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录片解说词 风物 第二季:棉花(4)

 爱上解说词 2024-04-24 发布于湖南

花非花、雾非雾,轻轻柔柔,却又温暖厚重。我来自异国他乡,在中华大地生根长大。我奉上纯白的果实,人类用灵巧双手将我纺进火热生活,织进文明进程。我是棉花。

“棉花并非华夏风物,却让中国人备感亲切。千百年来,它帮助我们抵御寒冷,也让我们的心灵有了归处。从春到秋,从南到北,让我们从棉花的来路出发,沿着棉花和棉纺织技术传入中国的路径,去看一看中国的山与海、高原与盆地,看看中国的大地是如何成为棉花的家园,而棉花又是如何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海南岛温暖的阳光下,棉花的故事开始了。”——龙洋(主持人)

海南岛短暂的春天已经接近尾声,西部的俄贤岭山脚下,木棉的花朵已经凋谢,果实裂开,吐露出蓬松的棉絮。

这些日子,符家三姐妹的生活有些忙碌。二妹家的小孙女刚出生,按黎族风俗,女孩子要在出生14天时行穿衣礼。穿衣礼前,大人们要亲手制作染料、纺棉线、织黎锦,为孩子缝制新衣。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吉贝布”的黎族织锦就已经出现在史书上。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原产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沿海路来到海南岛,这种纤维更长更易种植的植物,凭借自己的独特优势成为了黎锦的主要原料。

扯线、染色、曝晒,循环往复,直到色成。人们席地而坐,把身体当作机架,投梭打纬,无需草稿,因为要编织的花色都了然于心。

“这里绷个脚,这小节经线只绷两个脚。是这么绷的吗?”

黎族没有文字,他们以黎锦书写历史,通过编排螺纹、马纹、牛纹、铜钱纹等,把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都记录在了衣裙之上。

在符家姐妹所在的东方市玉龙村,这种艺术穿越漫长的时间,被一代代地保留下来。

“我从小12岁就开始学这个染色、织布,什么都我妈教,等到我教我女儿,一代一代来”

黎锦制作繁琐,极其耗时。为了让穿衣礼如期举行,符家三姐妹同心协力,分工合作。

穿衣礼这天,黎锦和新生儿一样,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符家二妹为孙女穿上满载祝福的新衣,一块崭新黎锦围城柔软却结实的摇篮。棉线织成的摇篮,仿佛母亲的温柔怀抱,守护孩子恬静的酣睡。

由棉花到棉线,由棉布到多彩的锦绣,一丝一缕都是祝福,一经一纬都是传承,这或许是每个黎族人一生中第一份踏踏实实的温暖。

光照充足、气候温润的海南岛,不仅是适合人居的热土,更是动植物的天堂。每一年,诸多珍稀禽类都会不远万里而来,和它们一样准时到来的,还有许多科学家,他们中有人正用一生的热情探寻棉花的奥秘。

“三四月份的时候,这边见到过(野)棉花,看能不能找到这个“蓬蓬棉””

刘方,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他踏足世界各地,遍寻优质棉花品种。

“这就是“蓬蓬棉”,这上边不少”

“蓬蓬棉”,一种古老的棉花品种,目前全世界发现了50多个棉花品种,刘方工作的这座苗圃里就保存着40多个。从野生棉品种中发掘优良基因,通过杂交等手段繁育优良品种,棉花在这座热带岛屿上开枝散叶,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这个是辣根棉,这个是三裂棉,这个是瑟伯氏棉,这个是毛棉,我们从夏威夷群岛收集过来的”

杂交棉、哈克尼西棉、旱地棉、瑟伯氏棉,还有一种棉絮为棕色的达尔文氏棉,人们将秋收的种子带到地处热带的三亚进行繁殖和选育。沉睡的种子在温暖的水土中醒来,并加速繁育,获得了额外的生命周期,这就是“南繁加代”。

半个多世纪以来,无数种子随着科学家们迁徙,从原生地到海南,再从海南前往各地,新品种不断孕育。2000多年前,棉花带着海洋的气息来到海南岛,这里的阳光与水土将海岛的温厚写进了它的基因,2000多年后,棉花和人类依旧在这座岛屿上相生相伴,不断温暖着彼此。

公元前3世纪和公元3世纪前后,棉花分别由南北两路传入中国,起源于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起源于非洲的草棉经西亚传入新疆。很早以前,海南岛上已经产生了纺织机的雏形,黎族先民们掌握了从棉到布的秘密,然而,海峡将之困于一隅,直到一位伟大女性的出现。

上海,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的这方水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都市之中,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印记。这里留存着棉花的一段记忆。

“这些挂着吊牌的,都是我们存档用的,这些都是被扫描、都被记录的,就是它不会再被我们使用掉,给后面更多的人可以看到”

杨少江是松江布展示馆的创始人,为了不让传统的松江布织造技艺隐没于历史,他四处搜集松江布,建成了这座展馆。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这首民谣中的“黄婆婆”就是黄道婆。

黄道婆,宋末元初人,相传就是她把海南岛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回了家乡松江府,并进行了革新,由此产生了精致、牢固、美观的松江布。此后的数百年间,以松江府为中心的江南棉纺职业独步全国,沿着江河湖海,松江布传遍全国,甚至远销海外。“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棉花逐渐拥有了“衣被天下”的美名。

在松江布展示馆里,杨少江试图通过收藏老棉布,找回属于棉花的历史记忆,他也尝试还原松江布的传统技艺,延续松江布的活态传承。

“打个叉,用橘黄的线打个叉,就在这个位置,好吧?黄道婆太伟大了,在黄道婆之前,我们老百姓穿的就是夏布,就是麻的。在黄道婆之后,改善了(纺织)工具,甚至推广了全国的棉种植,老百姓从此可以穿上比较柔软御寒的衣服。”

杨少江对于松江布的兴趣,是源于童年的记忆。杨少江是松江人,幼时曾看着母亲为自己织布缝衣,棉布的经纬、织机的轻响是童年的一部分,松江布在他心里始终是温暖的回忆。

在收藏松江布的过程中,杨少江开始接触到织物背后的故事,这些记载了岁月痕迹的藏品,它们或许曾是某个水乡女孩的嫁妆,也可能是母亲帮女儿缝制的第一件衣裙。属于江南的温婉和灵性,通过黄老婆和无数江南女性的双手,融进了棉花之中,绵延至今。

随着从棉到布的技艺推广,棉花在中国更多的地方开疆拓土。清代开始,江南的棉纺织工艺从长江流域传到了西南的大山之中,此后的岁月里,在这里的侗家人手中,柔软的棉花变得坚韧起来。

榕江三宝侗寨,贵州大山中难得的一块平坝。大暑时节,气温节节攀升,人们的热情也不断窜高。

“贵山贵水迎贵客,贵州“村超”欢迎大家的到来……”

这个夏天,榕江县里被称为“村超”的村民业余足球赛事点亮了乡村的夜。20支乡村业余足球队组成联赛,村民们身着盛装为本村球队加油助威。场上场下激情联动,人们享受着纯粹的足球快乐。这场业余赛事,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势头收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赖蕾,几乎每个比赛日都会来到“村超”的现场。

“这些东西全都是原创的,这是侗族的织、绣、染、(xié)……”

作为侗布手工技艺的传承者和推广者,赖蕾将为本次“村超”设计吉祥物,她的作品会作为冠军的礼物在“村超”颁奖典礼上压轴出场。

“棉桃都出来了,都有11个棉桃了”

每年,赖蕾都要种上几亩棉花,作为制作侗衣的原料。“村超”吉祥物的原材料,同样来自榕江的棉田。

贵州多山,并非所有区域都适宜棉花生长,榕江位于都柳江河谷地带,地势低、气候热,透气性高的冲积土为棉花提供了合适的家园。

在中国历史上,种棉织布离不开自上而下的推动。元代设木棉提举司,明朝继续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棉花可抵赋税。到了清代,棉纺织技术被引入偏远的贵州,侗族先民因地制宜,改造了传统的棉纺织工艺,别具一格的侗布应运而生。

三月种棉,八月摘花,用传统的木质纺纱机将棉花纺成纱线,侗族纺织最具特色的是脚踏纺纱机,一次可纺出双纱。将纱线织成一尺来宽的布匹,成为侗衣的基本布料。

纯白的棉纤维在蓝靛染料中迅速晕染上色,清洗、晾干、再次复染,同样的靛蓝却因时令和环境有了不同韵味,每一块布料都是不同的。

在染好晒干的侗布上涂抹蛋清的物料再反复捶打,柔软的棉纤维经过了千锤百炼,变得坚韧,也更光亮,棉布竞有了皮革的质感。农耕民族的勤勉和智慧,融进了侗布的经纬之间。

侗歌响起,侗族人正在欢庆一年一度的尝新节,人们吹响芦笙,祈祷五谷丰登。

一套侗衣,从制作布料开始到完成,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只有在节庆的日子,侗族姑娘才会穿上最珍爱的衣服,参与重要的仪式。这是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延续本民族文化的方式。在新一代侗族人的手中,传统和现代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经由侗布的百般变化,棉花也在被重新定义。

“你们先把所有的菱形纹绣完,然后再绣螺旋的。你看加班加点备着呢,你莫逼我,我忙得很”

两个多月的“村超”联赛转瞬即逝。总决赛前夜,赖蕾为贵州“村超”制作的吉祥物也剩下最后一道工序,她召集织娘们前来助力。

“中国自古以来农耕文化,而且我们过很多节日都跟牛有关”

农耕的历史传承让赖蕾获得了灵感,“村超牛”的设计由此而来。纺纱、织布、染色、织绣,“村超牛”的每一道工序全部纯手工制作。当“村超牛”的形象加入了现代元素,侗布变得如此生动可爱。

总决赛当日,绿茵场外早已人声鼎沸。经过一夜的忙碌,赖蕾带着“村超牛”如期而至,安全交付大赛组委会。

“夜幕下的“村超”现场迎来了最后的决赛,都柳江畔村火洞天,在为所有的球迷欢呼呐喊。加油!加油!所以在整个进攻当中,直接飞向禁区,好危险。传到了前点,守门员双拳打出,射门,漂亮!现在要提高控球率,进攻的成功率。两个人撞个满怀,任意球。一个大脚解围,球开出来了,机会,打门。打门,球进了,打门,球进了,比赛结束了,点球决定了“村超”比赛的冠军归属。接下来有请冠军——车江一村队……”

在侗族人手中,棉花的纯白被染上了独特的色彩,柔软的纤维也能变得结实耐用。这是延续了数百年的智慧,而面对新的时代,侗族人也在为棉纺织手工艺探索新的可能。

“村超”结束,侗寨里的生活依然继续,身着侗衣盛装,侗家女放开歌喉,迎接八方来客。侗族大歌是人与自然的共鸣,是传承侗族文化的载体,静心聆听,歌声中也有着属于棉花的旋律。

“从婴儿的襁褓到“村超”的吉祥物,棉花伴随着五湖四海的中国人,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棉花的世界,在棉布出现以前,人们穿不起丝绸,会用麻或葛制作粗布衣服,所以平民百姓也被称作“布衣”,正是棉花让布衣变得温暖且柔软。推动棉花“衣被天下”的,正是绝大多数自称“布衣”的普通人,所以棉花的力量来自于中国民间的创造。暑去秋来,天气渐凉,让我们一路向北,1000多千米外的川西高原上,棉花正在人们的巧手创意之下迸发出更多的惊喜。”——龙洋(主持人)

白露,古尔沟村附近的山坡已经被秋叶染上点点红,三郎斯基正在山野间寻找一种不起眼的植物。

“你看它已经散开了,正是采摘的时候”

这种植物叫野棉花,毛茛科草本植物,在生物学上其实和棉花并非同类,不过它的果实和棉花一样轻盈绵软,所以它也被当成棉花的一种。除了古尔沟人,很少有人知道野棉花能够被食用。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理县,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拥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这里冬天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作物不易生长,却成为野棉花的乐土。在高海拔的寒地,玉米、水稻都很难形成规模,生性耐寒的荞麦成了主要的农作物,高原上的人们很早就学会了用野棉花作为辅料,制作荞麦面。

将野棉花一颗颗捻出棉絮,平铺在竹筐里反复搅动,让棉絮变得更加蓬松。放在火炉旁简单地烘烤,让它们成为柔软细腻的作料。轻盈的棉花消失在黏稠的荞麦面中,柔韧的植物纤维正在发挥神奇的功效。

因为荞麦面韧性和弹性较差,面团不够黏,荞麦面很难成形。有了野棉花的加入,问题迎刃而解。在棉花纤维的加持下,荞麦面变得有韧性更筋道,做时不易断,吃时更有嚼劲。搭配腊肉、豆腐、酸菜和辣椒做成的臊子,成为独特的美食。

“吃荞面喽……”

野棉花荞麦面制作费时费力,虽然美味,但人们也并不常吃,通常它只在节日的餐桌上出现。三郎斯基的儿子在外地读大学,路途遥远,中秋节他没能回家,对孩子的挂念无时无刻,在此刻更加明显。好在摘下的棉花被储存一年都不会变质,等孩子回来,再一起做一次野棉花荞麦面是三郎斯基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对于漂泊远方的人来说,吃到这样一碗野棉花荞麦面,才代表回家了。

野棉花本身是没有味道的,不过对于这片高原上的人们来说,它就是家的滋味。

从川西高原继续向北800多千米外,中国地理南北的分界山脉秦岭,秋分时节,有人正用棉花绘制美丽画卷。

秦岭,高耸在中国中部,绵延1600多千米,14亿人共同的中央山脉,同时它决定了中国南北的温度差异。在秦岭的森林深处,无数生灵自由栖居,大熊猫无疑是其中最特别的存在。

“七仔,七仔,应该用陕西话说呢,要不然它听不懂。七仔就是不挪地方,这么给面子的”

14岁的七仔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一只被圈养的棕色大熊猫,因为慵懒傲娇的属性,博得一众“粉丝”,许辉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粉丝的身份,许辉也是七仔周边文创产品的设计师。

“这个是专门给咱七仔定做的,咱们平时的大熊猫就是黑白两色,这个是脱脂棉不生虫。这个颜色?颜色是染的”

这是以棉花为原材料,手工捏制的七仔玩偶,技法源于陕西棉絮画。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明朝开始便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棉花产区,棉农们在劳作之余开始探索用棉花绘画,创作出了风格独特的棉絮画。

制作棉絮画之前,先要给棉花染色。说是绘画却不用笔,从抽丝到按压,从揉搓到扎剪,叠贴、刷胶固化,每个流程都颇具匠心。我手画我心,黄土高原孕育出大气磅礴的棉絮画艺术,棉花在这片热土上褪去柔和温婉,多了些粗粝豪迈。

“来,过来,趴下……”

除了制作传统棉絮画,许辉更钟爱写意的风景画。她从中国水墨画中吸取灵感,以纱为背景,纱影棉絮画,别有一番意趣。

“这个是水润法,水一润后它这个边缘,它就会形成一条线,既保持了棉花的它的绒的那个特点,而且很通透”

从棉花中抽取最轻灵的一缕,便成就了中国画的写意山水。

古都西安,坚实的城墙背后是几千年的风流往事,棉花自异域而来,融入了这方天地,也融入了厚重的中华文化中。

从关中平原北上追溯中国北方棉花的来路,一路来到广袤的新疆大地。霜降,棉田里铺天盖地的白色是新疆大地的主色调,作为棉花传入中国的另一条主线,早在南北朝时期,棉花就在这片土地上朵朵绽放。如今,棉花早已成为新疆的标志性风物。

10月底,新疆已是深秋,阿克苏的苹果成熟了,晚熟的葡萄愈加甜蜜,空气中瓜果飘香。阿瓦提县的慕萨莱思节开门迎客,人们正庆祝着葡萄成熟后第一波新酒的酿成。对于吉力力·艾麦提这样的棉农来说,丰收的色彩是纯净的白色。

棉桃吐絮,如白雪皑皑,似乎在预示着冬天即将到来。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棉花真正的花朵是在初夏的晨雾中绽放,最初,花朵是洁白或者淡黄色,之后会慢慢变成紫红色,最后凋谢。绿色的棉铃留在枝头,等待另一朵花吐蕊的时刻。

每一年,伴随棉花的绽放、采收,新疆大地四季流转。喜温、喜光的棉花和新疆天然适配,这里的暖阳不断给棉花提供热和光,新疆撑起了中国八成左右的棉花出产量。一望无际的棉田由绿变白,也成为新疆标志性的美景。

阿瓦提位于天山南麓、阿克苏河的冲积扇上,土地平坦,土质疏松,加上夏季有冰川融水的滋润,让一种特别的棉花能在这里大片生长。

天气寒凉,来自西北的季风让大地变得干燥,也带走了棉絮中多余的水分,棉絮饱满干爽也是最佳状态,再等就会凋落。

“这个秆就是跟陆地棉有区别,长绒棉这个是一根往上长,陆地棉是往两边分杈子。你看长绒棉绒这么长,你看到没有,陆地棉的绒长不到这么长”

长绒棉是棉中极品,纤维长而纤细,强度高,制衣纺布之外,它更是制造飞机、汽车、降落伞所需特种纺织用品的重要原料。挑剔的长绒棉,只能在全球极少数地区种植,因稀少而价格昂贵。

长绒棉非常柔软,机械收割往往会伤害它的纤维,所以人们大多还是选择手工采摘的方式。对于长绒棉,棉农们总是会投入更多的心力,一次次弯腰触摸柔软的棉絮,如同摘下真正的花朵。相比冷硬的机器,这大概是棉农们给棉花最后的呵护。

相对于长绒棉,天山南北的棉田里,大部分种植的是更皮实、产量更高、更适合机械生产的陆地棉。棉花从阿拉伯远道而来,公元6世纪就已经在新疆广泛种植。1000多年后,来自美洲的陆地棉传入中国,逐渐成为优势品种。

千百年来,棉花在中国人的手中不断变换着形态,人们也在不断破解棉花的隐藏技能。棉花的纤维是制作人民币的重要原料,棉籽能榨成油,棉秆可加工成牛羊饲料。此外,军工、被服、医药等行业也都会用到棉花。

吉力力·艾麦提的棉田,只有50亩是长绒棉,另外200亩都是陆地棉。女儿出嫁时,吉力力·艾麦提将其中一部分棉田作为嫁妆分给女儿,这也是阿瓦提县近些年出现的新婚俗,父亲希望女儿今后的人生里能多一分底气,少一分操劳。

从古到今,棉花在新疆这片热土扎根,也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它是踏踏实实的温暖,实实在在的财富,也是温情的流动和爱的牵绊。

丰收季,忙碌的人们从早到晚辗转于棉田之间,流动的白色装点着深秋。轧花厂内,车来车往,一派繁忙。报价、抽检、去杂、轧花,每一个流程都环环相扣,每个人都在为棉花而奔忙。

棉花离开枝头,结束了作为植物果实的生命历程,它正被人类整合、重塑,送上另一段旅程。

阿克苏火车站,数以吨计的棉包和棉制品整装待发,棉花专列将满载着雪白的棉花奔赴全国各地。这一刻,以棉花为媒介,新疆的棉田连接着全中国的脉搏。接下来,这些棉花将以多样的形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南方的温暖岛屿到西北的广阔天地,从西南山地到黄土高原,中国给棉花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家园,棉花也走进了中国人的每一段人生,成为我们不断体验和拥有着的温柔感触。

“棉花虽然以“花”命名,但却是淳朴素净的,它并不华丽,也没有芬芳,但总是给人一种温暖纯净的力量。千百年来,棉花轻轻地挑起了人间冷暖,丝丝缕缕,绵绵不绝,它一头连着百姓的烟火日常,一头连接着国家的社稷江山。棉花虽然来自异域他乡,中国人却用心雕琢着它的形态,也最终让它融入了这片温暖的新天地。”——龙洋(主持人)

布衣传天下,

冰必自暖融。

——棉花


人划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