县城300里基本吻合。

再搜索该镇辖域情况,看附近是否有邹县志记载的“兴龙庄”或同音村庄。虽然没有收获,但却有“张景龙”等似某“兴龙”音变的村。张景龙村在李集村东偏南1.9千米,符合邹县志记载的“兴龙庄”的位置。

张景龙:是“兴龙庄”吗?

再结合古代寿张县的变迁,考证古代李家集与今天地图的对应方位。发现今天郓城李集镇政府驻地李家集与来自台湾“国家图书馆”的康熙五十四年的“寿张县图”中的邹县飞地“李家集”地理位置吻合。只是不知今天李家集东北是否有与图中对应的“沙岭洼”。

既然这个“李家集”有较大可能就是邹县志记载的李家村(集),不妨去现场核实一下,我决定亲自去一趟。

2024年4月22日,驱车来到郓城县李家集。李家集位于郓城县城西北29.2千米,地理坐标:北纬35°48′11″东经115°46′20″,距离邹县孟庙117千米。现为李集镇政府驻地。

李集村位置

李家集居民和街道分布图

李家集,故名释义有集,每旬二、七,四、九为大小交易日。集市主要分布在镇政府东门所对的沿黄路街上,其它街道也有不少货摊分布,属于交大的乡村集市。摊位分布总长度达1.5千米以上。主要街道两侧楼房林立,餐馆店铺比比皆是,各种车辆穿梭,人来人往。考虑到这里可能是古代邹县飞地,这里的每条街道,每座建筑,每个摊位,都让我倍感亲切。我急匆匆的在街上游览,同时向店老板打听李集村委会的方位。

很快来到李集村委会附近,它位于一条西北斜向东西大街南侧,当地农商银行对过。

村委会一班干部多是李姓,也知道老家是邹城,听说我们从老家邹城市来,都热情地让座倒水,还很快联系李家族长拿来了李氏族谱。看我年龄大,看族谱不方便,一个年轻人赶忙递给我一副老花镜。我赶快翻看族谱,急着了解他们的家族情况。

该村李姓2017年新修族谱记载:该村李姓始祖李在阳,明代从邹县南牛庄迁居此地,以姓氏启村名李堂(邹县康熙志记载为“李家村”,考虑当地修谱较晚,感觉当初村名还是“李家村”靠谱),后人丁兴旺,开设村集,故称“李家集”。现已传承25世,人口达2000多人。

我问附近有没有沙岭洼这个地名,老族长说东北十里有沙岭村。那方位与古代沙岭洼相符,我们返程时途径沙岭村,专门到村里找到了村碑。该村属于明代建村,地势低平,就是故地图所载“沙岭洼”故址无疑。

李家集、沙岭村、李家垓位置

看完李氏族谱,村委李主任安排李梦光族长陪我们到李家祠堂参观。里面还有李氏族人在邹城老家唐村西牛庄的合影。

至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郓城县李集镇李集村就是邹县康熙志所记载的邹县飞地李家村。它在明清时期,大约由邹县管辖数百年。据此,我们也可推知,今天该村附近的张“景龙”村,实际应该是明清时期“兴龙”庄音变来的。

那么,当年李姓人为什么能迁往这里,并成为邹县长期管辖的飞地呢?

李姓人说是李在阳兄弟二人,因分家纠纷,李在阳夫妻带孩子辗转迁此定居。但在古代,作为一家私自迁徙,在遥远的距离,作为一块孤悬飞地,长期保持与原籍的行政联系,肯定是不可能的。

比较可能的情况是,他们属于官方统一组织的垦荒移民。由于迁往一地的移民太多,当地没有能力扶持。于是统一由移民原籍官方负责扶持,并保持与原籍的行政管辖关系。

既然清代曾将李家集绘入寿张县图,或许我们能从寿张县城位置变迁推知一二。

据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明洪武元年(1368),黄河决口,县治所南迁到今济宁市梁山县薛屯,属东平府;十三年(1380)迁治所于王陵店即今聊城市阳谷县寿张镇,属东平府;十八年(1385)改属兖州府。清雍正八年(1730)属东平州;十三年(1735)复属兖州府。

由上述史实可知,明洪武十八年至清代,寿张县所属李家集一带,基本都在兖州治下。

寿张县最早属兖州管辖属于明朝洪武年间,大概此后兖州府官方,考虑辖区黄河决口旧地大片荒地亟待垦荒利用,于是对域内人口进行调剂,从兖州所属的各县迁民。大概明朝这段时间从邹县迁李姓人至此。由于时间与当时“山西移民”同期,或者当时为了享受“山西移民”政策,而统一上报为“山西移民”,这也是后来人云亦云,误认为是山西迁民的诱因。也就是说,这一带村庄,实际是山东本土县与县间移民,由于时间久远,不少人误认为是山西移民。实际当时山东人口远超山西,不可能舍近求远,耗费人力物力,大量从山西移民。

洪武年间山东山西人口对照表

至于他们的迁徙时间,虽缺乏准确记载,但我们从李姓传承时代,可以大致推测出来。

据李集村李氏族谱记载,从始祖李在阳至今已传25世。古代一般20年左右传一世,由于建国后实行计划生育,男25岁才可结婚,少传一世,实际须按26世计算。这样大约距今520年。考虑到李在阳应在成年迁出,实际应该再少约二三十年,也就是500年左右,这样李姓迁居李集村的时间大约是1480年左右,即明朝成化年间,属于明朝中后期。

根据邹县郭里镇高李村李氏族谱记载,“李樟,字真贤,迁居寿张城南李家垓,今属郓城。”据介绍,李樟属于明朝中后期迁去的。李家集李姓应与李樟迁居时间相同。

实际邹县内部也有类似移民,不少从东部山区移民到邹县附近的明代移民,采取兄弟数人留一人守护老家,其它外迁的模式。比如大律刘姓,前后楼两大支,都只留一人留守。

清康熙年间《山东各属孤悬村庄图》绘有大量山东各县飞地方位。说明当时各县都曾参与向灾区移民。康熙五十五年,山东省巡抚爱新觉罗·长麟申奏,五十六年皇帝准奏,改属就近各县管辖。李集村实际就是这时脱离邹县管辖,先划归寿张,后并入郓城县的。

《山东各属孤悬村庄图》绘有大量山东各县飞地方位。这是其中一页。康熙年间邹县志记载李家村(有集),而同样是康熙年间,此图却标注寿张县看,虽然康熙五十五年才奏准划归附近县管辖,但绘图及筹划时间实际更早,当在明末清初。

说明类似李家集作为原籍“飞地”的明代移民点不少,实际都是山东内部移民的结果。这也佐证山东多数明代移民村并非山西“大槐树”移民。

总结:根据以上考据,今郓城县李集镇李集村,确系清邹县志所载明清时期邹县飞地,即在外县的邹县辖区。该村李姓系明代邹县依据兖州府政令,向那里迁徙的移民,至今已有500年左右。当时与邹县一直保持行政隶属关系,隶属邹县西关,直至康熙五十六年,前后约二百五十余年(1465-1719)。现在李集发展较好,经济发达,李姓人口众多,不断向各地辐射,历史上邹县李姓这次移民是很成功的,他们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想想许多县志古籍,通过台湾得以让我们重新看到。应该感谢台湾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大量古代历史文献,免于文革浩劫,不然我们就难以将李家集曾是邹县那段历史完美考据出来。



李集村委会大院

村委办公楼

村委会招牌













李家祠堂




李集镇政府驻地




沙岭村名碑



沙岭村群众服务中心


​李姓原籍邹城西牛庄李姓人聚会留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