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重口味书单!它可能会疗愈心灵,也可能引发不适!慎入!

 燕晓文史 2024-04-23 发布于广西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有些书籍看题目就不想看了?!

我以前就有,但从去年开始,我便试着去读不同类型的书,不仅提高了鉴赏能力,还提升了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能力。

也是从去年开始,我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让自己“消失”一阵子,目的是“清空缓存”!

位好朋友和我说:“人要学会放空自己,不要被俗事所累,不要受外界干扰。”深以为然。

清空自己的过程,有种跳出凡尘之感,能够看见一些身处樊笼之中看不见的东西,我把它称之为“人文关怀”之眼。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特别想给大家推荐几本一看书名你便可能跳过的好书,这几本书都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领域里,这个领域与心理和精神疾病有关,这是一个我们都知道,但不太愿意去触碰的群体,这个群体有些让人生畏,甚至让人心生厌恶。

然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或精神上的问题,如果不能正视它,也不会“自我疗愈”的话,很可能会爆发出来。

即将为大家开启这份重口味书单,从另一个视角看世界,你准备好了吗?

NO.1 24个比利》豆瓣8.3

作者: [] 丹尼尔·凯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精神分析代表作!你的内在有几个自己?

很难想象,一个犯了校园强暴抢劫案的罪犯,竟然因为被确诊为精神疾病而无罪释放。但这却是真的!

《24个比利》是精神分析小说家丹尼尔·凯斯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他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开篇便是令人震惊的校园强暴抢劫案,更令人震惊的却是,当嫌疑人比利被抓获后,人们发现他的精神状态异常。

读到这里,如果你弃读了这部小说,那将是一种遗憾。因为这不仅是一部关于心理疾病的纪实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社会与人性的深刻反思。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的道德底线和人文关怀。

比利对自己犯下的罪行毫无记忆,而且,在他的体内,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就像24个不同智商,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人住在他的身体里,让他始终处于一种既想摆脱这个世界,又想好好活着的撕裂状态之中。

造成比利呈现精神异常的原因来自于他苦难的童年经历,他也是一个“受害者”,正是遭受过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使得他的人格分裂了。

人格分裂并不等于精神病,但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人格分裂主要是指同一种人格内个体的不同,内在人格可能包括自我观念的反复否定或超越、存在被动性依恋关系以及情感独立等特征;而外在人格则可能表现为过度敏感、自我意识与实际能力不足、存在不切实际的观念、冲突意识以及被动性依恋关系等。

换句话说,有些人可能在熟悉的亲朋好友面前,表现得非常忠厚老实,但他可能会对陌生人做一些邪恶的事情。他的忠厚老实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人格分裂所导致。

所以,这样一本书其实对了解人的内在心理变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而且,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并不是编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有真实存在这样的一个群体,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是排斥?还是帮助?

NO.2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豆瓣7.1

作者: 高铭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疯子?还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

你曾经和疯子交流过吗?我交流过!

那个女孩子帮我带小孩,从一个“质朴腼腆”的小姑娘到“语出惊人”的思想者,看着看着整个人就变了,我当时的感觉不是害怕,而是心疼。她才17岁!

精神疾病并不等于狂躁症,大部分只是表现出了许多奇怪的行为,说着奇怪的话,我们可以将之称为“非常态人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作者高铭,一位对什么都有着好奇心的北京人,他有一天突发奇想:会不会这部分人特殊的行为背后并非不正常,而是他们探知到了我们所不了解的世界呢?

于是,他用了4年的时间,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进行了交流。这是一本非常特殊的书籍,没有人知道疯子在想什么,也没人关心他们在想什么。

但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一些令人震惊的言语,他们仿佛真的来自另一个世界,他们所说的话,竟然与一些科学家或哲学家正在探索的领域不谋而合。下面,我摘录了几句书中语录,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疯子的魅力”:

哲学家和疯子的区别在于:一个只是在想,一个真的去做了。

孤独感体现在一种矛盾上,即你经常处于一种挣扎状态:既希望别人关注,又不知道怎么回应别人,于是干脆直接抗拒。

多数人只在乎利益,不愿静下心来做无涉利益而有更深刻意义的事,可是精神病人们却能,这不得不说是某种讽刺。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喜欢,而不是必须跟别人一样的态度去看。

真理属于人类,荒谬属于时代。

所以,那些“非常态人类”到底是真的“不正常”,还是说着一些正常的但我们不能理解的话呢?

这个世界存在着许多暗物质,也存在着平行空间,这是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的领域,但具体表现是怎样的?到底另一个平行空间里是否生活着智慧生物?我们都不得而知。

这是一本不知不觉就会把人带入深层次思考的一本书,它探索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它探索的是人们其实一直想弄明白,但几千年没弄明白的事情,比如说梦,比如说生命,还比如说其他的世界。

NO.3 《精神病预后档案》豆瓣8.6

作者: 穆戈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幸好没因为书名,错过这部悬疑小说!

无论是书名还是封面设计,都让人想逃!但请相信我,它真的很好看!

《精神病预后档案》是一部悬疑小说,我更愿意把它定义为一部极具人文关怀的小说。

作者穆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曾在精神健康卫生中心工作。他以精神病患者出院后的预后追踪为线索,通过一系列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了精神病患者与正常人、精神疾病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前段时间的邯郸少年杀人案引发热议,但很少人关注,霸凌者是否本身也是受害者,他们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或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什么样的伤害?一出问题就把责任推到学校推到家庭,这种问责式的舆论,其实无益于解决这类问题。

诚然,任何孩子出了问题,家庭和学校都脱不了干系,但整个社会呢?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这部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有悬疑小说带来的烧脑快感,也让人不得不面对一些让我们头疼而采取刻意回避态度的社会问题。

小说的视角极为独特,通过一些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后的情况为主线,这是一个社会伦理问题,这部分群体几千年来都是被排斥的对象,如何科学地看待这一问题,作者给出了全新的解读。

我给这部看上去很枯燥,实际很精彩的小说,拟了几条推荐语:

一、作者巧妙地将精神病学与社会议题相结合,通过讲述精神病患者的故事,引发了对于校园霸凌、原生家庭、家庭暴力、女性困境、青少年成长等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使得小说不仅具有悬疑性,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我非常喜欢作者的文风,语言精练,节奏紧凑。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丰满立体。精神科医师司罕随性不羁、双商奇高,刑警大队前队长顾问骞沉稳冷漠、凶悍敏锐,两人性格迥异却又能互补,共同应对各种棘手的问题。他们之间的亦亲亦疏、亦敌亦友的关系,为小说增添了更多的看点。

三、情节设计饱满且富有张力。巧妙的悬念设置和情节转折,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感和好奇心。书中提到了一些风靡于青少年群体的游戏,其中,便有自杀教唆游戏,这类游戏的参与者很容易被击垮心理防线,而出现一些自残或自杀行为。这样的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这本书的书名看上去像枯燥的专业书籍,但其实,很精彩也很有温度!

NO.4 《寻找百忧解》豆瓣8.2

作者: 陈百忧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今天的每一个人,都需要百忧解

有些人把“精神疾病患者”看成“疯子”,唯恐避之不及。但有些人,他们却陪伴在这些“精神疾病患者”身边,努力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新回到阳光下。这些人,便是精神科医生。

他们,也如同火灾之时那孤独的逆行者一般,我们不愿意去接触的人,他们笑着把他们接纳进来。

《寻找百忧解》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和他的12 位精神病患者的故事,初看这样一本书,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害怕?好奇?还是拒之于千里之外?

其实,这是一本非常温馨而且很有意思的书。

作为精神科医生,作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活着没意思”。在这本书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他想自杀想了60年。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爱他的女子,每次在他想自杀的时候,都拼了命把他救了回来。

然而,大爷的抑郁症既被大妈悉心呵护着,又被大妈精心维持着。大妈很害怕大爷好起来之后,自己就没用了,这是一种正常人身上存在着的“病态心理”,它其实非常普遍。

比如许多父母对孩子,也存在着这样的“病态心理”。父母既对孩子有期待,又害怕他改变,害怕孩子变得自己不可控,潜意识里还会限制孩子的变化。

而青春期其实是一个身心都在发生巨变的时期,孩子们的想法注定与父母的想法是相悖的,因为时代不同,观念和意识形态也不同。

他们想要进取,但又害怕失败;他们想要突破,却也留恋父母的怀抱。如今的孩子在物质方面活得很滋润,但在心理和精神层面,却活得很压抑。如果父母不能理解他们,还老要用“一代不如一代”“这一代人总是养尊处优”或者“现在的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之类的论调去评论他们,就很容易出问题。

这种论调,就是一把无形的利刃,深深地扎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的心上,他们会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会被上一辈人瞧不起。

所以,需要寻找百忧解的,并不仅仅是精神病患者,而是今天的每一个人!

NO.5 《是树木游泳的力量》豆瓣9.2

作者: 顾城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很早以前就读过顾城的《英儿》,当时实在无法理解这种拉扯不清的情感关系,再查了查顾城的死因,便不再关注他了,只知道写了不少诗。

后来甚至把他和海子混为一谈,因为两位诗人都是自杀而死,虽然其实两个人差别挺大的。

当一个人内心排斥某样事情的时候,便会如此,将自己的一些“想当然”安置在不同的人和事头上,现在想想,自己狭隘起来真是可怕!

也是这两年能够正视心理和精神问题之后,才又开始捡起顾城的诗,实在有种惊艳之感。在他的诗句里,闪现着童话世界中水晶宫殿一般的光芒,既晶莹剔透又不失华美。

顾城的诗创作如同人的成长历程一样分为几个阶段,1969年之前,诗人还是个孩子,就开始用心观察这个世界,他的视角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他能看到普通人看不见的美。

比如,他写于1964年的《杨树》: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8岁的顾城眼里,杨树如同一个人,它失去的不是一根树枝,而是一只伸向天空的臂膀。更为精彩的是第二句,顾城并没有顺着人的思维去叹惜杨树失去臂膀是一件悲痛的事情,而是升华到更高的生命轮回之上:失去的同时,便是得到。

顾城在1969年至1982年这一创作时期的作品,整体风格更为明丽纯净,逐渐奠定了诗人在文坛的地位,顾城在这个时期创作出了许多天才之作。

他被称为是一位总是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他的世界里,仿佛没有世俗,他的诗里,也纯粹是用灵性的触角去感知这个世界所得来的思考,既唯美又带着些看透一切的哀伤。

诗,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懂,甚至并不一定是赞颂,但一定都是需要被铭记的时刻。

回顾顾城的一生亦和他的诗一样纯粹,他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世界被世俗的礼教束缚,他逃到新西兰的小岛之上,以为就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可是,身边的人并没有这么纯粹,身边的人还需要接地气,甚至为了世俗委曲求全。

他所爱的英儿嫁了个老头,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绿卡。他的妻子因世俗的事情与他争论,最后被他砍成重伤,不治身亡。

这个世界终究不是童话,他选择了让世人无法理解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或许,他本就不属于这个世俗的世界。

NO.6 《梵高的黄房子》豆瓣9.3

作者:  [] 马丁·盖福德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疯狂的背后!梵高和高更的塑料基情史

梵高是一位艺术天才,在他的画作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明亮的色块犹如一声声呐喊,仿佛震耳发聩,又仿佛静默无语。

梵高说:我画太阳时,要画得让人们感觉到它以可怕的速度在旋转。它发射出力量无穷的光波和热波。我画麦田时,要人们感觉到谷粒中的原子在生长、爆裂。我画苹果时,要人们感觉到苹果中的液汁溅到皮肤上,果核中的种子在往外钻向开花结果!

1888年的10月至12月,一对艺术家同住于法国南郊阿尔勒的一幢黄房子里,当时他们都尚未成名。这对艺术家就是后来震惊画坛的文森特·梵高和保罗·高更

马丁·盖福德的《梵高的黄房子》为我们揭开的,便是这样一段短暂但却神秘的艺术序曲,书中讲述了梵高与高更同吃、同住、同交流、同吵架的塑料基情史。

短短9周时间,梵高的精神在重压之下崩溃了,他不仅与高更产生了摩擦,还对自己施加了暴行,此时的高更选择了不辞而别。

梵高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生活和人性的热烈追求,色彩鲜艳、笔触狂野,常常表现出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情。

而高更也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高更的作品以独特的构图和鲜明的色彩著称,他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

我们会发现,艺术家之间能够真正相互欣赏的很少,要不怎么说“文人相轻”呢?但同时,我们还会发现,许多艺术家之所以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正是因为他们“异于常人”!

他们可能更像是活在水晶罩子里的人,他们坚守着自己内在的纯粹与美好,不容他人侵犯和践踏。他们因这份独特而创作了令世人惊叹的佳作,但也因这份独特而排斥这个世界,也被这个世界所排斥,同时,他们自己也在相互排斥着。

所以,天才注定是孤独的!

这本书既可算是一部艺术家的传记小说,又可以说是一部有关于艺术创作过程的探索,同时,亦是一部探寻天才艺术家心理变化的佳作,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读它,都会有所收获。

——————————————————————————————————

好了,以上六本便是我在2024年“423世界阅读日”为大家整理的另类重口味书单,它可能会为你打开“人文关怀”之眼,也可能会引发你的不适!是否读它们,选择权依然在你手里。

本想把六本书集合起来拍张全家福,却发现满屋子找不到顾城和梵高,最近家里的书总会莫名地“消失”,它们明明在你生命中存在过,却又仿佛从未出现......我是不是也该吃药了?!

燕晓语录:   

写作于我而言,并非单纯的技能,而是探索生命、认识自己的过程!

喜欢,无需表白,点赞在看关注评论四连走起,我便能感受到你强烈的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