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化宝石红有多牛?

 RK588 2024-04-23 发布于美国

明代永、宣铜红釉是高温釉,《窥天外乘》称之为“鲜红为贵”,以后著述的称谓较为混乱,如“宝石红”、“祭红”、“霁红”、“积红”、“极红”、“牛血红”等,皆来自人们的感受和理解,甚至方言。鲜红釉一直延续到成化朝,以后其势渐衰,到嘉靖时几乎已烧不出铜红釉,直至绝迹,直到清康熙朝才恢复烧制。

所谓“宝石红”釉,并非古人认为的是宝石为末入烧,因为红宝石的呈色元素在高温条件会被破坏,是烧制不出红釉的。故宝石红仍是铜元素呈色,永、宣鲜红釉极少能见到“宝石红”的颜色,后世清代的郎窑红也是如此。宣德和康熙的“牛血红”品质最高,可堪比“宝石红”,只是颜色偏深,是温度偏高所致。

本文实例:成化薄胎(脱胎)内娇黄釉,外宝石红釉碗(私藏)。该“宝石红”颜色适中,红中通亮,颜色正红,散色均匀,鲜艳而浓郁,实为罕见之品。其碗壁暗刻龙凤纹,外底施白釉 ,有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方框双圈,其青花款为典型苏料淡书加点染。该碗为手工制胎,包括内外釉加胎总厚度仅略大于1毫米,修胎极具功力。外釉为高温铜红釉,此类釉是将氧化铜(CuO)加入到无色釉料中,再高温烧制,口沿和底足可见“灯草口”。该内釉经拉曼检测是硫磺釉,属于低温釉,二次烧成,此类硫磺多来自青海硫磺山。

图片

图片

图片

青海硫磺山,名不在经传。位于在北祁连山脉南翼,该矿属于海相或煤田的“出气筒”型成矿,十分壮观罕见。据资料记载,该矿在雍正时期就达到一定规模。笔者多年前曾去过该矿山考察,驾车需要绕过北祁连山脉,沿疏勒河沿岸溯流而上,多数是沿着河滩前进,历时10余小时方能到达。该矿明清时就已开采,建国后由劳改队组织犯人开采,用大号铁锅熬炼,熬渣遍地,渣量至少达数万吨,捞渣的硫磺含量仍可达20-30%。原矿的富硫磺已开采殆尽,但目测贫矿储量仍很可观,其品位约在30%左右。该矿地处无人区,交通较难解决。传统的捞渣工艺收率极低,较好的简单工艺是浮选或热熔后离心脱渣,但电力或燃料都投资巨大。当时资方放弃投资也与当时硫磺市场价格低迷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