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正勋:杨式太极拳的心法要诀【收藏】

 CeizhuPan 2024-04-24 发布于山东

汪传杨式太极拳是汪永泉传授的杨式太极拳,现在社会上习惯称作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汪永泉曾任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会长。7岁开始,随其在溥伦贝子府做总管家的父亲汪崇禄一起,在溥伦贝子府向杨健侯学习太极拳。14岁时即1917年,被杨健侯指定拜其三子杨澄甫为师。一直到1928年杨澄甫南下,汪永泉才中断了在杨家直接受教。汪永泉在杨家学拳的过程中,同时接受了杨健侯和杨少侯太极拳艺的直接传授,得到了杨家两代三位大师的真传,真正地继承了杨家太极真功的精华。

郭正勋:杨式太极拳的心法要诀【收藏】

杨式太极拳北京汪永泉传承的基础理论,心法太极诀 (九大理法)

一、开合相寓

开合相寓:简单说就是阴阳吸斥,对拉拔长,所谓双向力。开中寓合,合中寓开,它是同时的,可以双向,可以交叉,可以璇转,循环不已,曲直相求。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形成拉弓射箭的意,练到一定程度,意气可以在自己跟对方的身前身后,先练成对拉拔长的气势,(就是双向、对向、交叉意)得机得势时,再催发对方,可以加大威力。

九大理法练到最后,开合相寓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实用的应用心法

先练出对拉拔长的意念跟气势,形成类式枪跟棍的意气,穿透对方,得机得势时,再催发对方,形体动作自然相应。这就是开展的意,也是开合相寓的基础功,先练出手中之枪,再练出心意的枪,只要持之以恒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会比较具体,这就是从无到有的阶段。

得机得势时,欲催发对方,形体动作向前,脚底或骻圈要有向后的意。得机得势时,欲引动对方,形体动作微向后,脚底或骻圈要有向前的意。也可以在意想的钟锤,钟锤荡向身后,形体动作才可向前,钟锤荡向身前,形体动作才可微向后。这也是开合相寓应用法。

太极拳无论是体或用应有“开合相寓”。开合相寓浅显的说,原则上是你我之间的一种“双向力”。

“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举例如下:

1. 以练“按、挤”劲来说。当两手形向前按、挤(开)时、记得你的脚底必须同时有向后走(合)之意

2. 有向前的意、同时有吞回来的意。也就是要练习两手形向前出去了必然要回来、我回来也要加强出去的意、如此比较能产生“双向力”。

3. 一般我们练拳架时,常患的毛病是向前太多或是向后太多,应是向前必有向后的意、向后必有向前的意。

4. 劲断意不断,出去了进来了,再加强出去,身内身外意循环不已。

5. 心理上要先练出手上有一根棍与枪,再练出心意的棍与枪。因开合相寓不是单向力,单向力只能打一项,唯有“双向力”才能发挥“一摧、二摧、三摧”的发劲功夫。简单的说用意不用力是心意的棍与枪打人。

二、方圆相生

基础理论上平准的十字外面有菱角(方)包着、方外有圆、圆外有方、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无数的巧妙变化结合在一起叫做方圆相生,方圆生生不息。

应用上:集中以后分散、分散可再集中、分散集中、集中分散循环往复运用。

郭正勋:杨式太极拳的心法要诀【收藏】

三、正隅相化

简单讲四正四隅的变化叫做正隅相化。

四正:横竖。四隅:四正转四十五度就变成斜角。四正,四隅可以相互化解。

我从身后背贴气处,四正,四隅包到两百七十度处,留九十度缺口,得机得势时,在对方身后错开来,循环不已,蓄劲淮备催发对方。

集中必然分散,分散最后必然集中,变化无穷。可以交叉,可以走弧形,可以向前,可以往后,可以有先后,可以混合,这也是方圆相生的菱角跟弧形,用肢体跟动作可能无法做到,但是用意气可以欺敌或引动对方或破坏对方气势,得机得势才能出手。

四、曲直相求

原则上与正隅相化互有密切关系。曲中有直且含有无数的直、直外有曲同理含有无数的曲。练出手中意的延伸、手中有手、手外有手、身外有手、全身是手、手非手。

应用时:注意在与敌刚接触的一瞬间不可在“接触点”打,而是意在先,在“意气”上打有形的手结合无形的手,才能练出全身是手、手非手的功夫

弓弦劲:曲直相求以“弓弦”原理比喻较能领悟。

弓弦劲一开,累积能量最后可配合正隅相化发劲。

一般产生三发劲状况:

1、曲直蓄能量后直劲打出

2、曲直蓄能量后曲劲打出

3、曲直蓄能量后分散劲打出。

郭正勋:杨式太极拳的心法要诀【收藏】

五、快慢相匀

远的先走、落向同一个坑(目标)。

一般上半身可分为:1、肩胛骨2、肘3、手腕4、手背5、手掌

练推手时如能身备五弓,以五弓的原理向对方发劲, 其诀窍如下:1、肩胛骨后。2、肘后。 3、手腕后。4、手背、手掌后。应有四正四隅意气包着,得机得势后落向同一个坑再摧发对方威力较强。注意非形的变化,是意念与气势的变化

六、刚柔相济

刚是集中劲:身后的分散摧对方身后的集中也是“肘”劲。

柔是分散劲:身后的集中摧对方身后的分散也是“靠”劲。

一头分散一头集中有柔有刚、刚柔相济。集中必然分散、分散必然集中、自然产生刚柔相济

走直线、曲线、S形、非力气的变化,是意念的转化,好几种微妙的变化。

刚柔相济:

第一、一头分散,另一头集中,可以分散催集中,也可以集中催分散。

第二、可以在对方身后向下集中,向上分散,从中间通出。

第三、可以向对方身后左边45度集中,向右边45度分散,也可以颠倒,分散集中巧妙的变化。

双向意、交叉意、循环意,都是开合意。我认为先练对拉拔长,先练出开展的意。再练开中寓合,合中寓开,再练弓弦意,身上、身侧、身前、身后、裆下、脚下,有无数的意气之弓弦。对方来劲或来意,以弓弦之间巧妙的鼓荡、缓衝来化解,等程度到了,再练蓄劲、发劲练习。当然,所发之劲有很多种,如崩劲、断劲、弦劲、箭劲、针劲,视状况而为。

七、两膊相系

初级功:

两个肘关节似绑缚一条绳子,上下左右斜线等不固定方向练习,也可以假的、真的、虚实等各种巧妙不同的变化练习。

进阶功:

1、原则上与对方接近的手不发劲,是距离对方远的手来发劲

2、吞一边的劲(左手)摧发到另一边的劲(右手),攻击的手不发劲,没有接触的手得机得势摧发

3、吞进来的劲,摧发出去应是绵绵不断,可以一发、二发、三发、再发,劲断意不断。

郭正勋:杨式太极拳的心法要诀【收藏】

八、上下相随

1、所谓的上下相随以平准的十字架解说较易理解,竖(准)横(平)。如练搂膝拗步时拟想的十字架在体内,用意念摧着十字架走

2、上下齐劲人难敌。刚开始练时心意可走平淮,但只意的下头先走,也就是说下面的意早就走了,上面的意才随之。

其法如下:脚底先走→膝盖走→胯圈走→肘圈走→肩圈走。须配合快慢相匀的理论——远的先走

3.练到程度:下面的意上来,上面的意下去,上下随我的心意,不是手法而是意气。上是天、下是地、心意是人,望悉心领悟。

上下相随:

向心力或离心力巧妙的结合,或是顺、逆螺旋巧妙的变化。

第一:以肘带腰,右肘走逆螺旋,胯走顺螺旋,产生扭力效应。

第二:漩涡的上下转,下随上,或上随下。

九、内外相合

可分三个层次

1、内转牵动外:轴心转牵动外头转,先练身中的功体。

2、外头转轴心与其相应:“管外不管内”外头早就转了,我自然与其相应。轴心转否不管、不知道(当然刚开始练是知道)。

3、高层次内转外必转、外头转内必转,内外自然合一最后才能“放空”,不是刻意

内外相合,无内外之分,三度空间的立体思维

第一、以内带外,轴心微转,外头已转很多。

第二、外圈早已转动,轴心与外圈自然相应,轴心转不知、不管。

第三、内转外必转,外转内必转。内外相合,不分内外,内外合一。

九大理法,是杨式太极拳的基础理论,也是杨式太极拳的基本心法与基本应用法则。以前没有公开说明,我先简单述说一下,有机会再深入探讨,在此特别声明。因为是意气之功,不是形体动作,一定要用心去练,下决心舍弃蛮力。所谓舍弃力气才能长意气,绝对不是不能用力,是不能用蛮力,甚至是不管力气、不管威力效果,舍弃胜负之心,用研究的心来练习、探讨,记住

没有对错,只要你用心练,一段时间后,从没有用到有点用,多交流、多应用,慢慢修正,自我检验,自我调适,自我期许,慢慢会变有用。再练,再多用,会变成好用;再练,慢慢会变成实用;再练,再多交流,多体悟,慢慢会融入自然,随机而为;再练,再多交流,才能入巧妙之境。奥妙是练出来的,别人感受的,追求不得。但愿大家共同努力,一起研究,练出合理、实用、巧妙的太极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