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陶瓷故事(37)——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瓷器大作:中国“瓷母”

 培训班背包 2024-04-23 发布于陕西

图片

故宫博物院武英殿陈列着30多万件馆藏中挑选的400余件瓷器,勾画出中数千年陶瓷史。而陶瓷馆展厅正中央陈列的,是一件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的“釉彩大瓶”。因在我国历代官窑瓷器中,这件“釉彩大瓶”器型最大、装饰釉彩种类最多、制作工艺最为复杂,被尊称为中国“瓷母”。

图片

陈列于故宫博物院武英殿的中国“瓷母”

中国“瓷母”的造型呈现为洗口、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之状,颈部的两侧各装有一条龙形螭耳,整体高为86.4厘米,口径为27.4厘米,足径为33厘米,器型硕大。

图片
中国“瓷母”——各种釉彩大瓶
中国“瓷母”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瓶子自上而下的15个装饰层采用了17种不同的釉彩。15个装饰层大致可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上部由8个装饰层构成。大瓶的口沿处采用低温釉上彩——珐琅彩绘制胭脂紫地缠枝宝相花,第2层绘制的是低温釉上彩——洋彩,第3层是上的仿宋高温单色釉——哥釉,第4层颈部是绘制乾隆风格青花,两侧各有一只金彩的螭龙耳,第5层是上的松石绿釉,第6层是施的仿宋代钧窑窑变釉,第7层装饰的是高温釉下彩和低温釉上彩结合的斗彩,第8层是粉青釉贴塑。
图片
中国“瓷母”工艺详解

中部即大瓶腹部的第9层是“瓷母”的主题纹饰,在霁蓝釉加金彩的色地上绘有12幅粉彩开光,六幅写实和六幅锦地。写实画包括吉庆有余、三阳开泰、仙山琼阁、丹凤朝阳、太平有象和博古九鼎。六幅锦地分别是“卍”字、蟠螭、蝙蝠、灵芝、如意和花卉,分别寓意“万”、“福”、“如意”、“辟邪”、“长寿”和“富贵”等。

图片
六幅画面细节
图片
六幅锦地细节

腹部以下的第10层是仿宋高温单色釉——官釉,第11层是仿明代永宣风格的青花,第12层是粉彩,第13层是珊瑚红釉加金彩回纹,第14层是仿宋高温单色釉——汝釉,最后一层是酱釉加金彩卷草纹,其中酱釉是高温颜色釉。瓶内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中心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图片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中国“瓷母”的17种釉彩中,有的是高温釉彩,有的是低温釉,如釉里红需要在1300度左右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温度低了颜色会发黑,而温度高了颜色就容易烧飞,在当时烧制成功率不会超过20%。有人把17种釉彩以70%的成功率来计算,也就是70%的17次方,其烧制成功概率为0.23%。

图片
乾隆时期的御窑厂

为何要烧制如此难度的一件瓷器?乾隆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汇聚了大批顶级制瓷工匠,瓷器烧制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据说有一天,遍识天下名瓷的乾隆皇帝突发奇想,能不能把全天下各种釉彩,集中烧制在一件器物上,集大成于一身。于是督陶官唐英受命,景德镇御窑厂的工匠忙活起来,这就有了中国“瓷母”的诞世。

图片
乾隆时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

“瓷母”是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巅峰期的集大成之作,原属清宫旧藏,故宫博物院成立后,陈列于文华殿陶瓷馆,2021年5月在武英殿新的“陶瓷馆”与观众见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