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瘀血下之以及伏饮和伏热

 医道寻常百姓家 2024-04-25 发布于北京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病家看起来好像有发热,有烦躁的现象 ,有嘴巴燥渴的现象,但不是真有热。因为一摸脉,发现病人的脉没有跳的很快。

这种情况就是瘀血嘛,遇见瘀血,一般来说采用下法,让瘀血从大小便走。(膀胱里面的瘀血从小便走,身体其他部位的的瘀血从大便走)

仲景说这个瘀血是阴伏,这个伏用的很好,找不到比伏更贴切的形容了。中医里面说伏有三个嘛,阴伏,伏饮和伏热。

咱们再来解释解释什么叫做伏饮和伏热。一般人感冒的时候,使用经方辩证准确,是一剂知二剂已的。但是有伏饮的人不一样,经方一用会牵动出一堆的症状,什么咳嗽、胸肋胀满,等等现象全部出现了。这种感冒就是非常麻烦,需要吃很多副清水饮的药才能彻底好。

其实这样也好,把伏饮都引发出来,免得以后在身体里面又发生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因为饮就是冷掉的水嘛,这个冷水是细菌病毒最好的培养皿,指不定哪天细菌病毒发现这块“良田”了,炎症就会爆发。

当然饮的位置不一样,所谓的病名也不一样,比如说在肺底下的伏饮会引发肺炎,肠子里面的叫肠炎。对于中医来说,诸位不用管病名叫什么,只需清楚这些细菌病毒能够在体内生存,一定是体内有适应它们生存的环境——冷水(饮)。

我们要做的,就是清楚冷水所在的位置,然后想尽办法清掉这里的冷水,然后换上新鲜热乎的津液(气态的水)。什么抗病毒杀菌消炎,没必要掺和。只需做好新陈代谢这一件事,所有问题一定是迎刃而解。

伏饮咋产生的呢?对于现代人来说,大多数是因为曾经很多次感冒,没有采用发汗的方法,而是采用输液或者服用寒凉药的方式。一次次把症状压下去,以为不痛不痒就是感冒好了,殊不知有水饮潜藏在身体最深处。有一天,病人感冒用上了且用对了经方,饮一下子就爆发了。 

有伏饮就有伏热,什么叫伏热?比如说消化道里面有宿食堵到导致肠道的津液散布出问题,或者肺底部有饮导致肺津液散布出问题,如此时间久了就会产生饮和热。

为啥伏饮和伏热同时产生?比如说肺家,底部产生饮之后,导致肺不能把足够的津液气化到肺的上部,导致肺上部非常地燥热。肺上燥热就是想喝凉的,但这个清凉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水饮依旧在,热依旧会产生。如此反复热反复用冷饮压,这个热就比较深了,也就是伏热。

一个冷一个热,正好是两个极端,可能一个月两个月不会作怪,几年后几十年后,量变引起质变,长时间的脏腑功能出问题,什么癌什么瘤什么结节,都慢慢长出来了。

要是腑里面的还好清,毕竟消化道是个通透腔子,如果是内脏里面的,非常棘手的。所以我们平常就要把身体调理好,一旦发现有饮有瘀血,就赶紧调理,如此可以避免将来产生很重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