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离原上草”中离离二字,到底啥意思?被孩子问到可别不知道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4-26 发布于河南

温柔的春风,吹绿了广袤原野上的小草。走进醉人的芳草地,常常会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么漂亮的句子啊!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千百年来传唱不衰,并入选小学课本成为孩童的启蒙诗。

这首诗虽然通俗易懂,但还是有些小问题要解释一下,比如,“离离原上草”中的“离离”是什么意思呢?

Image

今天在解读这首诗之前,先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白居易十六岁的时候,独自来到了京城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唐代的考试除了笔试,还实行一种特殊的程序,叫作“行卷”。

这种“行卷”类似今天的“专家推荐”,就是考生把自己的诗文写成卷轴,呈给有名望的前辈面试和审阅。

这样的的“面试”方式,使一些优秀人才可以提前展露自己的才华,不至于被一次笔试就决定前途。

白居易为了“行卷”,带着自己的诗去拜访当时非常有名的老诗人顾况,恭敬地请老诗人指点一下自己。

当时,白居易把名字写在名帖上(也就是现在的名片),双手递给顾况。

顾况是个很幽默的老人,当他看到“白居易”这三个字的时候,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意思是说,现在京城长安的米价正贵着呢,想在这里白白地“居”住,可不容“易”呵!

Image

白居易自然明白老诗人是在开玩笑,同时也知道暗含的劝诫深意:

如果没有才华,想要在长安生存下来,怕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呢!

白居易惴惴不安地看着老诗人,不知他对自己的诗歌怎样评价。

只见顾况一边说着玩笑话,一边漫不经心地随手翻看白居易的诗稿。

突然,顾大人眼前一亮,说:“哎呀,小小年纪就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白白居住,也很容易啊!”

这首让顾大人刮目相看的作品,正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Image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大意是说,古原上春草茂盛,一年一度枯萎后又返青,连绵不绝。野草生命力极其顽强,野火燃烧不尽,春风一吹又吐绿生长。

伸向远方的芳草蔓延在古道上,阳光照耀下草色青翠。又要送别友人了,别情犹如春草蔓生,无边无际。

这是一首咏物送别诗。

草与离别之情,自“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后,便结了缘,以春草之景写行人之怀思,而白居易从其托化而来又不着痕迹。

作者抓住草的顽强生命力,以“野火烧不尽”,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烈火再猛,也无奈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便会复苏并且长势讯猛。

诗人语三分而含义十分的写景,不难使人体悟,离别之情也势如这有旺盛生命力的春草,稍有触发便会倾泻而出。

Image

颈联“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再一次突出了生存竞争的强者(野草)的形象。

诗人表现的正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更增的送别愁情,在作者眼里似乎每一片草叶都包含着别情。

真可谓“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在诗中虽至尾联才点出“离别”,但其情又何尝不起于首句“离离”呢?

纵观全诗将“古原”、“草”之景,早“别”之情融为一体,景中见情,情中见景。二者有机交融,意境浑成,堪称送别诗的绝唱。

Image

这首诗既然是咏草的名篇,那么首句中“离离原上草”中的“离离”二字就很关键了,它是什么意思呢?

“离离”,在古意中是高大茂盛的样子,在古诗中我们经常能看到:

比如,元代赵孟頫在《岳鄂王墓》中写道:“鄂王墓上草离离, 秋日荒凉石兽危。”

唐代储光羲在《蔷薇》中也有诗曰:“春日迟迟欲将半, 庭影离离正堪玩。”是说,蔷薇花叶茂盛,在庭院里留下花影。

又如,甄宓在《塘上行》中写道:“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蒲草长满了水塘,它们的叶子隐约可见。

以上的“离离”,全都是形容繁荣而茂盛的样子,不过,这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所以显得陌生。

“文盲皇帝”刘邦一生著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已成千古绝唱

历史上“最可敬”的太监,宣读圣旨故意读错一字,救下千人性命

“离离原上草”为何课本删了后四句?看完原诗,你觉得该删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