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青山书法作品欣赏

 微美陇西 2024-04-24 发布于安徽

马青山,甘肃陇西人。历任《飞天》主编,甘肃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甘肃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马青山的书法

杨光祖

马青山是一位谦谦君子,也是一位天纵内慧的诗人,外圆内方,行止洒落。他的本质是诗人,现任《飞天》主编,但却十多年如一日,沉溺于书法之中,好之不倦,自得其乐。

马青山好酒,乃酒家也。朋友小聚,一斤白酒,轻轻松松,经常一个晚上能跑两三个酒场。他应酬多,场子也多,南来北往的朋友更多,酒席之上话也多,一边说,一边右手无意识地在空中,或桌上比划着。酒阑人散,带着一两斤好酒的香味,飘飘欲仙地就回家了。他不太喜欢去卡厅唱歌,一般喝完酒,就回家。他酒性好,不撒酒疯,也不乱打电话,也不立即抱头而睡。他回家,直奔书案,铺开宣纸,开始挥洒笔墨,随着毛笔在宣纸上游走,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那种感觉想来美妙极了,可惜不能沾酒的我辈无法想象,更无论体验了。他一般要写两三个小时,酒散人倦,才洗漱休息。

“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马青山的书法,真是诗人的书法,那是一般的职业书家无法写出来的。米芾说,书不入魏晋,终为俗格。因为魏晋的人有真性情,率性而为,清俊通透。马青山,性情中有某种魏晋的因子,书法之中也略透一点信息。当代作家书法,总体上技法、功力不如书法家,包括贾平凹诸人。陈传席说贾平凹书法一超直入如来境。我曾当面问他,贾平凹书法可以入书法史吗?他笑笑。然后解释说,平凹书法有灵性。

蔡邕《笔论》曰:“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书法,在古代乃文人余事,才华越高者,其书法也越有韵味,亦越为人所看重。书法,也就是士大夫公事之余,“散怀抱,任情恣性”之具而已。而专业的书工,往往为人所轻看,因为那只是匠人活计而已。《颜氏家训》告诫后人:“慎勿以书自命”。柳公权亦云:“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

马青山的书法,多写意,颇有抒情性。本来,抒情,也是中国书法的主要功能,它不仅仅是写字,更是要传达写字人的情感。可是,如今的书法界,大多是工艺美术,近于技术操作,与情感没有什么关系了。被人诟病的所谓展览体,即是一例。大多数书法家用半年时间准备一件入展作品,相同内容写上百幅,然后从中摘出最好的,像木活字一样,排成一幅作品。猛一看,很打眼,不仅入展,还获奖。但这种东西,不能细看,也无法久看。因为它里面根本就没有生命。有人说了,你让这种人现场即席写一幅作品,他就露怯了。

我们要知道,书法需要技术,但不仅仅是技术。书法是艺术,书法家是艺术家,既然是艺术家,就非常需要有深厚的学养,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你最少要精读几册中国古代经典,比如《庄子》,比如魏晋文章。因为书法是文化的积淀,根本上说,它不是技术活。书法家不能将自己混同于做饭的大师傅,或一个修下水道的技术员。他们需要的只是技术,不需要读《庄子》。但一个书法家却不行,没有文化修养,你那字就无法称之为书法,只能说是一个码字的而已。陈独秀当年批评沈尹默书法“其俗在骨”,也即此理。

老子说:“朴散以为器。”在这个技术时代,也就是无“道”有“器”的时代。马青山的书法,于此见其价值。他的书法,也就是他的心声。清代恽寿平说:“作画须有解衣盘礴,旁若无人,然后化机在手,元气狼籍。”马青山的书法,当然未能达此“化机”境界,但那种趣味,依然喜人,让人感觉到一种生机,一种生命的气息。倘能在技法方面下点苦功夫,则幸甚至哉。

写到这里,想起一个典故:当年钱穆父说“鲁直之字近于俗。”黄庭坚问“何故?”穆父说:“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后终见怀素真迹,顿悟草法。

作品选刊(马青山不同时期的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