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助力高龄丧偶独居老人改善居家环境个案服务 | 社工案例计划

 社工客 2024-04-25 发布于广东


个案背景


兰爷爷(化名),男,91岁,丧偶,独自居住在一间旧瓦房里,基本生活能够自理,是R村的一位低保残疾独居高龄老人。

兰爷爷性格孤僻内向,很少与人沟通,喜欢一个人坐在厨房门口,闭目养神,生活简单,内心孤独。

需求分析


1.照顾需求


服务对象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均已成家,大儿子也近古稀。

但是其子女与老人存在赡养问题,老人的生活一直三儿子提供基本生活物资,老人自己自理。

但如遇突发或意外事件,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2.精神需求


生活单一枯燥,常常一个人披着又旧又破的外套,坐在厨房门口发呆,与子女沟通少之又少,生活得过且过。

3.居家安全需求

服务对象现居的房屋年数久矣,窗户破旧,电线老化杂乱,电闸短路,只有一个插座上面插着手电筒用来照明,存在严重的居家安全隐患。

服务目标


1.入户陪伴及关心,排解服务对象孤独、消极的情绪,增强服务对象的生活信心,提升其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

2.建立及强化服务对象的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网络,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更好地保障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质量。

3.对服务对象的住所进行居家用电安全改造,链接志愿者对服务对象的居住环境进行改善,消除安全隐患,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保障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服务过程


(一)走进服务对象内心,建立专业关系

兰爷爷作为村里的一名在册低保、残疾、独居、高龄老人,为保障兰爷爷的基本生活,为其提供必要的兜底民生服务,J乡社工站比邻社工自驻站以来,在当地政府和村两委的带领指导下,坚持以民政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坚持定期入户探访,给老人送去精神慰藉和日常陪伴,缓解老人孤独落寞的心情。

比邻社工每次去兰爷爷家,他总是披着他那又脏又破的老式军棉服倚坐在厨房的屋檐下,双方抱在怀里,双眼微闭,亦或是在回忆往昔岁月,亦或是在闭目养神,整个画面非常的孤独、凄凉。

起初社工以为是兰爷爷对“社工”这个职业比较陌生,彼此不熟悉,所以才沉默寡言。

但经过多次接触后,社工观察到是老人的子女对老人关心甚少,老人也不愿意麻烦别人,他们都觉得老人的年纪大了,能活一天是一天,对未来没有期盼。

为帮助服务对象改善子女关系、改善居住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升老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让他感受到社会的温情和关爱,社工会提前关注天气变化,在雨雪天气,协助村部工作人员将老人转移到其儿子家居住,在暴雨过后去老人的家里查看他的住房是否安全。

社工运用接纳、同理等技巧倾听兰爷爷和其子女的心声,全面了解服务对象的过往经历、老人的赡养问题及现在的情绪感受,准确定位服务对象的需求,并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

(二)整合资源,构建支持网络

兰爷爷丧偶后一直独居,因为赡养问题,三个儿子相互推卸责任,只有外嫁他村的女儿偶尔来看望服务对象,老人再无其他可以依靠的亲人,家庭支持系统比较薄弱。

在与老人的聊天过程中,老爷爷多次提到家中的蔬菜和鸡蛋是女儿送来的,逢年过节的时候,老人的孙子外出务工回来了给其添置的新衣服和新鞋子,孙媳妇做一些食物,打包好送给自己吃。

老人诉说着这些美好的时候,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我知道这是家和亲情给他带来的温暖,也是老人一直需要的温暖。

社工到临村找到其女儿,先向老人的女儿了解了一些关于服务对象赡养问题。

从其女儿的讲述中,社工知道了其家庭亲子关系和家庭支持系统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社工向服务对象的女儿说明了老人目前的状况及需求,希望她可以多回娘家多陪陪老人,保持一到两周的频率,带上老人爱吃的食物回家看看。

其女儿表示会尽自己的孝心,做到多回家看望,之前一直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的事情,小姑子少掺和”的思想而忽略了做为儿女的义务,也忽略了对其父亲的精神陪伴。

兰爷爷作为村里的在册低保户,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对他也比较关心关注,老人的低保、残疾补贴、高龄补贴等都有。

社工介入以后,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提供更加细致化、人性化的服务。

社工定期探访发现问题和需求及时反馈给比邻机构,并与当地政府共同协商、协同跟进处理。

在雷雨季节,社工立即与村两委取得联系,协助服务对象进行转移,并与多部门沟通,为兰爷爷链接社会资源和爱心人士对老人的家庭进行用电改造换新,消除老人的居家用电安全隐患。

此外,社工组织志愿者电工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免费检修的服务。兰爷爷居住房子年代已久,屋内采光不足,较为昏暗且堆满了杂物和柴枝树叶。

社工联动村委、孝心护理员一起为老人上门“唠家常、做清洁、除隐患”。

大家分工合作,有的为老人理发、有的打扫卫生、有的清理杂物、有的劈柴并堆放整齐、有的烧水泡洗衣物、有的在厨房清洗锅碗瓢勺......

兰爷爷脸上露出了笑容,以往冷清的小院顿时有了烟火气,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三)用电改造,消除隐患

兰爷爷的居家安全问题至始至终都是比邻社工最担忧的:屋内没有开关,没有像样的照明工具,一个极小的灯泡,上面布满了灰尘。

社工好不容易在墙壁处发现了一根拉绳,轻轻一拉,灯泡没有亮起来,上方的电闸倒是先冒起了火星。

唯一能照明的就是破桌子上面的一个多功能插座,上面插着手电筒。

社工及时将情况反映给了比邻机构及村两委,并链接到了物资进行居家用电改造换新。

老人的居家用电改造换新工程量较小,但前期联系不到免费的电工,于是社工向村两委发出了求助,在驻村第一书记刘涛的帮助下,顺利链接到了一位爱心电工。

经过多方协调努力,兰爷爷家的电线、电闸、电灯、开关、插座全部焕然一新。

当社工再次入户探访兰爷爷改造完成后的家时,当兰爷爷听到社工打招呼的声音时,第一时间客气的起身,招呼社工进屋里坐,并把房间里最好的一把椅子让给社工坐。

在与老人的聊天中,他字里行间句句透着对当地政府、孝心护理员、志愿者电工、比邻社工的感谢,也经常向其邻居和女儿讲述社工入户的故事。

社工经常入户关爱老人的故事在村里传开了,周围的邻居看到社工来了,也赶紧来老人家串门,聊聊过往、聊聊儿女、聊聊家常。

社工了解到服务对象所在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较为薄弱,人际交往互动不足。

为协助服务对象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缓解服务对象困境,积极发掘服务对象的非正式网络资源,拜托这些热心的好邻居在平日里多多与老人聊天,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其家人,做到邻里守望相助,搭建邻里互助网络,扩大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后续服务中比邻社工将持续关注服务对象的动态需求,保持恒常探访,持续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

专业反思


1.开展独居老年人个案工作,所需要的更多的是耐心,更深入的关心和足够的爱心。

这“三心”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其实不然,就像案例中的服务对象,他是独居长者,膝下三子一女,但是很多事情还需要社工的协助,由于上了年纪,服务对象听力、视力有障碍,总是听不清社工讲话而需要社工不厌其烦的再三重复,这是对独居长者的耐心。

2.独居长者大多数都是敏感的,期初都是不愿意接受社工的帮助的,也不愿意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这就需要社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所面临的问题,这是对独居长者的关心。

3.“爱心”是社工开展工作的源动力,社工用自己的一颗爱心与独居长者进行互动,以聆听的方式精准识别个案服务对象的需求,针对服务需求,提供专业服务。

4.社工和服务对象的相遇,本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服务对象信任社工,不质疑,服务才有力量。服务对象支持社工,服务才有未来。为了社会工作的全面发展,我们一起努力!

它关注如何解决问题
而不是发现问题的原因
强调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基本理论
应用方法与技巧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巧与运用》
扫码拿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