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柯云路:读懂这些,或许你再也不用生病了

 阳光贝贝海清清 2024-04-26 发布于青海

​柯云路:读懂这些,或许你再也不用生病了

来源:柯云路作品《破译疾病密码》

一位年轻女性其父亲患肺癌,但她本人从未介意,她生育后未能哺乳,过去也不曾介意。

后来有一位医学专家告诫她肺癌有很大遗传性,她又反复听闻不哺乳易得乳腺癌的说法,这样两件事合并在一起,使她忧心忡忡,精神压力日增。

结果没多久,她还真患了乳腺癌。

虽然她患癌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但这些“医学理论”的暗示,无疑也起了很大作用。

现代社会是各种医学、卫生学、康复学、养生学理论广泛覆盖的年代。

各种传播媒介,各种科学的或商业的宣传,将有关疾病发生、发展及死亡降临的公式无比大量地撒向人类的文化空气中。

人类在有关疾病与死亡的多得不可计数的理论公式中生活,到处都是暗示疾病的汪洋大海,在这方面,信息污染有时到了极为有害的程度。

特别是在医疗彻底商品化的现代,一切医药、医疗器械、保健产品的倾销,都在用疾病威慑民众。

有些医疗广告策划人的成功经验就是威慑二字,这一类医药卫生产品的商业化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是在消灭疾病,不如说是在制造疾病,因为它们需要制造疾病。

从一定意义上讲,医学需要凭借疾病的存在建立自己的权威,医疗产品的商业生产要依靠疾病的存在创造自己的利润,相关的一切传媒宣传,也依靠疾病的事实而获得自己的影响。

人类应该对疾病有所恐惧,这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又不该对疾病过分恐惧,那同样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现代医学理论及医学实践被商业化行为扩展以后,造成了广大的暗示疾病的信息污染。

在有些情况下,很难说现代医疗是治疗的疾病多,还是制造的疾病多。

人的潜意识在制造疾病时,确实在很多情况下运用了医学、卫生学、保健学、养生学等关于疾病的理论。

很多疾病确实是被这方面的文化暗示出来的,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譬如癌症,现代医学、卫生学、康复学、养生学等,不知指出了多少种致癌的食物、致癌的物质、致癌的生活方式、致癌的自然条件、致癌的各种因素和各种公式。

几乎到处都是致癌的危险,到处都是致癌因素。

然而,恰恰忘记了它们关于这一切的理论、公式、说教本身也可能成为致癌的因素。

譬如,还是讲乳腺癌,临床上确实发现其发生率独身妇女较已婚妇女高,婚后从未生育者较生育者高,生育后从未哺乳者比正常哺乳者高。

这些发现是事实。

我们如果正确地也有分寸地宣传它、使用它,对预防乳腺癌是有益的,然而,倘若超过限度,立刻变为有害。

因为相信一些女性会因各种原因独身,又有相当一些女性婚后不育以及生育后不能正常哺乳。

这时若用这样的说法去“威慑”她们,暗示她们,对其心理迫害是可想而知的,那就完全可能如同本章前面写到的案例,暗示出乳腺癌来。

因此,即使是正确的判断,如“生育后未哺乳者乳腺癌发生率高于哺乳者”,在实践中也可能有两种作用。

如果它使女性尽可能哺乳,减少了乳腺癌发生的可能性,那么,就起了好作用。

如果它因为暗示作用增加了某些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那么,就起了坏作用。

任何正确的理论,并且是注明了条件与限度的严谨的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也是两方面的。

一方面,它指引认识疾病发生的规律,以利于防病治病。

另一方面,它又给人类社会增加了一个暗示疾病的公式。

因此,任何医学、卫生、保健、康复工作者都应该学会如何全面地考察并运用一切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要谨防增加人类社会暗示造病的逻辑。

我们的“新疾病学”对此有何阐述呢?人接受外界信息,就心理系统而言,有两种方式。

一是接受“明示”,那是显意识的事情,理性思维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的理智对各种所谓理论、学说、公式、判断的直接记取,这都是“明”的事情,都是我们理智自觉的事情。

另一种方式是接受“暗示”,那是潜意识的事情,是我们的显意识、我们的理智不自觉的事情。

例如,宽阔的大海在我们面前,它什么话也没讲,却通过暗示使我们的心胸也变得开阔,又例如,人在催眠状态中,理智什么都不知道,但催眠师的语言以暗示的方式直接影响了人的潜意识。

人的潜意识是接受并储存外界所有暗示的沉积,任何暗示进入潜意识后,或许会立刻对人的生理、心理系统发生影响,或许会成为程序库存起来,到必要时发生影响。

所有接受“明示”而获得的信息,都可能在一定情况下转变为暗示,进入潜意识。

有关疾病的各种理论,最初都是接受“明示”而进入显意识的,然而,它通过许多机制会转为暗示进入潜意识,那样,它就可能成为潜意识制造疾病的逻辑程序了。

疾病在一定意义上是人想得而想出来的,当然这不是理智地想而想得出来的,而是潜意识(无意识)“想”出来的,任何逻辑只有进入潜意识之后,才能成为潜意识的“思想”逻辑。

明示转为暗示的机制之一:重复。

任何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观点,只要反复重复,那么,它就像催眠曲一样,把人催眠了,就成为进入潜意识的暗示语。

即使是毫无道理的理论,我们的理智并不接受它,然而,它若在我们耳边重复一万遍,就可能对我们产生影响,就可能进入潜意识,成为对身心有影响的暗示语。

我们知道,人在催眠状态中,催眠师的暗示语会对被催眠者起到很大的影响。

曾经有过这样的实验,催眠师把一块冰放在被催眠者的手臂上,暗示他是在用烙铁烫他,于是,被催眠者与冰接触处的皮肤出现明显烫伤。

催眠中的暗示效果,是我们揭示潜意识制造疾病的钥匙,人类相当一些疾病,是被反复宣传的一些疾病理论暗示出来的。

明示转为暗示的机制之二:人在催眠与类催眠状态中。

在催眠状态中,催眠师只要说一句话:喝生水会致癌,那么,这句话从此就会对被催眠者有暗示作用。

他只要喝生水,一定的心理、生理机制就可能使他产生癌症的联想。

人并不是经常在催眠状态中,催眠并不是通常运用的医疗手段,然而,人却经常处在类催眠状态中。

譬如,半醒半睡眠的迷糊状态,各种昏迷状态,因为受到身心打击而处于精神崩溃状态,醉酒状态,气功修炼的恍惚状态,各种各样的神志不清状态。

在一些类似催眠的状态中,任何关于疾病发生、发展的说法,都可能像催眠中的暗示语一样,立刻输入人的潜意识。

因此,对于神志不清的病人,对于类催眠状态中的人,我们的医学一定要用语慎重。

明示转为暗示的机制之三:易受暗示的素质。

有些关于疾病的说法,对于一般人来讲,听上一两遍,没有什么作用,然而,对于有些特别易于接受暗示的人,就可能立刻产生影响。

这些人往往敏感、压抑、内向、懦弱、艺术型、冥想型,有些人还有明显的癔病倾向和其他神经症倾向。

对于这样的人,有关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危险性,有关疾病发展的可能性、危险性,有关死亡的可能性、危险性都要慎而又慎地讲说。

然而,我们的医学界,我们的卫生、保健、康复界,特别是那些公众传播媒介,却可能自觉不自觉地用这些理论去暗示人。

明示转为暗示的机制之四:讲述者的权威性。

对于一个不易受暗示素质的人,如果讲话的人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例如某专科的医学专家,他的关于疾病的各种说法,同样能威慑对方的心理,成为对对方心理有巨大暗示作用的暗示语。

一般说来,医生对于病人总是权威的,医生的话,对于病人一般都是有暗示作用的,如果是权威的医生,那么,他的话对于病人就更加权威了,更容易具有暗示力量了。


上述的四个机制其实在原理上是相通的。

重复,可以增加任何一种说法的权威度,而权威的讲话,一句顶一万句,等于重复,一般人在催眠、类催眠状态中就变成了易受暗示的人。

而易受暗示素质的人,他的通常状态也多少有些接受一般人的类催眠状态。

总结起来,暗示由两个方面构成:暗示的发出和暗示的接受。

暗示的发出强度越大,暗示的作用越大,权威度、重复度都可能影响暗示发出的强度。

暗示接受的灵敏度越大,暗示的作用越大,在这里,接受者的状态、素质越是缺乏理智控制力,越具有灵敏度。

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理论,通常被人记忆下来,并不一定具有制造疾病的暗示力量,它只成为常识,而且理智对其有评判,有审查。

然而,当人处于以下两种情况时,“常识”立刻会转为暗示语。

第一,人因生理、心理受到打击而处于精神虚弱状态。

这时,他成为易受暗示的人,他的心理机制瞬间可以把记忆中的常识转化为自我暗示语而制造疾病。

第二,当人有了生病的需要时。

不仅有关疾病的医学理论、观念可以成为暗示,所有的医疗行为也可能成为暗示。

体检、诊断、治疗、住院、各种医疗实践都可能对病人形成疾病的暗示,都可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巩固疾病,巩固病人的病人角色。

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暗示作用的文化还不仅局限于医学、卫生学等,还包括社会的各种民俗、习俗、生活禁忌等等。

各种各样的“防病治病”民俗、习俗、禁忌文化,既有防病健身的作用,也有暗示疾病、制造疾病的作用。

例如中国传统的养生术极其强调“保精”,这里包括节制性生活的含义。这种文化使人极其爱惜自己的性能量,把射精当做极大的消耗。

这种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对于养生有作用,但同时,它又起了很不良的暗示。

在这种文化熏陶下的人,往往在正常的性生活之后,精神支出甚大,反而消耗了自己,结果有可能使人成为身心不健康的疾病患者。

总之,医学、卫生、健身、养生文化,一方面是人类防病、治病、健康的依靠,另一方面,它经常转为暗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潜意识制造疾病与不健康的逻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