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最适合看日落的地方

 东行游子 2024-04-25 发布于浙江

香港是什么样的?

是高耸入云的大楼间穿梭着步履匆匆的行人,是维港碧海蓝天相映下来来往往的船只,还是《重庆森林》《无间道》等经典影片在记忆中留下的瞬时光影。

西九龙车站每日吞吐着巨量的人潮,这里是许多游客探索香港的起点。从广州出发乘坐最快一班高铁,到西九龙的时间不足一小时,而从深圳福田到此地仅需14分钟。抵港的游客在此集散,迫不及待跨海拥抱对岸的繁华。

△从香港维多利亚港远望坐落于西九文化区的M+大楼。图/M+博物馆

△从香港维多利亚港远望坐落于西九文化区的M+大楼。图/M+博物馆

和大部分步履匆匆的游客一样,我们总是在把西九龙仅仅看作交通枢纽的惯性下,不经意间忽略了西九文化区丰富的文化、艺术展览,和怡人的海滨风光。

风景宜人的滨海地带,坐落着亚洲首座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博物馆。在文化艺术领域,它是全球最大的现当代视觉艺术博物馆之一;而对于游客们来说,M+博物馆还有更多值得细细探索的打开方式。

维港最美的博物馆,非它莫属

华灯初上时,无论是从中环、上环还是太平山顶向远处眺望,都能被高楼林立间的一抹亮色吸引,看似巨型“LED”屏的建筑,其实是一座屹立于九龙半岛南端的视觉文化博物馆。

从西九龙车站步行出发,约半刻钟即可到达这座建筑脚下。M+博物馆由赫尔佐格与德梅隆联同TFP Farrells、奥雅纳设计,横向的基座平台和外形修长的纵向大楼组成的倒T形建筑,同时满足了下层展览、上层办公的空间需求。

△M+大楼外观 图/M+博物馆

△M+大楼外观 图/M+博物馆

“建筑的设计不仅能回应四周的环境,更要与之相辅相成……”设计师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就此达成一致。建筑整体工业风的外观和临海幕墙无不昭示着博物馆视觉、先锋的一面,与对岸的现代化城市风景遥相呼应。

而当游览者走进这幢建筑,又能看到许多传统且具有人情味儿的细节设计。在博物馆门口,一丛整齐排列的半透明吊灯率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M+博物馆门口的巨型吊灯。这里也是许多年轻人来此博物馆打卡拍照的第一站。图/小红书@黄三十

△M+博物馆门口的巨型吊灯。这里也是许多年轻人来此博物馆打卡拍照的第一站。图/小红书@黄三十

乍一看如传统斗笠般的大吊灯,实则参考了自上个世纪末延续下来的灯具设计,是对香港各个街市标配的红色塑料灯的更现代化的设计改造。极具香港特色的灯具无声地致敬着本土文化,也与流逝的岁月遥相呼应。

如果说,灯具代表着香港市井烟熏火燎的热闹,那么如墨竹般的陶瓦材质墙饰则代表着传统中华文化中幽邃、深厚的一面。

△M+博物馆的外墙。它们既是小鸟的栖所,也是古今交融的体现。图/小红书@kk photograph

△M+博物馆的外墙。它们既是小鸟的栖所,也是古今交融的体现。图/小红书@kk photograph

M+大楼借鉴了中国传统屋顶使用的釉面瓷砖,平台上,柱形管状的陶瓦保护层覆盖了地下大堂部分的墙壁、立柱,以及大楼幕墙的窗户等,在柔化了工业风建筑的同时,完美呈现出中西文化珠联璧合的一面。

△M+博物馆内镂空设计,晴天会有阳光照进来,充满建筑线条感。图/小红书@黄三十

△M+博物馆内镂空设计,晴天会有阳光照进来,充满建筑线条感。图/小红书@黄三十

进入馆内,冷硬的工业风摇身一变,呈现了另一种更闲适、温暖的形态。采光极佳的建筑内部,阳光透过玻璃随意泼洒出不规则的光影色块。衔接空间的旋转楼梯沐浴着柔和的日光,即使空间纵深,参观者也不会产生压抑感。

△阳光是最天然的滤镜,许多年轻人在馆内迎着阳光打卡拍照。图/志武

△阳光是最天然的滤镜,许多年轻人在馆内迎着阳光打卡拍照。图/志武

竹木材料在空间里的应用随处可见。竹木制成的长凳、立柱隔栏、储物柜以及竹皮装饰的地面、墙面,木质的地板、旋转楼梯踏板等,结合隔栏外的碧海蓝天,令人仿佛进入了一艘即将驶入艺术瀚海的航船。

M+博物馆内17,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被分割成了33个展厅、3个戏院、多媒体中心、学舍以及可以饱览维多利亚港景色的天台花园。

△可供人休憩的天台花园,是饱览维多利亚港日落的绝佳地点。图/M+博物馆

△可供人休憩的天台花园,是饱览维多利亚港日落的绝佳地点。图/M+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不仅是现代视觉艺术文化的殿堂,也是湾区潮流青年的打卡地。一日的逛展结束后,正好能登上天台花园,饱览维多利亚港的落日余晖。

高大的太平山和远处的岛屿构成海天一色的幕布,船只的点缀下,海港城和对岸的香港摩天轮、文华东方酒店等地标性建筑在泼洒着金光的画幅中渐次呈现,共同勾勒出维港最美的风景。

在博物馆里,迎接艺术的暴击

对于所有想要沉浸式欣赏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的朋友来说,M+博物馆绝对不容错过。如果想仔细了解不同的展览,最好专门为它准备一整天的游览时间,原因无它,实在是内容过于丰富。

在文化生活异彩纷呈的国际大都市,一座博物馆应当具有什么特质?当公众拥有一座公共展览空间的同时,能够以它为介质,拥抱更多吗?

△M+博物馆里带着相机、笔记本来观展的游览者。图/志武

△M+博物馆里带着相机、笔记本来观展的游览者。图/志武

M+博物馆设计及建筑主策展人横山育子(Ikko Yokoyama),在驻足香港前,曾辗转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文化交融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曾表示:“人类的创造与思想是互相联结的,因此其重点不在于颂扬个体的独一性,而是普世的知识与文化共享。”

因此我们能在博物馆内看到许多横贯大洲大洋,跨越百年历史对话的展览和作品。作为一座视觉系博物馆,展厅里不仅有传统美术分类下的画作、雕塑,还有许多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调动五感的装置艺术。

△正在展出的“物件·空间·互动”展览,展示了过去70年来在亚洲制造或受其影响的500多件家具、建筑、平面艺术和其他设计作品。图/M+博物馆

△正在展出的“物件·空间·互动”展览,展示了过去70年来在亚洲制造或受其影响的500多件家具、建筑、平面艺术和其他设计作品。图/M+博物馆

目前正在一层展厅展出的,是由M+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合办的“香港赛马会呈现系列:黑白──摄影叙事”展览。这不仅是M+博物馆首个以摄影为主题的特别展览,也是2024年法国五月艺术节的开幕节目。

香港街头身着旗袍的佳丽、午夜寂寥的巴黎街头、波光粼粼的山水风景、零散几枝的枯塘残荷……1950至1960年间,虽然彩色印相技术大行其道,但是坚持黑白摄影的人为后人留下了时代的光影。

△“黑白──摄影叙事”展览(向右滑动查看)图/小红书@橙小雨

△“黑白──摄影叙事”展览(向右滑动查看)图/小红书@橙小雨

这个大型专题展览展出了超过170位国际知名摄影师的作品,其中不 乏首次大规模在亚洲公开展出的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摄影藏品。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黑白影像所散发的历史,不仅唤起了我们的怀旧之情,还有对现实的感知。

从黑白光影跨越到明媚的彩色世界,只需要拾阶而上。二楼展厅正在展览的“叆呕:虹 虹 虹”主题展览,聚焦于日本“彩虹艺术家”叆呕1950年代初至2000年代的创作。

这是一间被彩虹包围的展厅,房间中央倾泻而下的垂虹画布极其明丽,仅仅是步入其中,就让人不由得心生愉悦。

△“叆呕:虹 虹 虹”展览(向右滑动查看) 图/M+博物馆

△“叆呕:虹 虹 虹”展览(向右滑动查看) 图/M+博物馆

能创作出给所有人带来快乐的作品,源于叆呕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抱持着普世心理,他坚信艺术应尽可能普及大众。如此反精英主义的思想让叆呕创作出招牌彩虹图案,并于过去六十年呈现在无数画布、雕塑和环境创作之中。(另:展期截至5月5日,抓紧五一假期的末班车!)

同在二层的“M+希克藏品:别传”展览首先呈现的就是动态的作品《老人院》,十三位仿真老人坐在缓慢行驶的轮椅上,时不时如坐碰碰车般相撞。这种荒诞怪异的场景反映出艺术家对世界秩序的思考。

△在参观者的环绕和注视下,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缓慢碰撞后又分开。图/阿祯

△在参观者的环绕和注视下,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缓慢碰撞后又分开。图/阿祯

在展览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千禧年前后的影像记录乃至日常用品,而社会的巨大转变则在生活的蛛丝马迹中拼凑而出。

“M+希克藏品:别传”以视觉方式探讨1990年代至今中国当代艺术的风格和实践,关注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急速转型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艺术家对文化身份的思考及对新时代的困惑。

如果说希克藏品展用不同的艺术呈现形式,解构了社会发展;那么“山鸣水应”展览除了抚慰我们浮躁的心灵,还带来了更多关于人与自然的思索。在后工业时代愈发走向虚拟的世界中,山水与人类的联系也愈加复杂。

△“山鸣水应”展览 图/M+博物馆

△“山鸣水应”展览 图/M+博物馆

当我们穿梭于不同展厅,最大的感受就是丰富。这种丰富不仅源于展览的数量,还在于游览者一刻不停地观赏、思索和感悟。

“白夜”的主理人谈竞曾将空间比作盒子,它可以容纳万物,也可以极其空洞。在世界的变化、时间的流逝的过程中,人们的新知不断诞生。而一座公共空间能做的,不仅仅是填满盒子这么简单。

全港最chill的博物馆,我提名它

进入一座“丛林式”博物馆,是种什么体验?

游览途中,一位同事忽然发出了“这里很适合约会”的感叹。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博物馆里看看展览、拍拍照,悠然度过一天,不失为洗去一身班味的绝佳方式。

而M+博物馆恰恰就有这样神奇的魔力。落地玻璃让馆内采光通透,被分割的展馆又能恰到好处地激发游览者的探索欲。

△M+博物馆内景。透过木质隔栏可以看到维港的海景。图/桑榆

△M+博物馆内景。透过木质隔栏可以看到维港的海景。图/桑榆

和所有“脆皮青年”一样,在兴致勃勃地游览过两三个展厅后,我们已体力不支。想要遨游在艺术的海洋中,恰到好处的休息十分必要。

对于想要不疾不徐在馆内度过一整天的游览者来说,公共休息设施宛如续命神器。在馆内,随处可见的座椅、互动区域让我们在日行数万步中获得喘息。

展厅中被分割的小空间和可以坐下欣赏作品的区域既开放又私密,“丛林感”也让人从驱动向前的观展路线中获得难得的松弛。

△M+博物馆内的大台阶是开放式的休息空间,同时可以欣赏每日播放的短片。图/M+博物馆

△M+博物馆内的大台阶是开放式的休息空间,同时可以欣赏每日播放的短片。图/M+博物馆

馆内的多媒体中心大台阶,既是休息空间,也让游览者以另一种方式拥抱艺术:身处多媒体中心你可以免费随意点播艺术作品,选择大台阶则能让你和朋友坐在一起观看、讨论公共播放的艺术短片。

像这样可以容纳多人休息的大台阶,不仅存在于馆内,馆外正对维港的台阶更让人流连。当我们在游览过程中,想要短暂地从艺术作品中抽离,坐在台阶上,吹着海风,听着不远处驶离的船只汽笛轰鸣,大脑也随之放空。

△M+博物馆外的台阶上,坐着休息的游览者。图/桑榆

△M+博物馆外的台阶上,坐着休息的游览者。图/桑榆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拥抱艺术,也可以单纯想要在人潮汹涌的城市中,找到一座“精神避难所”虚度一天的光阴,这既是人性化的自由选择,也是城市公共客厅存在的意义。所幸的是,M+恰恰能够满足以上两种需求。

甚至丰富的文创还能够精准击中年轻人的心。事实证明,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已经逐渐抛弃旅游景点千篇一律的纪念品,博物馆、艺术馆等场所独特的文创周边,成为大家准备伴手礼的心头好。

△M+商店中不乏展览限定的周边和文创商品,这里也是许多年轻人离开博物馆前的最后一站。图/小红书@AmandaHK

△M+商店中不乏展览限定的周边和文创商品,这里也是许多年轻人离开博物馆前的最后一站。图/小红书@AmandaHK

譬如M+商店与Zaha Hadid Design全新的合作项目,以餐具、珐琅胸针、T恤、背包等日常用品为载体,将传奇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人造地质学”的概念带入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1983年, 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凭借该 方案在国际上大受瞩目。建筑方案复杂破碎的形态,呈现出哈迪德形容的“人造地质学”——这个未有现世的建筑地标设计看似在香港的拥堵和紧张 之上翱翔和漂浮,挑战重力。图/M+博物馆

△1983年, 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凭借该 方案在国际上大受瞩目。建筑方案复杂破碎的形态,呈现出哈迪德形容的“人造地质学”——这个未有现世的建筑地标设计看似在香港的拥堵和紧张 之上翱翔和漂浮,挑战重力。图/M+博物馆

一日游览结束,夕阳斜照,博物馆外的大草地上不知不觉间“长”满了休憩、拍照的游客,和遛狗、办公的本地人,面向维港的大台阶上也三五成群坐着聊天的人。和印象中香港忙碌的生活不同,这里的自由和惬意感仿佛吹向维港的海风。

△夕阳下的M+博物馆。闭馆后馆内空空荡荡,馆外的空地才开始热闹起来。图/桑榆

△夕阳下的M+博物馆。闭馆后馆内空空荡荡,馆外的空地才开始热闹起来。图/桑榆

此时你会感觉这座建筑不只是一座博物馆,而是一座会呼吸的、能让人彻底放松的城市公共空间。旅行的意义,大概是在生活的缝隙中找到可支配的自由,并尽可能地在最适合的时间、地点享受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