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凯养生说:为什么称膻中穴为“养生大穴”

 andrew1798 2024-04-25 发布于辽宁
本文摘自:


图片

《程凯养生说·从头到脚说养生》书籍。

出版发行: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图片

养生大穴膻中穴,“膻”这个字在穴位名称当中读[dàn],本意在《说文解字》里面为“袒”,也就是展开衣服露出平坦的胸膛,因为古代穿的衣服是对襟的,没有扣子、腰部系一个束带,当面见皇帝的时候要先进行安检,双手是空的、腰间也没有挂腰刀,但是腋窝之下有可能藏匿武器,于是把衣服展开、露出平坦的胸膛,而这个部位离心脏很近,把身体最重要的器官展示出来,以说明自己没有二心、没有藏匿武器,所以通过这个字背后的意思以及相关的动作,有两个要点:

图片

第一膻中穴所在的位置是在前胸胸膛的地方。 

第二膻中穴离心脏很近,取穴时两乳头连线在正中间胸骨的上方就是膻中的位置,其实古代膻中不仅仅是一个穴位的名称还特指是一个部位,叫做'胸之内、肺之间、胃之上、心之外',通过这样一个相对位置的描述,就是心口窝正中间这样一个区域称为叫膻中,古人为了强调膻中这个穴位养生保健的重要作用,还给了它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中丹田

身体当中有上、中、下三个丹田,是人体养内丹、养生保健的重要部位,其中中丹田就特指膻中这个部位,它正好位于上焦心肺和中焦脾胃相互交界的特殊位置,上焦心肺,呼吸天之氢气并且向外布散,中焦脾胃是化生水谷精微之气也向外输布,人体呼吸的功能、人体营养摄入的功能,通过心脏的搏动把它输送到全身各部,除了离心脏比较近之外,它还离身体两个重要的器官或重要的结构非常相近,第一个是胸骨柄后方叫做胸腺的结构,这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所以对膻中穴施以适当的刺激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调动人体的免疫能力,对很多疾病的防治都有很好的作用和意义。

再有在上焦与中焦相互交界的位置上恰恰是人体重要的植物神经丛,心丛和胃丛非常接近的地方,也就是说植物神经丛是调节人体脏器搏动的节律、腺体分泌的功能以及血管收缩的情况,植物神经系统又叫自主神经系统,是人体面对于外部不良的刺激以及精神情志等一系列的异常变化情况下,进行自我调节、自我保护,保证脏腑功能能够正常发挥的调节机制,当这个机制出现混乱的时候,人体的脏腑功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临床当中很多疾病都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影子,而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当中心丛和胃丛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比如出现了心慌、气短、胸闷、消化不良、胃胀满不适、睡眠多梦、烦躁易怒等等一系列症状的时候,都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心丛胃丛密切相关,甚至很多朋友会在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描述在心口窝这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像有一个气堵在这忽聚忽散的情况,以至于古人就留下来这样一个独特的病名叫做'心下痞满',就指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造成的类似气结的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