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怎么讲语文基础题的|以小升初第四张综合卷为例

 自陈怡派 2024-04-25 发布于浙江

2024-04-24

讲题绝对不是照着答案读一遍|小升初冲刺营试卷上的一道“图表题”

2024-04-21

一道阅读题背后的秘密:发现学习短板与进阶之道

2024-04-16

小升初刷题冲刺营|一周学习流程分享

2024-04-16

我的作文教学案例分享:以考试为导向的针对性训练

2024-04-13

【小升初冲刺】语文刷题伴学营报名开始啦!

2024-03-27

【小升初】刷题冲刺营已拉群,报名了还没进群的速联我!

2024-04-06



今天以小升初第四张综合卷为例,和大家说说我是怎么讲基础部分内容

一、选题原则。
我不会每道题目都详细讲解。一是时间有限,二是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知识点或解题技巧的题目进行讲解。
二、确定重点。
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课堂表现以及我的教学经验,我会确定哪些题目是学生的易错点和难点。这些题目往往涉及重要概念、关键步骤或常见陷阱,需要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讲解方法。
1.引入知识点。首先,我会带学生简要回顾相关知识点,确保学生具备解题所需的基础知识。
2.分析题目。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题目,识别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隐藏条件,明确答题方向和内容。
3.解题步骤。接下来,我会详细展示解题步骤,包括如何运用知识点、选择解题方法以及组织答案。
4.总结规律。在讲完一道题目后,我会引导学生总结这类题目的答题格式和解题规律。这样,学生在遇到类似题目时就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基础部分
第一题没有任何难度,但是有几个地方我想强调一下:
1.优雅 和 幽雅 区别
2.徘徊 读音。
我说过了,没准这次考了读音,下次也许考字形了,或者下下次考词义辨析了。所以同学们掌握,一定要百分百扎实。

在正式考试中,由于试卷要保持整洁以便阅卷,可能不允许学生在试卷上做标记。但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圈画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
我看到你的修改,才能知道你到底有没有掌握,还是说是凭运气选出的答案。这里三道选择题,考查了三个知识点:
1.字形和读音。
2.字义(成语和古文)
3.病句辨析
所以同学不能只看我错了哪一题,要看的是这一道题目是不是反映了我哪个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

1.A和D,我们都讲过了。四张试卷做下来,你自己应该也有感觉,虽然是不同地区的试卷,但是字词的读音、字形翻来覆去考的就是这些,这说明什么,说明是重点,常考点,易错点。
除此之外,这道题目中,有几个地方我还想再强调一下:
锲而不舍 提供 强劲

2.过犹不及,毫不犹豫
这道题目考查了一字多义,一个字在成语和古文中的不同用法。
“犹豫”的“犹”在这个词中主要表达了“迟疑不决”的意思。
“犹”字除了表示犹豫不决外,还有其他含义,如“相似、如同”(如“过犹不及”)、“仍然、还”(如“记忆犹新”)、“尚且”(如“犹且”)等。但这些含义与“犹豫”中的“犹”意义不同。

3.考查病句。
A.这次测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错误点:语序不当。
修改为:这次测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提高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同学如果这道题目做错,很不应该,因为这个知识点是我们上完病句专题训练后,每节新课都会强调的内容。而且连内容都差不多。

C.没问题。
D.前后矛盾。精心培育 和 无心插柳柳成荫 矛盾。

这道题目,虽然小朋友做对了,但是他并没有找出D选项真正错误的地方。所以我要求大家进行圈画,这样我就很明确地知道你到底是真理解了还是凭运气选的。
六上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 聊聊书法
王羲之《兰亭集序》
六下第五单元 书写提示
赵孟頫 元代 楷书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断。
同学选了A。没选B,说明了——
拟人、比喻这两个修辞手法没有掌握。
A.这是一个拟人句。没问题。那我们怎么看出它是拟人句呢?
回想拟人的作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拟人化,赋予了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因此,我们要判断它是不是拟人句,可以找找句子中有没有将非人事物赋予了人的属,如思想、情感、行为等。
这句话中,“家鹅”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越来越动心”和“跃跃欲试”。这些描述都是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通过将这些用于描述家鹅,使得家鹅的形象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B.不少同学看到这个“好像”,马上就判断出这是一个比喻句,这说明学生陷入了固定思维。
“好像”这个词语的确经常用于比喻,但是它还用于想象或者推测。

那我们如何辨别呢?
1.比喻。比喻是通过相似性来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好像"在这里用于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似性。通常,比喻中的“好像”后面会跟着一个与前面提到的主体在某种特性上相似的对象或情境。比喻的目的是为了使描述更生动、更形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所描述的事物。
例子:他的眼睛好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2.想象。想象通常涉及虚构或构造出来的场景、情节或事物。当“好像”用于引导一个虚构的、不在现实中的情境时,它往往是在表达一种想象。想象的内容可能并不基于现实中的直接相似性,而是创造出一个新的、可能不存在的场景或形象。
例子:我好像飞在云端,与小鸟一同翱翔。
3.推测。推测是基于现有信息对未来或未知推测往往基于一定的逻辑或证据,尽管这种证据可能不是决定性的。情况的一种理性猜测。当“好像”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的可能性或概率时,它通常是在进行推测。
例子:看天上的乌云,今晚好像要下雨。
我们精神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过节似的。这句话不是一个典型的比喻句。虽然句中出现了“好像”,但这里的“好像”是用来表达一种相似的感觉或氛围,而不是用来建立一个明确的比喻关系。

在比喻句中,“好像”通常用于明确地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其中一个事物(喻体)具有与另一个事物(本体)相似的特征或属性。
然而,在这个句子中,“好像过节似的”并没有明确地将找野菜、拾干草的活动与某个具体的节日活动进行类比,而是用来形容人们在做这些事情时的愉快和期待的心情,就像过节一样充满期待和欢乐。
那我们能不能把它修改成比喻句?
我们可以明确地将“找野菜,拾干草”的活动比喻为某种具体的活动或场景。比如,“我们精神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就像孩子们在游乐园里寻找隐藏的宝藏一样兴奋。”
那这里,我们将“找野菜,拾干草”的活动比喻为“孩子们在游乐园里寻找隐藏的宝藏”,明确地建立了两个活动之间的类比关系。这样的表达使得原句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感,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并感受到句子所传达的兴奋和期待之情。

这道题目对应的考点是转述句。
大部分同学都会改,但是在转述别人的话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这’和'那’的使用。
通常,'这’指的是离我们较近的事物,而'那’则是指离我们较远的事物。
但在转述句中,我们需要根据说话人或叙述者的视角来决定使用'这’还是'那’。
叔叔在信中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在这里,“那儿”指的是叔叔要去的地方,也就是“我”的所在地。对于叔叔来说,这是一个相对远离他的地方,所以使用了“那儿”。
但是,当我们转述这句话时,我们需要考虑转述者的视角。如果从“我”的视角来转述,这句话就变成了:“叔叔在信里告诉我,他有时间一定会到我这儿来玩。” 在这个转述句中,“这儿”指的是转述者“我”的所在地,对于“我”来说,这是叔叔将要来的地方,也就是“这儿”。
因此,在转述句中,“这”和“那”的使用需要根据转述者的视角来调整,以确保清晰准确地传达原始说话人的意图。

转述句没想到还有不少同学错。
我们正好借这道题目进行分析,帮助大家巩固这个知识点。
1,识别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是叔叔原话的直接引用,即“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间接引语(转述句)将通过转述者的角度来传达叔叔的话。
2,人称和时态的变化:
在直接引语中,叔叔使用了第一人称“我”来指代自己,第二人称“你”来指代听话人(侄子或侄女)。
在改为转述句时,第一人称“我”通常会转变为第三人称“他”,而第二人称“你”会转变为与转述者相关的名词或代词,比如“我”或“我的住处”。
时态上,如果叔叔的话是对未来时间的描述,转述时通常不需要改变时态,依然是将来时。
3,构建转述句:
将叔叔的直接引语转变为转述者视角的陈述。
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我给大家找了一些例句,理论听起来会晕头转向,通过例句来学习和理解语法会更直观、更易于理解。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 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 如:
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她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小红说:“你做的很好。” 改:小红说,我做的很好。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第三人称中的“ 他 ” 或 “ 她 ”应换为“ 我 ”或人名,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三人称。
如: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4.在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时,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小李对小何说:“我今天要批改这些文件。”
改:小李对小何说,他今天要批改那些文件。
如:他说:“我没做什么,我不能凭着爸爸的名义享受这些照顾。”
改:他说,他没做什么,他不能凭着他爸爸的名义享受那些照顾。
5.如果引述内容中出现让某人做某事,并在结尾出现“吧”和“!”(祈使句),应加上“让”,把“吧”去掉,“!”改成“。”。
如:妈妈说:“我今天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吧。”
改:妈妈说,她今天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让我先睡觉。
如:母亲对客人说:“你们快尝尝荔枝吧!”
改:母亲对客人说,让客人们快尝尝荔枝
6.当引述句内有对其他人说话并出现那人名字时,应提前到提示语中。如果提示语中已经出现过那人的名字,应把引述内容中出现的名字改成“他”或“她”。
如: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改:他轻轻地对先生说,他买不起,他的钱不够。
如:王老师对小伟说:“小伟,你放学后和李华留下来。”
改:王老师对小伟说,让他放学后和李华留下来。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一诗中,用“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两句诗来表达他对于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这首诗创作于1935年10月,当时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毛泽东通过这首诗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艰难历程后的愉悦和满足之情。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是一首咏梅词,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整首词中借用了梅花的形象,以此寓言共产党人自己的坚贞不屈与奉献精神。
题干信息中强调了是“盛赞长征胜利的喜悦情”。


小升初刷题冲刺营!
批改已满,直播还可以报!
前面上过的内容提供回放~

讲题绝对不是照着答案读一遍|小升初冲刺营试卷上的一道“图表题”

2024-04-21

一道阅读题背后的秘密:发现学习短板与进阶之道

2024-04-16

我的作文教学案例分享:以考试为导向的针对性训练

2024-04-13

小升初刷题冲刺营|一周学习流程分享

2024-04-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