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悬壶济世,却救不了自己

 m175 2024-04-26 发布于黑龙江

名震医界——华佗的传奇经历

据《三国志·魏书二十九·方技传》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沛国谯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市。不论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中关于华佗都有这样一个说法:“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因为华佗通晓养生之术,很多人认为华佗已经百岁了,但是依然是年壮男子的模样,很多人都觉得很神奇。由此可见华佗身上带有很多传奇色彩。

华佗看病十分准,药理的掌握也是炉火纯青。当时有人来华佗这里看病,华佗“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不用使用工具就可以准确地将药抓好,让当时的老百姓都感受到了神医的力量。

据史书记载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


▲安徽亳州华佗纪念雕像

有一天,华佗治病处来了军吏二人,都是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个用发汗药,一个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后来华佗就告诉他们,自己在诊视后,就已经诊断出两人的病症是不一样的,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

府吏兄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余屡又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虑。”其时,他的妻听闻丈夫病已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当夜,顿某由于自以为病愈,便不把华佗所说之话放在心上,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然病发身亡。


▲华佗五禽戏

而又有另一个患者徐某,因病卧床,华佗前往探视治病,徐说:“自昨天请医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烦而不得安卧。”华佗诊察后,说:“误矣,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已然不救,若日后饮食渐少,五日后恐不测。”后果然如华佗所言而亡。

华佗与曹操——到底谁对谁错?

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界两大霸主——扁鹊和华佗身上都多了很多传奇色彩,其中由于《三国演义》这本名著小说的影响,使得华佗的下场更是得到了很多人关注。按照《三国演义》中所写,华佗是因为三国枭雄曹操的多疑症而将其杀死。


▲华佗画像

当时曹操因为发了头痛,便请来了华佗医治自己。但由于华佗给他开的治疗方法让他产生了猜忌,怀疑华佗被人利用刺杀自己。所以将其斩杀。

小说毕竟是小说,作为世界上最早发明麻醉剂的华佗真的是被曹操因为多疑而诛杀的嘛?显然不是如此,那正史中有没有关于曹操为何诛杀华佗的记录嘛?从华佗身上我们又能看到中国古代所追崇的又是什么呢?

华佗史载其:“游学徐土,兼通数经。”可见其的医技是十分高超,按理说这么厉害的一个人曹操怎么可能会因为多疑而斩杀他呢?但是华佗虽然医技高超,但是志不在此。中国有句古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华佗也未能逃脱这种职业歧视,古代的医生地位远没有今天高,医生的专记在古代也被列入《方技传》,并没有单独列传。华佗非常想坐官从政,导致尽出乱招,这成为其丧命的原因。


▲影视剧中华佗给曹操看病

史书上记载其:“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意思就是说华佗本人深以自己的医生身份为耻。所以,华佗无时无刻都想当官从政,但是由于其性格的缺陷,也暴露出了其人道德的缺陷,导致最后丧命。

当时曹操患有头痛病,后来变得越来越严重。华佗医术高明,名声在外,曹操遂“使佗专视”,华佗便成为了曹操的“御医”。华佗看了曹操的病情后,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就是说这个病一时难以治好,需要很长的治疗周期。

其实,一开始救治曹操的时候,华佗的目的就已经不单纯了。本来头痛很容易医治,但是华佗却说要很久,其中的意图便是要挟曹操,谋取官职。而后在为曹操治疗的过程中,华佗更是故意拖延进程,并又借口“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乃归家”,而到家以后,又以妻子生病为由,数次逾期不归。


▲刮骨疗毒

曹操开始感觉不对劲,数次以书信告之。但是华佗都未能有所反应。史书中记载“(华)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曹操“大怒,使人往检”。但是曹操为了谨慎起见,不能随便诬赖名医,便先考察了一番,但是这一查就发现了华佗在欺骗自己。

华佗犯了欺君之罪,便由此下狱,曹操的谋臣荀彧为华佗求情:“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而曹操不答应:“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可见,曹操对华佗的鄙薄之意已然溢于言表。

可见作为医者的华佗,并没有想着用医术去拯救黎民百姓,而且以此要挟曹操,可见其人道德有问题。虽然曹操后期头痛频发,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斩杀华佗:“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唯一一次后悔还是因为小儿子曹冲,就是那个小学课本曹冲称象的小神童,病重的时候才后悔。

由来已久的职业歧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华佗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作为外科第一神医的华佗的技术失传,也使得中医史上外科有了空缺。其实,说到底还是几千年的“读书做官”思想害了他,如若不是这种文化氛围,可能华佗能在医学界继续大展身手。


而正恰恰是中国几千年的职业歧视所演化而来的社会风俗。与文人的情况相比,中国古代社会里几乎所有其他行业,如经商,行医,做工程技术,研究科学等等,无论你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帮助了多少人,推进了社会多大的进步,都得不到社会大众和历史的足够尊敬。

中国古代画家、书法家受人尊重,因为与字有关,属于文人之列。而祖冲之和宋应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远比一个碌碌无为的宰相士官大得多,可历朝历代正史,一个宰相不漏,个个记载。而这些丰功伟绩的科学工程人员如果没有朝廷一官半职,就得不到史家注一笔。而那些被记下来的,也因为是沾了这些所谓的官宦文人的光:比如扁鹊是因为给吴王看过病,华佗也因为给关云长刮过骨,所以才被记入正史,得以千古垂名。


▲《天工开物》

即使在中国古代官方的考试中也是充满着歧视,为了选拔官僚,考的是文史哲等人文理论学术,而物理、化学、医学甚至商学却从来没有被官方认可过。所以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只有懂得文学、历史等等的人才能被称为文人,而精通医学,工程,数理的则只能被称为“匠人”。将近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匠人都得不到文人的那种社会地位,使得中国人历来只学文史,摒弃科学,这也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的羸弱。

但是到了如今却截然不同,文史哲的社会地位却被数理化翻了个底朝天。甚至出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谬论。殊不知海内外华文网站上许多人,特别是那些会玩电脑的键盘侠们的文章,大多缺乏理性思维能力,毫无历史常识,甚至错字连篇语句不通,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藤树先生说:

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历史哲学修养,数理化学得再好,能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顶级工程师,我相信他的内心是会空虚寂寞的。当然如果一味只追求文史上的大成,反而忽略时代发展的潮流,不知数理化的基础,那他也必然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做不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人那么全方位的大家,我们多少也得做一个懂得其他门类、行业的“庸人”。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后汉书》

《华佗的传奇经历》

《中国古代的职业歧视》

《文人与匠人》

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