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jym2 2024-04-24 发布于江西

2006年8月12日上午,北京军区总医院里,一位胃被切除、气管切开、身上插着5根导管的老人,正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看来已经进入生命的倒计时阶段了。

这位73岁的老人,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这位一生治好过无数患者的神医,一年前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北京军区总医院虽然对他进行了全力救治,先后为他做了3次手术,然而罪恶的癌细胞已经侵入华益慰的全身,多种并发症折磨得他不住地昏迷。现在,他再也不能用自已超凡的医术救死扶伤,为患者解除病痛了。

8月12日上午,在最后一次清醒过来后,华益慰把夫人张燕容、大儿子华俭、小儿子华新叫花到病床前,用尽全身的力气,向他们说出了自己最后的几个嘱托。

垂危中的华益慰十分虚弱,每说一句话都要凝聚起全身的力气,声音依然十分微弱。但他说出的每个字都如洪钟似惊雷,强烈地撞击着在场的家人以及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第一个嘱托:我一辈子没懈怠过一项工作。最后预约的两位患者,不能再为他们手术了,请转达对他们的歉意。

在外一科主任的岗位上,华益慰为无数癌症患者延续了生命。1998年退休后,由于患者需要他,他又被返聘到医院专家组,继续在临床一线挑大梁。

像没退休时一样,华益慰每天都在忙碌,平均三天主刀一台手术,每年的手术都在 100例以上。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老伴看他实在太累,有时在家吃饭时,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心疼得不得了,忍不住劝他不要那么拼命。

可华益慰总是说:“找我看病的都是癌症病人,拖一天手术,他们就多痛苦一天,我是医生,咋忍心看着病人受折磨?”

由于长期劳累,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华益慰,身上的颈椎病、腰椎病和呼吸暂停综合症日渐加重,可他一上手术台便忘了自己的病痛。

有时给病人做手术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每次做完都面色苍白,身子直打晃,像大病了一场一样,甚至要坐在原地休息好长时间才能站起身来。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手术中给华益慰当助手的医生,大多都是华益慰的学生,他们也很心疼老师,总是会提醒他要多歇歇。可华益慰总是答道:“只要我还能站立,手术刀就不能放下。”

2005年5月,华益慰突然消瘦了下来。与癌症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他,知道自己身体出问题了。

对于他来说,做个全身检查是件很简单的事,可他当时的手术任务安排得很满,为了病人,他的检查一拖再拖。直到两个多月后,他才在医院领导的强行要求下,做了胃肠造影的检查项目。

检查的结果出来后,医生们沉默了:华益慰得了胃癌!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看到检查结果后,华益慰没有任何惊慌,而是按照事先的安排,像往常一样,面带微笑走进手术室,一位癌症患者做完了手术。这台历时两个多小时的手术十分成功,病人被推出手术室后,华益慰再也坚持不信,猛地一头栽倒在手术室的地上。

在领导的强行安排下,华益慰躺到了病床上。但这位一辈子没对病人失过约的医生还有一个遗憾:他手上还有两名患者已经预约了手术,可自己看来是无法为动刀了。

所以在弥留之际,他还不忘嘱托家人向两位患者表达自己的歉意,并向身边的医生交待这两位患者手术时的注意事项:“河北邢台那位胃癌患者手术时,你们要尽量给患者保留一部分胃,这样可以减轻病人许多痛苦。”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第二个嘱托:我一辈子没收过病人的红包。那个退了9年没退掉的'红包',一定要退给患者。

华益慰是著名的外科专家,慕名来找他看病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不管患者是领导还是群众,是富豪还是平民百姓,他都会用自己精湛的医术给患者治疗。

几十年来,经他治愈的患者数不胜数,很多原本已经绝望的患者,在他的手术刀下得到了重生。所以很多患者都想表达一下对他的感激,这也是人之常情。

9年前,华益慰为一个名叫张秋海的普通工人的妻子做了小肠癌手术。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张秋海的妻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顺利地出院了。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不久后的一个晚上,张秋海来到了华益慰的家里,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丢下了信封就跑掉了。

华益慰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是 1000 元钱。华益慰马上追出门去,可张秋海早就跑得没影了。

华益慰只好第二天去医院查到了张秋海家的住址,骑着自行车来到张秋海的家。可是邻居说张秋海已经搬走了,她也不清楚张秋海现在住在哪里。

华益慰只好把这1000元钱以张秋海的名字暂时存起来,准备找机会再退给张秋海。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9年过去了,华益慰始终没找到张秋海,这1000 元钱也一直是华益慰的一块心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念念不忘这件事,反复交代两个儿子,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张秋海,把这钱退给人家。

华益慰拒绝过最大的一个红包,来自一位名叫刘菊荣的结肠癌患者。

2004年3月,刘菊荣成为华益慰的病人。老人的儿子是一位富商,虽然打听到华益慰从不收礼,但还是包了五万块钱,偷偷地塞到了华益慰的手中。

见华益慰把钱装进了口袋,老人的儿子悬着的心落了地,他认为这下子这位著名的专家会认真给母亲看病了。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没想到几天后,给刘菊荣做完手术的华益慰来到刘菊荣病床前,把那个红包塞给了刘菊荣的儿子:“我当时收你红包,是怕患者不相信我们医生会全力给她治病。现在现在手术成功了,你们可以放心了,钱退给你们。”

华益慰总是告诉身边的医生:收病人的红包这种事,有了第一次,以后就控制不住了,一定要守住'第一次'这个底线。

他自己从医一辈子,从没收过病人的钱财和礼物,唯一一次例外,只收过一个来自河北唐 山农村的年轻女孩的五只柿子。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这个女孩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查出肺癌后,因为家境贫寒,准备放弃治疗,是华益慰为她申请了医疗救助,并亲自为她主刀做了九个小时的手术,女孩也得到了康复。

出院后,女孩想表达一下感激,可自己家里穷,买不起什么像样的礼物。

听说华益慰爱吃柿子,便专门从自家果树上摘了几斤柿子送来,并一再强调是自家种的,没花钱。华益慰这才在里面拿了几个,便送走了女孩。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第三个嘱托: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真正让自己康复的不是药物

在死亡和病痛面前,医生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也会经历生老病死。所以华益慰才会在临终前的第三个嘱托里告诉大家,要认识到“医学也是有限的”这个事实。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在行医的一生中,华益慰面对患者的态度始终没变,那就是患者如果能治愈,那就努力去治;如果治愈不了,那就尽力减轻他们的痛苦;如果什么都不能做,那就尽力让他们感觉到,每个医生都会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去尽力帮助他们。

许多人对我们的身体并不了解,他们不知道我们身上的胃细胞7天更新一次,皮肤细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肝脏细胞在180天更换一次,红血球细胞120天更新一次……一年里,我们身体98%的细胞都会被重新更新一遍。

所以只要营养跟得上,我们身体里受损的器官可以通过细胞的不断“新陈代谢”进行“自我修复”,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也就是说,真正能让病人康复的并不是药物,药物大多只能缓解一些病痛和减轻一些疾病的症状,真正治好疾病,还要靠人身体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材料,以及人体的自我修复。

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人在身体得病时,忽视了身体本来具备的自我修复功能,而是把希望全部寄托到药物治疗上。

他们不知道,我们的身体不是用药物做成的,而是由营养素构成的;光靠药物,是不可能成功的。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华益慰的这个嘱托,当然不是否定医学和药物的作用,或者让大家有病不去治疗,而是倡导要正确对待医学和药物的作用。

在一些慢性病和无法治愈的绝症层面,药物的作用是有限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和癌症,目前还是用药物无法治愈的,要对付它们,主要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身体修复功能去对抗。

华益慰的徒弟于聪慧教授记得老师曾多次告诉自己:“我们当医生的,不能单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了病的病人。

作为一名医生,在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疾病之间进行取舍时,要看哪一方给病人的益处更大。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如果胃全切除后活一年半,但病人要在痛苦中度过,胃不全切除能活一年,但病人可以活得快乐和充实,那么这时医生就该选择后者。”

从那以后,于聪慧教授在为胃癌病人治疗时,也像师父一样,能不全切的尽量不全切,必须全切的,也想办法用肠子成形后代胃,让病人的生存质量能更高一些,感觉更舒服一些。

华益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肠梗阻手术失败后,肠液流入腹腔,造成严重感染,还出现了心功能不全、全身水肿、肝、肾功能均不正常的状况。 他知道自己的病已经无法用药物治愈,恢复健康了。

所以在医院要为他安排特护组时,他拒绝了:“我的病已无力回天,不要再用昂贵的药品,让我稍稍减轻痛楚就好,为国家省一点。”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第四个嘱托:我一辈子没给组织添过麻烦。走后丧事从简,遗体献给医院做医学解剖。

“老华这一辈子,就怕给组织添麻烦!”这是华益慰的夫人张燕容和丈夫生活这么多年后得出的结论。

华益慰 1933年生于天津一个医学世家,1950年被保荐到协和医学院燕京大学医学系学习,三年后参了军,成为了一名军医。他的这次选择,也决定了他未来一生的走向。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1960年,为了报名参加支援西藏医疗队,华益慰推迟了一年的婚期。

七十年代的海城、唐山两次大地震中,华益慰都义无反顾地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完全不顾当时妻子有病、两个儿子无人照顾的困难。

他的级别按规定能享受专车待遇,但他每次外出开会、会诊,近的骑自行车,远的坐公交车、乘火车……

1985 年, 华益慰的母亲在 301 医院去世的那天, 正赶上华益慰有一台手术。当他从手术台上走下来时,连老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能看上。在简单办完丧事的第二天,华益慰就立即赶回医院,又站在了手术台上。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所以夫人张燕容有时也免不了要说他:“你这一辈子很少为自己活着, 为家人活着。”

华益慰得病后,曾接受过三次大手术治疗。但华益慰却把自己当成了“活教材”,在做完手术后,仍不忘找到为自己主刀的医生,拉着他的手说:“我的病情多次检查未能确诊, 手术后可能见到的所有并发症都同时出现, 这是我行医 56 年里从未遇到的, 所以我死后一定要做尸体解剖, 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也好给后人积累一点经验。”

华益慰是家里第五位进行遗体捐献的家庭成员了。在这之前,他的父母、岳父母 4位老人都在去世后把遗体捐献给了医院, 用于医学解剖。一套父母脏器标本的教学切片,是老人留给家人的唯一纪念。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华益慰叫来小儿子华新,让他用手机录下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嘱托,并要求孩子们一定要把这个嘱托转告给医院领导:“我走后,不发讣告,不搞遗体告别,丧事从简,不要打扰组织和同志们;自愿做遗体解剖,对疾病的诊断和医学研究有价值的标本可保留,供后人借鉴……”

对于见惯死亡的华益慰来说,死亡并不可怕,死亡对于他这样一个高尚的灵魂来说,是一次新的升华。

8月14日,由北京军区总院病理科主任丁华野主刀,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解放军301医院的解剖专家配合,完成了对华益慰遗体的解剖工作。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3 个小时后,华益慰的病理组织被保留下来,一同参加解剖工作的北京军区总院肝胆外科主任、华老的学生于聪慧,感慨地说:“华主任留下的不仅仅是病理标本,还是一位白衣老战士无私奉献的精神财富啊!”

2006年,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临终前的4个嘱托

参考资料:

张 翠:《玉碎华光在——人民的好医生华益慰》

蒋永胜:《一位人民军医的临终嘱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