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个心中皆仲尼

 格武致知 2024-04-25 发布于重庆

东坡先生曾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这便是真正地平等心,无分别心。或也是佛家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能够无相,进而再不著于相,便是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啦。
《传习录》中记载“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对曰:“见满街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
大意是说,既然满大街你所看到的都是圣人,那么,满大街的人看到你时, 同样也会把你当做圣人来看待。
其实,阳明线上师徒二人对答中的“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其至理同样也来自佛学,释迦牟尼成佛后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意思是一切众生心量及智慧与佛并无差别。
类似的话,阳明先生在《咏良知》也说过“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他的意思是每个人其实都有孔子的圣人之心、从善之心,只是后天被外界的见闻习俗的潮流所干扰蒙蔽,一旦自己的真心被指明认知,便不会怀疑自己的良知。圣人其实与常人没有本质区别,同心同性,所以王阳明认为“满街都是圣人”是个肉眼可见的真实不虚的场景。

常言道”你敬我一尺,我便敬你一丈”,同样的道理,你将他人如圣人一般尊敬,他人也会如圣人般回敬于你,这也便是“礼尚往来”以及“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底层逻辑。
当下有句流行语说“此生,你所遇见的任何人,本质上都是在遇见自己”。我们不过是通过照见他人来真正地照见出了自己,反之亦然,我们真正照见了自己,也就照见了一切的众生。众生与我无异,我与众生也并不存在本质差别。
当你以高高在上,傲慢的姿态去看待他人时,你的眼睛里便早已有了轻慢的滤镜。有了滤镜,也便有了偏见,有了固执己见。
能够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是一种能力,能够将别人身上的优点,充分地放大,这是待人接物中最大的优点。当你拥有了放大他人优点的能力,你也便有了异于常人,乃至超凡至圣的本领。
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便不容易苛责于人,更容易理解他人,包容他人,欣赏他人。更容易求同存异,达成有效共识,进而成就彼此。
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有价值的资源”。以此类推,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任何优点且一无是处的人。即便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的人,也有无人企及的优点。譬如,在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时,或许,也能展现出人性最温柔与最善良的那一面来。
“个个心中皆仲尼”,而那个仲尼便是一个人内心良知的化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