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培尖:文言文+诗歌+语用+名句默写

 一中大语文 2024-04-26 发布于福建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维①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②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③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邓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有删改)

材料二:

唐太宗曰: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今诸将中,但能言避实出虚,及其临敌,则鲜识虚实者,盖不能致人,而反为敌所致故也。如何?卿悉为诸将言其要。李靖曰:先教之以奇正④相变之术,然后语之以虚实之形可也。诸将多不知以奇为正、以正为奇,且安识虚是实、实是虚哉!

唐太宗曰: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此则奇正在我,虚实在敌欤?李靖曰: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为奇。苟将不知奇正,则虽知敌虚实,安能致之哉?臣奉诏,但教诸将以奇正,然后虚实自知焉。

(选自《李卫公问对》,有删改)

【注】①维:指姜维。②艾:指邓艾。③方轨:大路。④“奇正”是中国古代兵法里的术语。“奇”,指打破常规,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正”,指依规依矩,循序渐进,正面临敌。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斩瞻及尚书张遵A等B首C进军D到雒E刘禅遣使F奉皇帝玺绶G为笺H诣艾请降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趣,通“趋”,奔赴,与“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中的“趣”用法和词义相同。

B.“去成都三百余里”与“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中的“去”词义不同。

C.“又粮运将匮”的“匮”意为“缺乏”,与成语“民穷财匮”中的“匮”词义相同。

D.“而反为敌所致故也”和“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两句中的“故”词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元四年,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西蜀,钟会进攻剑阁,但姜维把守着此地,钟会始终没有攻下来,在此情况下,邓艾献上奇计。

B.邓艾在涪地遇到了诸葛瞻狙击,派邓忠和司马师纂左右包抄,但邓忠和司马师纂首战失利,遭到邓艾痛骂。

C.唐太宗认为《孙子兵法》的计谋都在虚实之内,弄清了虚实,作战才能够得胜,因此让李靖为自己讲解一下认识虚实的要领。

D.李靖认为,与对奇正相互变化的认知相比,对虚实情形的认知更重要,学会了奇正的用法,自然就知道敌人的虚实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2)苟将不知奇正,则虽知敌虚实,安能致之哉?


5.请概括说明邓艾进军西蜀涪地的理由。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桃李吟

邵雍

桃李因风花满枝,因风桃李却离披。惨舒相继不离手,忧喜两般都在眉。

泰到盛时须入盅,否当极处却成随[注]。今人休爱古人好,只为今人生较迟。

[注]“泰、否、蛊、随”均为《易经》扑象,“泰、随”为吉,“否、蛊”为凶。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写了桃李因风盛开又因风而落的自然现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伤感。

B.诗人从不同的境遇和心情出发,在对立中发现了关联性,指出“惨、舒”“忧”“喜”都是人生要经历的,应坦然面对。

C.颈联“须”“却”二字,体现了人生的吉凶祸福会相互转化的必然性,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同理。

D.诗人采用比兴的手法,由物及人,层层深入,阐明主张,使深刻的哲理便于理解,易于接受。

7.诗的尾联中,作者表明了对古人与今人的态度。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三月,有机会随同文化部的几位领导同志以及茅以升先生重访阔别三十年的赵州桥,还到同样阔别三十年的正定去转了一圈。地方,是旧地重游;两地的文物建筑,却真有点像旧雨重逢了。对这些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年仅似 ① ;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却是变化多么大—— ② 的三十年呀!这些文物建筑在这三十年的前半遭受到令人痛心的摧残、破坏。但在这三十年的后半——更准确地说,在这三十年的后十年,也和祖国的大地和人民一道,翻了身,获得了新的“生命”。其中有许多已经更加健康、壮实,而且也显得“年轻”了。它们都将 ③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最辉煌的典范继续发出光芒,受到我们子子孙孙的敬仰。

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9.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画横线句子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号啕大哭起来。

B.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C.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D.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10.“三十年”一词多次出现在材料中,请结合材料分析文中三处加点的“三十年”的不同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稍微留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 ①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这些无心或有意的暴力语言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一种沟通方式,称为“非暴力沟通”,也被称为“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包括四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客观地指明观察到的事实;第二个要素是具体地表达感受,例如害怕、担忧、紧张、兴奋、满足、感激等,第三个要素是表达出哪些内心需要导致了现在的感受;第四个要素是提出具体的请求。例如, ② ,妈妈可以这样说:“你把玩具都扔在地上(事实),我有点生气(感受),因为妈妈喜欢整洁(需要),你现在可以把玩具重新放进玩具柜吗?(请求)”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能够使人们情意相通,互尊互爱、和谐相处的沟通方式。人们借助“非暴力沟通”,既可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③ ,从而避免了有意或无意忽略对方感受或需要所带来的伤害。

1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2.课间两位同学因小事吵架,假如你是班长,请运用材料中的“非暴力沟通”方式对两人进行劝解。要求包含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四、理解性默写

13.

(1)《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

(2)《项脊轩志》描写书屋修葺前的老、旧、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报任安书》强调卑微地位让自己不安,还会遭到非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礼运》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5)《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变化走到生命终点的思想。

(6)《五代史伶官传序》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

(7)《登泰山记》自己与朱孝纯所走山路危险难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CEG    2.A    3.C    4.(1)邓艾亲自用毡子裹住身体,滚落下来。将士都攀树木爬悬崖,如同水中游鱼一个接一个地前进。  (2)如果将帅不知道奇正的变化,即使知道敌人的虚实,又怎能战胜敌人呢?   

    5.①涪地是西蜀的腹地,在剑阁与成都之间 。②西蜀涪地兵力空虚 。 ③可以牵制剑阁的蜀军。

    【解析】1.句意: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首级,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写了封书信(让使者带着)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降。“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是动宾结构,其后C处断开;“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中,“刘禅”是主语,“遣”是谓语,“使”既是“遣”的宾语,又是“奉皇帝玺绶”的主语,句子结构完整,前后EG处断开。故选CEG。

    2.A.错误。通“趋”,奔赴;取。句意: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城。/虽然各有各的爱好。

    B.正确。距离;同“弆”,收藏。句意:距成都三百余里。/他就挖野鼠穴中藏的草实充饥。

    C.正确。句意:加之运来的粮食将要匮乏。/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D.正确。缘故;老交情。句意:而反为敌人所左右的缘故。/你怎么会跟项伯有交情呢? 故选A。

    3.C.“因此让李靖为自己讲解一下认识虚实的要领”分析错误,根据文中“今诸将中,但能言避实出虚,及其临敌,则鲜识虚实者,盖不能致人,而反为敌所致故也。如何?卿悉为诸将言其要”的信息可知,是让李靖给将领讲解用兵虚实。故选C。

    4.(1)“以”,用;“推转”,滚落;“鱼贯”,如同水中游鱼。 (2)“苟”,如果;“虽”,即使;“安”,怎么。

    5.①由原文“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可知,涪地是西蜀的腹地,在剑阁与成都之间。

    ②由原文“则应涪之兵寡矣”可知,西蜀涪地兵力空虚。

    ③由原文“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可知,可以牵制剑阁的蜀军。

    参考译文:

    材料一:景元四年秋天,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西蜀。姜维还军把守剑阁。钟会进攻姜维,没有攻下来。邓艾上书说:“现在敌兵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城,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我军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 。(在这种情形下)剑阁的守兵必然退回,奔赴涪城,那么钟会就可以沿大道前进;剑阁的守军不退回去,那么,救援(应对)涪城的兵力就少了。兵书上说:'进攻敌人所无防备之处,出击敌人所未意想之时。’现在我们奇袭敌人空虚之处,打败敌人是一定的。”

    这年冬天十月,邓艾自阴平行走七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来的粮食将要匮乏,形势近于危险。邓艾亲自用毡子裹住身体,滚落下来。将士都攀树木爬悬崖,如同水中游鱼一个接一个地前进。首先来到江由,西蜀守将马邈投降。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城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阻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师篡等率兵从左边包抄。但邓忠、司马师纂二人出击均告失利,一起退回来说:“敌人不可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的时刻,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骂邓忠和司马师纂,要将他们斩首示众。邓忠、司马师纂二人又率兵再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首级,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写了封书信(让使者带着)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降。

    材料二:唐太宗说:我看过的各种兵书中,没有超过《孙子兵法》的。《孙子》十三篇,没有超出虚实的范围。用兵作战,如果能认识到虚实的形势,就能无往而不胜。现在的将领中,只能空谈避实击虚,到了临敌作战的时候,则又很少能识破敌人虚实的,这大概是他们不能左右敌人,而反为敌人所左右的缘故。你以为怎样?你尽可能为诸将讲解一下认识虚实的要领。李靖答:先教他们奇正相互变化的方法,然后再讲如何认识虚实的形势就可以了。现在诸将领多数不知以奇为正、以正为奇的变化,又怎能认识到敌人的虚是实、实是虚呢!

    唐太宗问:分析敌情,就会知道敌人的利害得失;激怒敌人,就会知道敌人动静的规律;摆出阵形,才会知道敌人生死的地方;对敌试探攻击,就会知道敌人的强处和弱处。 这就是以我的奇正察知敌人虚实的方法吗?李靖答:所谓奇正,是用以对付敌人虚实的。 敌强,我就用正兵;敌弱,我就用奇兵。如果将帅不知道奇正的变化,即使知道敌人的虚实,又怎能战胜敌人呢?我奉命后,只要先教诸将学会奇正的用法,然后他们对于敌人的虚实自然就知道了。

    6.A    7.①“今人休爱古人好”指的是对古人的态度:古人的喜好和道理未必全然适用于当下,不应盲目崇拜,厚古薄今。②“只为今人生较迟”指的是对今人的态度:理应立足当下,树立自信,不必自认不及。今人只不过是生得晚,所以才不如古人有名,但今人也有才华横溢的风流人物,这里作者表达了强烈的自信与超越的眼光态度。③要用辩证的、发展的、运动变化的眼光评价古人和今人:“古人”在当时也是“今人”,“今人”在未来也会成为“古人”,所以今人在学习古人学说时应做到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继承发扬、厚古尊今。

    【解析】6.A.“对美好事物易逝的伤感”错,“桃李因风盛开又因风而落”,是借桃李成败皆由“风”,来阐明世间万物消长交替、盛衰转化的客观规律。故选A。

    7.“今人休爱古人好”,今人不要偏爱古人的好。指的是对古人的态度,今与古也是相生相克的,如果今人生活在古人之世,也未必即认为古人好。因为古人的喜好和道理未必全然适用于当下,不应盲目崇拜,厚古薄今。

    “只为今人生较迟”,今人只是因为自己生得晚。指的是对今人的态度,生得晚就立足当下,不必一味推崇古人,认为事事不如古人。应树立自信,今人自由有自己才华横溢的风流人物。这里作者表达了强烈的自信与超越的眼光态度。

    今人总爱古人好,其实,之所以今人爱古人,实在是因为今人未有生活在古人之世,对古人并不了解之故。而古人也一样不了解他们之前的“古人”。古往今来,生生不息,所以要用辩证的、发展的、运动变化的眼光评价古人和今人:“古人”在当时也是“今人”,“今人”在未来也会成为“古人”,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今人在学习古人学说时应做到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继承发扬,厚古尊今。

    8.①白驹过隙   ②天翻地覆/沧海桑田   ③延年益寿/生机勃发    9.C    10.①表现阔别赵州桥时间之久;②与千年文物相比,强调阔别赵州桥和正定的“三十年”时间之短;③突出一代人经历的国家巨大变化的时间。

    【解析】8.①处说对于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年时间很短,可填“白驹过隙”。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②处解释变化巨大,可填“天翻地覆”“沧海桑田”。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③后文有“继续发出光芒,受到我们子子孙孙的敬仰”,可知此处说它们有活力,寿命长,可填“延年益寿”“生机勃发”。延年益寿:增加岁数,延长寿命。生机勃发:生命力极其旺盛。

    9.C项与画横线句子均表解释说明。A.表话语中断。B.表话题转换。D.表语意递进。故选C。

    10.①“阔别三十年的赵州桥”,“阔别”指很长时间的分别,修饰“三十年”表现阔别赵州桥时间之久;

    ②“对这些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年仅似白驹过隙”,此处与千年文物相比,强调阔别赵州桥和正定的“三十年”时间如同白色的马在缝隙前飞驰而过一样,非常之短;

    ③“三十年呀!这些文物建筑在这三十年的前半遭受到令人痛心的摧残、破坏……”,三十年对国家发展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突出一代人经历的国家巨大变化的时间。

    11.①语言暴力往往会伤害人的心灵  ②看到孩子把玩具扔了一地  ③又可以倾听他人内心的诉求    12.示例:“看到你们因为小事而互相指责对方,我有点遗憾,也很担心,因为我很看重我们班级的和睦团结,希望大家能够友爱互助,你们可以不要吵架了,坐下来好好沟通吗?”

    【解析】11.第一处,空缺处是引起下文的,由“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可知,该句在陈述语言暴力给人带来的伤害,因此填写“语言暴力往往会伤害人的心灵”一类句子。

    第二处,根据“如”可知,此处是对“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的阐释,且后文妈妈的话是针对孩子将玩具扔在地上这一行为,与孩子的沟通,因此填写“看到孩子把玩具扔了一地”一类句子。

    第三处,由“既”推断后文关联词是“又”,再根据“非暴力沟通”的阐释可知,沟通就是一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倾听别人的观点或感受,因此,由“既可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推断出填写“又可以倾听他人内心的诉求”一类句子。

    12.题干设置了特定的情境“课间两位同学因小事吵架”,给学生的身份的是“班长”,要求以“'非暴力沟通’方式对两人进行劝解,包含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由文段可知,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分别是“客观地指明观察到的事实”,即“因小事吵架”;“具体地表达感受”即“遗憾、担心、难受”等;“表达出哪些内心需要导致了现在的感受”即“吵架影响了班级和睦”“吵架会让班集体如同散沙”一类;“提出具体的请求”即“好好沟通”“不要吵架”等。

    根据这四个要素,添加一些词语,将其连缀起来即可得到答案:看到你们因为小事而互相指责对方,我有点遗憾,也很担心,因为我很看重我们班级的和睦团结,希望大家能够友爱互助,你们可以不要吵架了,坐下来好好沟通吗?

    13.(1)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2)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3)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5)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6)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7)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