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新产业考核注意,“三多”模型助发展

 混改风云 2024-04-26 发布于北京
混改风云公众号第1765篇原创文章
知风云:发展战新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国有企业在战新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则是推动国企战新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作者|知本咨询国企改革数据中心 朱腾
责编|亿亿 编辑|阿苓
对于战新产业的考核,首先是国资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考核。中央层面,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月29日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上表示: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考核。
地方层面,浙江省国资委对获取原创技术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设定培育期,经批准给予阶段性经营亏损考核豁免。
河南省国资委实施新业倍增行动,支持省管企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申报为培育业务并视为主业管理。
在实践中,国有企业要有效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实行分类差异化精准考核。对战新产业投资项目和企业进行多层分类、多维指标、多个周期的考核。
注重考核企业的创新成果、行业带动作用和市场竞争力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对此笔者提出战新产业考核“三多”模型,供各位参考。

图 战新产业考核“三多”模型

01
多层次分类考核
多层分类。根据战新产业项目的不同类型、规模、所在区域等因素,进行分类考核。
例如,可以将战新产业项目分为核心层、辅助层、边缘层项目等,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和标准。
以此实现对不同战新项目的精准评估和差异化管理,根据考核结果,优化资源配置,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向最具发展潜力的项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导不同类型项目之间的协同发展,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
核心层项目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技术水平高、单位产值高、市场前景广阔,能够充分带动所在的产业链,例如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等。核心层项目应重点关注技术突破、产业带动、市场占有率增速。
辅助层项目为战新产业核心环节提供关键零部件、配套设备或服务,对产业链的完善和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关键零部件制造、工业软件开发、工业设计等。辅助层项目应重点关注成本控制、产业链协同等指标。
边缘层项目处于新兴技术或商业模式的探索阶段,市场前景尚不明确,但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药研发等。边缘层项目应重点关注市场潜力、技术储备等指标。

02
多维度指标考核
多维指标。不仅要考核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成长性,还要考核项目的产业带动作用和创新驱动水平。这样可以做到全面评价战新产业项目的综合效益,确保考核结果更加科学。
产业带动作用指标,主要考察项目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拉动效应,如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增长、促进供应链本地化程度等。
此外,通过评估项目对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税收贡献等方面的贡献,衡量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创新驱动指标,关注项目的研发投入强度、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新产品或服务推出速度等,以反映其创新活力。
同时,考察其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合作深度,以及在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的成效,全方位评估其创新驱动能力。
成长性指标,包括项目投资回报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总额、资产周转率等传统财务指标,以量化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态势。同时,结合行业平均值与标杆企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准确判断其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03
多周期阶段考核
多个周期。不应只考核项目的短期效益,还要考核项目的中长期效益。例如,可以将绩效考核周期分为短期(1-3年)、中期(3-5年)、长期(5年以上)等。
形成覆盖战新产业全生命周期的长效考核机制,引导战新产业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短期考核针对项目初创期,侧重于项目启动初期的执行效率、资金使用、团队建设情况,为项目初期运营提供及时反馈和纠偏指导,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实施。
中期考核针对项目运营期,关注商业模式成熟度、市场拓展、技术研发等指标,评估项目能否按照预期路径在成长中走向成熟,以及面对市场变化的适应和调整能力。
长期考核针对项目成熟期,重点考察项目的产业化应用水平、市场领导地位、对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等,评估项目的长期价值和社会效益,旨在验证战新项目是否真正实现了战略目标。
建立科学、公正、有效的战新项目考核机制对于确保其发展质量的重要性。
这样的考核机制不仅是对国有企业战新工作成果的精准“体检”,更是对其发展方向、战略选择、创新能力、资源配置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审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