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特刊】万辉华 || 鲁迅与读书

 潇湘原创之家 2024-04-23 发布于湖南

编者按:

春光四月美,恰逢读书时。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潇湘原创之家微刊特推出一批有关悦读的佳作,与大家在阅读中感悟美好,享受乐趣,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鲁迅与读书


作者:万辉华

 

(一)

1925年2月21日,孙伏园编辑的《京报副刊》刊出鲁迅的《青年必读书》一文,这是该报的一个征文,可是鲁迅先生在《青年必读书》一栏中,写了一句“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说不出。”让人骤然一惊。

当时,在这个栏目里包括胡适、梁启超、钱玄同在内的京城的学者名流都开出了七八本,多至十种的关于国学的必读书,而鲁迅先生却交了一个白卷。他是矫情么,是故意唱反调,标新立异么?

那时“五四”运动才过去七年,《新青年》读者的启蒙运动虽然已落幕,整理国故却悄然而生。在这背景下,鲁迅先生却有自己的定力与立场。他对开不出青年必读书的书单来,还是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这里不妨摘引如下:“我认为要少—或者毫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进而对这一结论还作了一些阐释,“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在这里鲁迅不主张青年多读中国书,或少看中国书,而多看外国书,是有他的基本看法的,因为当时学术界,知识界都在风行整理国故,“五四”才过去几年,打倒孔家店不就白喊,而且1925年正在教育部任总长的章士钊,却在鼓吹读经,这岂不是对“五四”启蒙的否定,一次新文化运动的倒退和背叛,身为启蒙思想家的鲁迅自然不赞成,尽管胡适、钱玄同、顾颉刚投降了,加盟到复古读经中,鲁迅就要卓立不群,不为潮流所动。

我从鲁迅那时期的日记中,看到他通过在上海商务书馆工作的弟弟周建人买过许多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文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其中有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有尼采、叔本华及苏联的社科书籍,真是践行“拿来主义”,如饥似渴地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

他也并不是不读古籍,我也在他那时的日记里,尤其是每月的书账中,看到了他除购进新文学运动来的期刊和小说、诗、散文外,仍然大量购进的古籍,包括绍兴一带乡贤的著作,他自己阅读应是不薄新人读古人,也是“兼容并包”的。但是,对于青年人,仍然寄希望扛着“五四”启蒙的大旗,多接触外来的先进文化,抵制封建的“吃人”文化,在启蒙的沐浴下,勇于与旧道德、旧的制度决裂,引领时代前进,敢于破坏旧世界,建设一个新的世界,不是作文呼喊口号就能实现的,仍然重在“行”上,坐而论道,空谈论国,只有脚踏实地,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在无人的遍布荆棘的地上,走出一条新路来,这是鲁迅的希冀,他也是这么向青年示范的,身体力行,一个“盗火者”的鲁迅在黑暗的旧中国孤独前行。能真正理解鲁迅这片“苦心”的人,却是何其少也。

 

(二)

鲁迅先生对青年寄托了如此的希望,多读外国书,不看或少看中国书。可是,他并不是倒洗脚水把婴儿一同倒掉的人,也就是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如他的母亲鲁瑞太夫人,认识字,能读书,酷爱中国的通俗小说,包括当时的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小说,鲁迅先生却不断地为母亲找买这类的小说,在北京与母亲生活一起的时候,自己亲手交给她,南下到上海定居后,托人捎给母亲。我从《鲁迅日记》中,读到鲁迅曾把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三册,托人从上海带给鲁老太夫人,当然还捎去了食品。

我不知道鲁老太夫人对于儿子树人、作人写出的新文学方面的小说、散文阅读过么,鲁迅的日记中没有记载,我不好推测。因鲁迅、周作人都不写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之类的章回、通俗小说。然而母亲大人却喜欢这种“三言两拍”影响下的通俗文学形式,身为先锋派作家的鲁迅却尊重老人的选择,为她及时提供精神食粮,这点无可厚非,这也从某一侧面折射出鲁迅先生绝不是一个“食新不化”的迂夫子,而是一个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观众,读者可以“兼容并蓄”的人。

   

(三)

过了两年,鲁迅对于读书的态度,稍有修正,没有当初在《京报副刊》征文时的不读或少读中国书的决绝。

1927年7月16日,鲁迅在广州知用中学作了题为《读书杂谈》的演讲,他提倡青年学子多读“课外书籍”。

他认为,“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着,……即使和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我作为一个书痴,是十分赞赏鲁迅先生这一读书态度的。在我青少年时代,我们除了课本外,只能读到《红旗》《华南民兵》,还有几个样板戏的剧本,再就是一些连环画,成了主要的课外读物。有时悄悄上课阅读,被老师发现了当场收缴,过了几天,老师归还给我,嘱咐上课专心听讲,其实这连环画老师自己也爱看,他们也渴望读些教材外的书呵。

这虽然是题外话。如今不存在课外书闹书荒的事儿。古今中外的书籍,应有尽有,包括电子书,你要读什么基本都可满足。可是,人们宁愿读碎片化的文摘,手机上的微信,深度的、沉浸似的阅读成了可遇不可求的经历。

还是回到鲁迅对青少年关于读书的教诲和启示。

他在谈阅读文艺作品时,提出了一条很好的建议,也许是他的经验之谈吧,如果想今后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青年学子和文科高校生,可以仔细看看,认真领会一下,这里也把这段文字转引一下:

“倘要看看文艺作品呢,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史上的位置,倘要知道再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

好像去年上海一批批评家、作家怀念文艺评论家程德培逝世的文章中,提到程德培为作家写评论,就是先阅读这个作家的所有作品,包括他人的评论,然后才动笔,这可是下了大功夫,这是否受了鲁迅这一读书法的影响,不得而知。我个人的阅读与文学批评并行,先读作品,再作笔记,再写批评。因此,我认同鲁迅先生这一阅读方法。

鲁迅先生还谆谆地告诫我们,“所以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他的“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与古人所言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意思差不多,都是提倡不要死读书,不只读书本,还要读世间这部大书。

走出书斋,深入生活实际,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跑遍大半个中国,自出了《日知录》这部皇皇历史巨著,如1937年北大、清华的学人闻一多、曾昭伦带着青年学子,从长沙徒步,辗转数省,历时三个多月,到达昆明,一路上收集了许多民歌民谣,一路上看到了过去在书斋里所不能看到的真实的民风民情,这些材料与影像,以后成为闻一多所创作的素材。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就不再多例举了。

读书吧,年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都是这么倡导着。我认为,鲁迅先生一辈子与书为伴,在他1936年10月19日逝世的前夕,他在商务印书馆购买的《四部丛刊》才到齐,如果码在一起,恐怕是一面书墙,可惜先生才56岁逝世,还没有来得及浏览一遍。因此,我认为,爱读书的朋友,要惜光阴呀,对于自己爱读的书,尽量杂览,泛览,读书趁年轻,尽管我不再年轻,但是,我这种阅读的欲望与胃口比年轻人并不差,也许心理年龄还属于年轻人。

让我们慢慢阅读,欣赏呀!

作者简介

万辉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诗歌学会会员, 湖南岳阳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岳阳晚报原副总编辑。在《文艺报》《大家》《作品与争鸣》等中央省级报刊发表散文、随笔、文学评论200多篇,出版《书生情怀》《心灵一片风景》《四月物象》文学作品集三部,作品多次曾获湖南省作协、湖南省记协奖。 

图片:作者提供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