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62讲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的本来面目

 陈之秀 2024-04-24 发布于北京

 

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但是据朱大可先生《中国神话密码》一书介绍,它们的本来面目与现在流行的版本却有着很大的差距。

先来说说“孟姜女哭长城”。据《说苑.善说》记载:“昔华周、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音陀)。“未言杞梁妻的姓名,也未言哭塌的是长城。而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左传》说的是齐国大夫杞梁和华周战死莒(音举)国,杞梁妻哭塌的是齐国都城的城墙。晋代崔豹《古今注》收录了一首《杞梁妻》的乐曲。到了唐代,《琱玉集.感应篇》引笔记小说《同贤记》,说的是“杞良,秦始皇时北筑长城,避苦逃走,因入孟超(“起”字之误)后园树上。起女仲姿浴于池中,仰见杞良而唤之……仲姿曰:'请为君妻。’良曰:'娘子生于长者,处在深宫,容貌艳丽,焉为役人之匹!’仲姿曰:'女人之体,不得再见丈夫,君勿辞也!’递以状陈父,而父许之。夫妇礼毕,良往作所。主典怒其逃走,乃打杀之,并筑城内……仲姿既知,悲哽而往,向城而号。其城当面一时崩倒。”杞梁(良)妻才有了姓名孟仲姿,哭塌的城墙变成了长城。后来,孟仲姿变成了孟姜女(可能是因为齐国为姜姓的缘故,而孟为姐妹排行中老大的意思),杞梁也变成了范喜良(“范”可能是“杞”字的误认,喜良为杞梁、杞良的谐音)。最为吊诡的是,孟姜女又变成了孟婆,以自己的眼泪作为“孟婆汤”的药引子,只要喝下去,亡灵就会忘记生前的一切。

再来说“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和织女本为天上的星名,牛郎星又叫牵牛星和“河鼓二”,本来两星并没有什么关联,如《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音换)彼牵牛,不成服箱。”说的是天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徒有虚名,没有实际用处。而到了汉魏时期的《古诗十九首》就变成了“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音先)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把牵牛星与织女星想象成了一对终日不能相见的情侣。到了南北朝时期,《月令广记》引梁代殷芸的《小说》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荆楚岁时记》等同时代古书中,也记录了相似的传说。而在《太平广记》所引《灵怪集》中,却把织女塑造成为一个背着牛郎与文人郭翰“红杏出墙”的轻薄女子,显然经过无聊文人的改造。直到明代,才形成了新的版本,说织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或孙女,故称“七仙女”。工作之余,下凡到人间的河里洗澡。一个叫董永的放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趁七仙女洗澡的时候偷走了她的天衣,使得七仙女无法返回天庭,含羞嫁给董永为妻,还为他生了一儿一女。玉帝发现后,十分生气,派天兵天将抓回七仙女。董永一路追赶,却被西王母用金簪划出了一条天河,挡住了去路。董永与儿女只能与织女隔河相望,以泪洗面。最后,玉帝被感动,做出让步,允许他们每年相会一次,这就是七月初七“七夕节”的来历。其实,七仙女与七夕的“七”字,都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七姐妹”星团,在中国叫昴星团,属于金牛座,其中七颗蓝色恒星组成一个长柄的勺子,在七夕时异常明亮,在台湾被定为“七星娘娘”的诞辰。在希腊神话中,七姐妹是擎天大力神阿特拉斯的七个女儿,六个姐姐都嫁给了天神,只有七妹墨罗佩嫁给了不停地推着石头上山的凡人西西弗斯,后来离异,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很相近,因此成为“七仙女”的原型。

接着说“白蛇传”。宋代李昉(音方)主编《太平广记》卷458《蛇三.李黄》说的是唐代官员李逊的儿子李璜在长安集市上遇到一位美女,两人一见钟情,李璜跟着美女去了她家,云雨三天三夜,才告辞回家,但到家之后便觉头晕目眩,不得不上床休息,可被子下面的身形却日渐塌陷,老婆揭开被子一看,里面只有一摊血水。全家人又惊又怕,连忙找到那个美女的家,看到的却是一座废弃的园子,里面有一棵皂荚树。邻居告诉他们,平时这棵树下盘绕着一条白蛇,现在已不知去向。明代陆楫(音集)《古今说海》卷75《白蛇传》也记载了这个故事。明代末年出版的《清平山堂话本》中,有一篇《西湖三塔记》,讲述了白蛇精、乌鸡精和水獭精合作,诱骗许多男子,在盗取了他们的精华后就把他们杀死,用他们的心肝下酒。一个叫奚宣赞的官家子弟,两次落入白娘娘的手里,每一次都是在半月后被耗尽精华,又差一点被杀了下酒,幸亏乌鸡精良心发现,出面阻止,才幸免于难。后来,一个来自龙虎山的道士用符咒招来天神,抓住了这三个妖精,用石塔压在西湖边上,从而解救了奚宣赞。很明显,这里的白娘娘就是白娘子、白蛇精,乌鸡精就是青蛇,奚宣赞就是许宣(许仙)、龙虎山道士就是法海和尚的原型。在明代大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卷28《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一短篇小说中,才去除了白蛇吸精的情节,改为白娘子与许宣的爱情故事,但对法海和许宣的形象塑造则与现在流行的版本不同。在他的小说中,法海是因为对白娘子一见钟情,但却不能如愿,因而将白娘子压在一座小塔下。而许宣不仅向官府出卖妻子的行踪,还用法海的饭碗暗算毫无防备的妻子,亲手将她捕获。白娘子被压在小塔下后,许宣还剃度出家,用化缘得来的钱财,在原先的小塔之上加造了一座七层宝塔,使白娘子永世不得翻身,暴露出许宣的卑劣本性。

最后来说“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清代瞿灏《通俗编.故事》引唐代《宣室志》说:“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音银)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音痛),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今本《宣室志》没有这段记载,有学者指出,《通俗编》可能误记了其文本来源,但这个传说应该早至东晋就形成了。据说,元代剧作家白朴曾以此为素材创作了一部杂剧,但没有流传下来。清人邵金彪在《祝英台小传》冢加入了“化蝶”的情节。但有人根据《祝英台小传》中的部分情节,把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解释为梁山伯有男同取向,因而造成了梁祝悲剧,则纯粹是异想天开的无稽之谈。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都是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滤除了其封建性的糟粕,鞭挞了压迫人民的封建统治者及其代理人,歌颂了男女间美好的爱情,并且融合了中外神话情节,因此方能代代相传直到永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