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将军之二十四:明朝淮西二十四将简介

 启我东疆 2024-04-26 发布于黑龙江

者zjw按: 转:明朝淮西二十四将一是 与本文不同有二:

             一是10号耿君用代其儿耿炳文;       二是郑遇春兄郑禺霖代替23号周铨。

       淮西二十四将,又称明初淮西二十四将,是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初一时,

       朱元璋离开濠州奔赴定远时。新兵中挑选了二十四位精壮离开濠州,南略定远,

      这二十四人,基本就是未来的淮西二十四将。随后招兵买马,很快扩充起了一支数

     千人的队伍,在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后,又募兵两万多,随后南下滁州,

     正式成为了红巾军中,割据一方的势力。而最初的淮西二十四将,也成为了朱元璋

     军中各营领袖,成为了朱元璋军队中真正的灵魂。这些人都是明朝的开国功臣,

     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坐胡惟庸案死5人、坐蓝玉案死2人。

排名  姓名        生死年        出生地                        战績  武功   结局

明朝淮西二十四将简介 

 1   徐达 (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

   (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二十七年

   (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

     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

      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

      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洪武十八年(1385年)卒,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

      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2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汉族,明朝开国功臣,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

      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封信国公。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

      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农历八月因病去世,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

       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3   吴良(1323-1381年),字国兴,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此处错误】,明初名将。

      早年随朱元璋起兵,为帐前先锋,累迁指挥使,镇守江阴十年,抵御张士诚的 进攻,成为朱元璋政权的东南屏障,使其无东顾之忧。

      洪武三年(1370年),担任都督同知,封江阴侯。洪武五年(1372年),辅佐征南将军邓愈征讨广西蛮族,平定粤西地区。

      洪武十二年(1379年),为女婿齐王朱榑修建王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病逝于青州,追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中军都督、江国公,赐谥襄烈。

     【六家畈吴氏堂号,取名“敦伦堂”。元、明期间,六家畈吴氏子弟最有影响的当属

      四世祖吴良、吴祯和五世祖吴镒。吴良(1323-1381年),初名国兴,后赐名良,吴七三

      长孙吴兴三的长子,明初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在朱元璋钦定的开国功臣中位列第十九。

      六家畈《吴氏族谱》记载,“从明太祖定天下,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

      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封江阴侯,予世券,卒赠江国公,谥襄烈,肖像功臣庙。

      子:高,配朱夫人,世袭江阴侯”,朱元璋评价他为“今之吴起”,在《祭江阴侯吴良》

      文中写道,“吴良从朕于扰攘之间,年驰月驱,栉风沐雨,野宿风餐,披坚执锐,

      十有四载方封侯爵,今又十四年矣,正欲安享福贵,何期以营造而出婴微疾而长往,

       讣音至京,朕何言哉!”  

4  吴祯(1328年-1379年),初名国宝,字干臣,吴七三长孙吴兴三的次子,是明初淮西

       二十四将之一,在朱元璋钦定的开国功臣中位列第二十,参与平定张士诚、方国珍、

      陈友定的战争,因精通海战,曾督理海运,率军远赴琉球一带,剿灭倭寇。六家畈

    《吴氏族谱》记载,“明洪武时,功封靖海侯,予世券,卒追封海国公,谥襄毅,

      肖像功臣庙。子:忠,嗣靖海侯”。当时的吏部尚书、文学家刘崧评价他“以骁勇之

      才,际兴王之会,钟英淮甸,立勋辽海,致位公侯而不矜不伐,尽瘁所事,真古之名

      将哉!” 

5  花云(1321~1360),字时泽,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人,明初功臣之一,也是淮西

      二十四将之一,状貌魁伟,面黝黑,骁勇绝伦。征战多年,功勋卓著。

       1353年,花云佩着剑,到临濠(今凤阳)投奔朱元璋,被授以兵马,从此为朱元璋

        作战。他所战皆克,攻破怀远时擒获敌将,又攻克全椒、缪家寨。六月,朱元璋取

        滁州,率领花云和数名骑兵先行。突然遇到数千敌军,花云拔剑跃马冲阵。敌军

        大惊道:“这个黑将军非常勇猛,不可当其锋。”

         1355年正月,花云随朱元璋取和州,擒获敌兵三百。六月,朱元璋率军取金陵,

         花云担任先锋先行渡过长江。攻克太平城后,他因忠勇任宿卫,又随军攻集庆,

         擒获敌兵三千,被升为总管,在攻取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等地的战斗中都立

         下战功。花云率军过马驮沙,有数百名盗贼拦路挑战。他且战且走三昼夜,将盗

         贼尽数擒杀。

        随后随军攻下常州、常熟,擒获敌兵万余。花云受命进趋宁国,途中被困在山中八天,

        大批盗贼集结阻拦。花云挺矛突击,斩首数以千百计,身上不中一箭,还驻太平。

       1360年闰五月,贼军陈友谅率领舟师来犯,花云与朱文逊等结阵迎战,文逊战死。

        陈军猛攻三日都不能下,后来趁涨潮乘大船攻城,城陷,花云被擒。将他乱箭射死,

       他至死骂声方绝,终年39岁。朱元璋称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祭祀。 

6   陈德(?-1378年),字至善,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

      陈德出身于农耕世家。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至正

      二十一年( 1361年),率军支援长兴,随常遇春大败李伯升。至正二十三年

      (1363年)七月,参加鄱阳湖之战。此后,随徐达北伐。洪武三年(1370年),

       封临江侯。洪武四年(1371年),随傅友德南征明夏。洪武五年(1372年),随

       冯胜北伐。洪武十一年(1378年),在凤阳去世,追封杞国公,谥号定襄。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追坐胡惟庸党,爵除。 

7  顾时(1334-1379),字时举,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滕国公。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顾时投靠明太祖,成为起义军的一员,累积战功升

       任元帅。其后参与了平定张士诚的战争。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随徐达北

       伐元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济宁侯。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随傅友

       德征伐明夏。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随李文忠征伐北元,以疲惫之军战胜北元军队,

       大振军威。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镇守北平。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去世,追封滕国公,谥襄靖。 

8  费聚(?-1390年),字子英,五河(今安徽五河)人,明朝开国将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费聚早年便跟随朱元璋,历任承信校尉、永兴翼副元帅、永兴卫指挥使、西安卫指挥使、

       都督府佥事等职,先后随明军平定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割据势力,于

        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平凉侯。后又随军平定云南,讨平蛮族叛乱,镇守贵州、

       云南等地。#p#分页标题#e#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费聚因胡惟庸案被杀,爵位废除。 

9  耿再成(?—1362年),字德甫,泗州五河县(今安徽五河县)人,元末明初将领,泗国公。

     至正十二年(1352年),耿再成投奔朱元璋。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大败元军。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一月,攻克处州后留守处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

     处州苗族降将叛乱,为叛军所杀,朱元璋听闻后,十分惋惜,为其立庙祭祀,将其衣冠

     改葬于金陵聚宝山,追封为高阳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进太庙。洪武十年(1377年),加赠泗国公,谥武庄。 

10  耿炳文(1334年-1403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管军总管耿君用之子,明朝开国功臣。

     耿炳文早年承袭父职,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

     后随常遇春、徐达攻打大同、陕西等地,屡立战功。之后以军功封长兴侯。朱元璋去世

     之后,燕王朱棣起兵叛乱,建文帝朱允炆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讨伐朱棣。不久却兵败

     真定。建文帝遂以曹国公李景隆代耿炳文为主帅,结果连战连败。

     燕王朱棣即位后的第二年,耿炳文遭到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的弹劾,从而畏罪

     自杀(有说法称耿炳文已在真定之战中阵亡),其三子前军都督佥事耿璇、后军都督

     佥事耿瓛、尚宝司卿耿瑄,皆受牵连被杀。 

11  唐胜宗(1335—1390),濠州人,元末明初著名大将、明朝开国军事将领,被封延安候。

     唐胜宗早期就归附朱元璋打天下,屡立战功。洪武三年(1370)冬,封为延安侯,食禄

     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但是后期因擅驰驿骑,被削去爵位,降职为指挥。洪武二十三年,因是胡惟庸同党而

     被杀,削去了爵位。 

12  陆仲亨(1336年—1390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吉安侯。

     至正十三年(1353年),为朱元璋所招揽,加入起义军。至正十五年(1355年),

     随朱元璋渡江,此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的战斗。洪武元年(1368年),率军同廖永忠

     平定广东。洪武三年(1370年)十月,封为吉安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坐胡惟庸案死。 

13  华云龙(1332年-1374年),定远(今安徽滁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将领,淮安侯。

     元末时聚众起兵,后率众归附朱元璋,此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至正

     二十七年(1367年),随徐达北伐北元,次年因功升任大都督府佥事,总管六卫兵

     留守兼任北平行省参知政事。洪武三年(1370年)冬,被封为淮安侯。洪武四年

     (1371年),于云州边境大破元军。洪武七年(1374年),被召南还,死于途中。 

14  郑遇春(1333-1390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唐朝宰相郑畋之后,

     先锋郑遇霖之弟。

     至正十三年(1353年),随朱元璋攻取了铁佛冈、三汊河、大柳等寨,因功升任总管。

     至正十五年(1355年),随朱元璋渡江作战,后参与平定陈友谅。洪武三年(1370年)

     三月,朔州卫指挥副使,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

     封荥阳侯,食禄九百石。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同傅友德平定云南,封荥阳侯。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坐胡惟庸案死,爵位削除。 

15  郭兴(1330-1384年),濠人,明初淮西二十四将,其弟为武定侯郭英,妹为郭宁妃。

     元末投郭子兴义军,后归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鄱阳湖水战时,郭兴建议朱元璋

     使用火攻,大破陈友谅。获封巩昌侯,死后获赠“陕国公”,谥“宣武”。 

16  郭英(1335-1403年),明初将领。濠州人。祖籍山东巨野,后迁到濠州(今安徽

     凤阳东北)。他与兄长郭兴从朱元璋起兵,负责宿卫。朱元璋称郭英为“郭四”。

     先后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身经百战。

     1384年(洪武17年)封武定侯。身历大小百余战,伤痕遍体,未尝以疾辞。又因宁妃

     是他的同胞姐妹,因而备受朱元璋恩宠,死于永乐元年(1403年)卒,追赠营国公,

     谥威襄。

    《三世家典》载郭英一生大小五百余战,总计擒斩获俘人马一十七万余,身被七十余伤。 

17  胡海洋(1329年-1391年),字海洋,安徽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

     其最初为土豪赤塘王担任总管,后归顺朱元璋。之后击败贾鲁兵,攻克泗州、滁州,

     后渡江攻陷海牙水寨,破陈野先军队,跟大军攻破集庆、镇江,击败元将谢国玺,

     后进攻湖州、宜兴、婺州、龙江、安庆、江州。跟随徐达攻下庐州。

     胡海骁勇,屡战屡伤,手足胸腹之间都是伤口,但斗志却越勇,跟从他的士兵无不受

     激励并效法。朱元璋为了激励他,授花枪上千户。后跟从大军攻克荆州等地,并胜任

     宝庆卫指挥佥事,守卫益阳。后跟从杨璟攻占湖南广西,从祁阳进攻永州,首先破城。

     后攻破四川,平定叛乱。洪武十四年,征战云南,与沐英攻破大理。十七年论功封

     东川侯。后出征北伐、平定澧州叛乱。洪武二十四年得病身亡。 

18  张龙(?-1397年),江浙行省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军事人物。

     其早年跟从朱元璋攻占常州、宁国、婺州、江州、武昌,授花枪所千户。后攻下淮东,

     守卫海安。后与张士诚在海口交战,活捉彭元帅。此后进攻通州、升任威武卫指挥佥事。

     之后进兵山东、河南。洪武三年调守凤翔,改凤翔卫指挥。贺宗哲围城而无法攻下凤翔。

     此后进攻凤州,跟随徐达攻入沔州、兴元,招降守将刘思忠、并击退吴友仁攻击。

     此后跟随李文忠进攻洮州。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凤翔侯,赐铁券。之后跟随傅友德

     征战云南,并攻破大理、鹤庆。此后跟随冯胜出金山,招降纳哈出,后与唐胜宗在平越、

     镇远、贵州屯田。此后都匀动乱,其辅佐蓝玉平定。后以老疾请告,洪武三十年去世。

     其子张麟尚  朱元璋第八女福清公主,为驸马都尉。 

19  陈桓(?—1393年),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普定侯。

     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此后随军平定张士诚、陈友谅,

     北伐元朝。洪武四年(1371年),随傅友德南征明夏。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傅

     友德南征云南。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坐蓝玉案死。 

20  谢成(1339年—1394年),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永平侯。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加入朱元璋起义军,随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战争。

     洪武十二年(1379年),被封为永平侯。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因牵涉蓝玉案坐死。

21  李新材,明初将领,航海侯(追封恩国公),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27岁的

     朱元璋,率徐达、汤和、华云龙等淮西二十四将离开濠州,在城外,于胡大海夫妇汇合,

     智取张家堡驴牌寨护寨武装三千人,打下定远,收编缪大亨私家武装两万人。

     洪武朝时期,李新材历任千户、万户、常春翼元帅、福州卫都指挥副使、本卫同知、

     署都指挥使司事、掌都指挥印、大都督府佥事。 

22    张赫(公元1324年-公元1390年),临淮(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前期军事将领。

     明太祖起兵时,率兵前往归附。而后屡立战功,晋升为福州卫都指挥副使。期间致力

     于剿杀倭寇,皇帝嘉奖张赫的战功,命他掌管都指挥印。又开辟海运航道,督促海上

     运输事务。病逝后,追封为恩国公,谥号庄简。

23、周铨    相关资料缺少 !! 

24  周德兴(?—1392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同乡。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从朱元璋起兵,此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

     战斗。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和杨璟、张彬一起征讨广西。洪武三年(1370年),

     被封为江夏侯。洪武五年(1372年)元月,率领赵庸、左君弼出师南宁,讨伐湖南、

     广西少数民族。洪武二十年(1387年),经略福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

     十日,因子作乱宫廷坐死。 

补充:

10、耿君用

    耿君用本人不显眼,但是有一个很出名的儿子耿炳文。耿君用和朱元璋是同乡,

   很早就追随朱元璋征战,在攻取集庆之后,转战镇江和宜兴,与张士诚大军拉锯,

   最终战死宜兴。

15、郑遇霖

    郑遇春之兄,相比郑遇春,其更为勇武,是先锋的不二人选,随朱元璋渡江之后,

    在攻取芜湖时战死。

附转:明朝淮西二十四将是指哪二十四个人? 

1、徐达:徐达除了是朱元璋的部下,还是朱元璋的发小,两个人从小玩到大,农民出身,但徐达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农民,朱元璋参加起义后把徐达拉进了自己的队伍,从此徐达就像开了挂一般,他先是帮朱元璋扫平了陈友谅,之后又击败了张士诚,最后又北上灭掉了蒙元,元朝瓦解后徐达继续北进痛击王保保,可以说明朝的大半个江山都是徐达给打下来的,如果说朱元璋是个伟大的战略家,那徐达绝对是个出色的执行者。

2、汤和:汤和也是朱元璋的发小,两个人从小关系就很铁,和朱元璋一样也是个有抱负的农民,汤和参加起义的时候朱元璋还在寺院里当和尚,后来汤和邀请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义军,朱元璋单干后汤和是朱元璋麾下的主力,他屡次打败张士诚,在福建擒获陈友谅,最后于西北沉重打击了元军,朱元璋建国后大肆残害开国功臣,谨慎低调的汤和成为了这场浩劫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3、吴良:吴良是朱元璋前期崛起之时的得力干将,这个人有胆识有谋略,善于打防御战,朱元璋攻占南京时吴良屡立战功,朱元璋与张士诚僵持不下时吴良配合朱元璋大败张士诚,洪武四年吴良挂帅剿灭了南方地区的蛮族。

4、吴桢:吴桢是吴良的弟弟,兄弟俩一起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军功无数,他是朱元璋麾下的众多将领中最善水战的,曾在琉球一带大破倭寇。

5、花云:花云身材魁梧,骁勇善战,他是朱元璋手下最具进攻性的将领之一,他曾数次击退了来犯的陈友谅军,三十九岁时被陈友谅擒杀。

6、陈德:农民出身,加入朱元璋的队伍后陆续干掉了张士诚和陈友谅,后来又跟随徐达北伐元朝,剿灭明夏,军功累累。

7、顾时:顾时凭借军功一直从百夫长做到元帅,他是徐达后期最得力的助手,在他的协助下,徐达相继平定了吴地、扫荡了北元,对明朝的建立居功至伟。

8、费聚:费聚不仅人长的帅,武艺也十分了得,朱元璋单干之初费聚攻坚拔寨,为朱元璋拿下了很多地盘,他曾数次挫败张士诚,后来又痛击陈友谅,明朝建国后费聚率军剿灭了东南地区的流寇。

9、耿再成:耿再成是朱元璋平定安徽时投奔过来的,朱元璋从北往南打的时候耿再成充当的是一种防御角色,朱元璋每占一地,多半都是耿再成在把守。

10、耿君用:耿君用是朱元璋的老乡,在与张士诚的交战中力战而死,名将耿炳文是他的儿子。

11、唐胜宗:唐胜宗十八岁的时候就加入了朱元璋的义军,他谋略过人,带兵打仗很有一套,此人最擅长的就是打攻坚战,朱元璋平定南方、入主中原、北击蒙元的一系列重大战事唐胜宗皆有参与,功劳赫赫。

12、陆仲亨:陆仲亨的境遇和朱元璋有点像,出身穷苦,从小就父母双亡,家里的兄弟都死于战乱,后来被朱元璋收留,从军后跟随朱元璋平定了陈友谅,一直从士卒做到将军。

13、华云龙:华云龙原来是一位占山为王的匪首,朱元璋举兵后华云龙率众投靠了朱元璋,此战作战勇猛,曾多次大败元军,并抓回了很多俘虏,而后又和常遇春力挫陈友谅,凭战功一直做到了淮安侯。

14、郑遇霖:郑遇霖以勇武、凶猛而出名,而且此人天生神力,投军后一直都是那种打头阵的狠角色,但是冲的猛死的也快,郑遇霖在朱元璋的将营中属于早亡类型的。

15、郑遇春:郑遇春是郑遇霖的弟弟,郑遇霖战死后郑遇春接替了哥哥的职务,此人统领的部队作战十分骁勇,除了勇猛和哥哥郑遇霖神似之外,郑遇春这个人还十分沉稳,他相继随朱元璋平定东南,击败了陈友谅,而后又挺进中原、出征西南,戎马一生,功绩昭彰。

16、郭兴:郭兴原来和朱元璋一样都是郭子兴的部将,朱元璋自立门派后郭兴投靠了朱元璋,他和朱元璋一起开拓了最初的根据地,而后转战于全国各地,此人英勇善战,谋略过人,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

17、郭英:郭英是郭兴的弟弟,兄弟俩一起投奔的朱元璋,参加过鄱阳湖大战,曾打败过陈友谅,而后北击蒙元、平定云南,一生身经百战,战功卓著。

18、胡海:胡海是一名猛将,他先是在北部挫败了元朝的军队,而后又南下痛击陈友谅、攻取了湖广等地,镇压了苗蛮的叛乱,征战一生,负伤累累。

19、张龙:随朱元璋平定了江苏、安徽等地,大败张士诚,北上攻取了湖北、陕西,后期又平定了云南的叛乱。

20、陈桓:陈桓随朱元璋平定了张士诚和陈友谅等割据势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而后又南伐明夏、剿灭了云南地区的反叛势力。

21、谢成:随朱元璋平定了张士诚和陈友谅等割据势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平定云南叛乱。

22、张赫:元末大乱之时张赫成立了一支保卫家乡的自卫队,朱元璋起兵后张赫率领这支队伍归顺了朱元璋,他曾多次击溃了来犯的陈友谅军,剿灭了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

23、周德兴:周德兴是朱元璋的同乡,也是朱元璋的发小,朱元璋回到老家招兵买马时周德兴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从此南征北战、东剿西讨,身经百战,建功无数。

24、李新材:早期加入了朱元璋的义军,从小队长一直做到了统军大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