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文物览西安碑林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4-04-22 发布于湖北

2020-07-25 23:56·辽沈晚报营口时刻

《兴福寺残碑》刊刻于唐开元九年(721)。碑残高81厘米,宽104厘米,厚27 厘米。无题。碑文35行,3行无字,余行23~25字不等,行书。撰者不详,僧大雅集王羲之书,徐思忠刻字。此碑在北宋年间修城墙时被掩埋于地下,明万历年间在西安城南的护城河里发掘出土,遂移入西安碑林。由于当时只找到下半截,故名“半截碑”。又因碑文首行有“碑在京兴福寺”之语,故另称“兴福寺残碑”。此碑为宦官吴文而立,也称“吴文残碑”。此碑原立于唐长安城兴福寺(位于今西安西关一带)。碑文稍有漫漶,且仅存下半部分,故不能通读。碑身两侧残存部分浮雕阴文花朵。画面上部一凤立于花叶之上,中部叶两边各立一人,下部一佛骑兽,也立于花叶之上。碑左侧的佛面向右,右侧的佛面向前。

据残存的碑文分析,吴文应为内侍,曾任右监门卫大将军。神龙三年(707)制举镇军大将军行内监门卫。开元九年十月葬。碑文内容可能是列其事迹、颂其功德之属。集字者大雅,为唐长安兴福寺僧。刻字者徐思忠,署“(上缺)林郎直将作监”。碑末行记“菩提像一铺居士张爱造”,说明此碑的碑额上可能雕有佛像。

《兴福寺残碑》是僧大雅集王羲之行书所刻的。此碑是距怀仁集圣教序为时不远的书法名碑,基本上保存了王右军书法的风采,又行云流畅、摹刻精良,为研习王羲之书法之重要碑刻。明安世凤在《墨林快事》中评:“集人大雅乃兴福寺僧,故世谓之《兴福寺帖》,其集王字故独得其精神筋力……是以书家重之。”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僧大雅所集之《吴文碑》,亦用右军书,尤为逋峭。古今集右军凡十八家,以《开福寺》为最,不虚也。”清刘熙载《艺概》道:“唐人善集右军书者,怀仁《圣教序》外,推僧大雅之《吴文碑》。《圣教》行世,固为尤盛。然此碑书足备一宗。盖《圣教》之字虽间有峭势,而此则尤以峭尚。想就右军书之峭者集之耳。”

兴福寺残碑拓片

《兴福寺残碑》在集王羲之字的诸碑中尽管历来褒贬不一,但仍是集王字诸碑中的优佳者。大雅以轻简而丰厚的笔调将各种形态不一的王字集摹于一碑,不露堆砌痕迹,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有“点曳之工,裁成之妙”,使王字妍丽润腴、倩姿秀美的神采得以再现。与此碑相比,以“尚骨”称许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还有些“饶骨尚欠”的意味。所以《兴福寺残碑》的浑然天成、谐和蕴涵,更能体现“疏神韵致”的王羲之风范。怀仁与大雅集王书名重书坛,二碑同辉双秀于千石林立的西安碑林。

兴福寺残碑拓片(局部)

兴福寺残碑拓片(局部)

兴福寺残碑碑侧浮雕图案拓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