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感慨“老了”,刘禹锡送了他一首诗,最后两句流传千古!

 温柔的TIGER 2024-04-23 发布于福建

欢迎进入赏析诗词

有一天,你跟你的朋友说:我感觉我老了。你有朋友可能会说:你才知道,你这个“糟老头子”。

现代人的好友,都是互损的,互损而不生气,是为真朋友。可在唐代,就没有这么多套路了。
白居易向好友刘禹锡感慨“老了,年纪大了”,刘禹锡回了一首诗,热情地安慰了好朋友,诗的最后两句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这首诗就是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
图片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代: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诗题为《酬乐天咏老见示》,意思就是这是酬答白居易的咏老诗。作者此诗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桑榆虽晚,还能放射出满天灿烂的霞光。
刘禹锡70终老,白居易74岁终老,在唐代诗人中,两人算是比较高龄的。两人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白居易就写了一首《咏老赠梦得》:
图片
《咏老赠梦得》
唐代:白居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他说:我和你一样的衰老了,自问老了怎样呢?眼睛不好晚上睡得早,清晨起来头也懒得梳。有的时候拄着拐杖出去,更多的时候闭门不出。镜子也懒得照,也看不得小字的书。
白居易的诗生动地揭述老人之处境和心态;而刘禹锡诗除了写老态入木三分之外,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难怪结语两句能脍炙人口,历千年而不衰了。这并不是说刘写诗技巧比白高明,而是由于诗是言志,两人对人生看法有所不同。
人生观的差异,反映在文字上也就各异其趣。结果就表现为消极和积极的分歧。刘禹锡诗之前六句是对白诗的回答和补充,后六句则是对'老'的颂赞,使人读后会觉得'老'并不可怕,而更充满希望。
对于人生的年老,那么刘禹锡会怎么说呢?且看刘禹锡的回复:
图片
在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中,诗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
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身体一天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渐渐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经事还谙事……下此便翛然”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诗人面对衰老,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这首诗前后两段一反一正,转折自然,很有辩证的观点和说服力量。最后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尤为精辟,实为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这是全诗点睛之笔,气势豪放,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面对衰老,刘禹锡不消极,不悲观,说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
图片
白居易评价刘禹锡为“诗豪”,可以说是非常恰当了。刘禹锡不断被贬谪,有二十三年之久,却依然能写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积极的诗句,足以见得,他是一个热情、乐观、豪迈的人。
所以,在面对衰老时,白居易比较伤感,而刘禹锡却能吟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样乐观慷慨的句子。衰老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愿我们能从容面对衰老,纵使时光老去,依然从容、豁达,依然走出半生,还是少年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