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成长,如何避坑前行?

 我的教育人生 2024-04-24 发布于北京

教师成长,如何避坑前行?

作者:李广生

教师成长是一个涉猎广泛且备受关注的话题,它可以定义为教师动态持续改进其教学实践旨在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知识更新、技能提升、观念转变、同行交流、实践反思与自我评估等

由这一定义我们可以推演出教师成长的三大要义:

1.无变化则无成长:成长表现和结果是行为的改变,这一变化指向知识、技能、态度等多方面,但主要体现在行为上,且具有稳定性。总之,无变化则无成长。

2.无实践则无成长:变化是教师经验引发的结果,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并形成的变化,并不是其他任何人所赋予或强加的,具有主体性。总之,无实践则无成长。

3.无过程则无成长:成长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成长而成长,在不断挑战自己、突围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实现成长,成长过程的本身即成长。总之,无过程则无成长。

三大要义提醒我们,讨论教师成长,本质上是讨论教师行为上的稳定的变化、变化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变化过程本身即成长。深刻理解这三大要义,有助于避开教师成长的“坑”。以下是教师成长的四大误区:

1.聚焦专业发展:叶澜教授曾明确提出“不赞成简单提教师专业发展”,她指出:教师、医生和律师,与建筑师、工程师不一样。一类是跟物质生产相关,一类跟人相关。教师和医生,尽管面对的都是人,但仍不同:医生主要关注人的身体,医生在工作时,研究的是病与治病;教师关注的却是儿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以及整个生命的发展。聚焦专业发展,可能会把教师引向“匠人”之路,导致教师成长的路越走越窄。

2.追求高速发展:教师成长自有其规律,要遵循成长的规律、保护成长的激情、持续激发成长动机,切不可盲目追求成长的速度。成长太快、成熟太早,对教师而言未必是好事,未老先衰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过于追求速度还可能导致拔苗助长。对教师而言,也需要静待花开。

3.依赖被动发展:出于帮助教师成长的目的,学校会聘请专家、组织培训、开展各种活动等,殊不知好心并不一定成就好事,帮忙也可能添乱。教师成长一旦养成依赖性,失去自主性,教师习惯于“被发展”,成长则会悄然止步。教师成长日益成为难题,可能不因为资源少、机会少、平台少、项目少,而是因为这些太多了。

4.热衷个体发展:鼓励教师“冒尖”是个好办法,但不能以牺牲团队成长为代价。教师成长需要更加关注共同体建设,在协同合作中共同成长。不是一个人走的快,而是一群人走的远。

以上四大误区是教师成长路上的“坑”,教师成长需要避坑前行。从教师成长的本质和特点出发,提出教师成长的五大策略:

1.唤醒教学主张:显性的教学行为的背后是隐形的教学主张,教师总是按照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主张实施教育教学。教师的教学主张看不见摸不着,但时刻发挥着作用。支持教师成长,首先要唤醒教师的教学主张,深入到“冰山”的底部和内部,而不是在“冰山”的一角精雕细琢,教师因此踏上自主发展之路。

2.修炼反思技能: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最佳途径,但如何反思、如何深入的、有效的反思,教师往往缺乏工具和具体的方法,反思往往是表面文章。带领教师修炼反思技能,养成反思的习惯,掌握反思的工具,其效果犹如为教师成长插上翅膀。

3.锚定核心问题:研究无疑在教师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教育教学工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实在太多。新理念、新方法需要研究,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也需要研究,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还需要研究,不加甄别或盲目跟风,则会把教师拖入问题的泥潭。锚定一个核心问题,鼓励并支持教师开展持续性研究,成长之路才会更加稳健。

4.聚焦关键事件:回到教育教学现场,在真实的情境中,我们会发现,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往往是一些关键事件。在课堂上这一现象尤为明显,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一个有挑战的活动,可能会激活课堂、点燃学生。教师成长既表现为又依赖于对这些关键事件的把握。关键事件可以理解为教师成长的支点。

5.积累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教师对教育情境的敏锐觉察和及时反映,它是教师立足人、融入情、追求味的富有“人情味”的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它是不可以直接“拿来”和简单“借用”的,只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师有意识的积累实践智慧,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

教师成长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校长可以“无为而治”,作为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他者,校长何为?且待明日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