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砂仁

 手提书斋 2024-04-26 发布于浙江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

【别名】春砂仁。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主治: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2.5—10g;、丸散。

【炮制】砂仁: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盐砂仁:取净砂仁,用盐水浸泡拌匀,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砂仁100斤用盐2240g加适量开水溶化澄清

【化学成分】砂仁主要含挥发油,以及黄酮类、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利胆作用。镇痛作用。保护作用。

【毒理作用】急性毒性:小鼠(体重10—20g雌雄各半)10只,砂仁煎剂25g/kg灌胃一次,观察3天,未见小鼠出现中毒症状死亡。恶急性毒性:大鼠体重160—285g)10只,砂仁热浸液1.63g/kg灌胃连续30天,给药前后每周称体重,给药结束后抽血测肝功能(SG-DT)、肾功能(NDN),最后处死动物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体重无明显变化,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病理检查无特殊异常。

【配伍效用】

砂仁配伍白豆蔻:砂仁燥湿散寒、醒脾宽中、行气止痛;白豆蔻温中化湿、行气开胃、止呕止痛。二者相须为用,有化湿醒脾、温中散寒、行气宽中、和胃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湿浊内蕴、气机不畅之胸闷不舒、脘腹胀满、纳呆食少、呕吐、泄泻等。

砂仁配伍草果:砂仁辛温,行气化湿、醒脾和胃;草果温燥辛烈,温中散寒、燥湿化痰。二药相须为用,其逐寒燥湿、温脾和胃之功效尤著,用于治疗寒湿困脾、痰浊中阻、气机不畅之胸脘痞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纳差食少之症。

砂仁配伍陈皮:二者皆为辛温之品,有行气调中之功。但砂仁偏于化湿醒脾,陈皮偏于燥湿健脾。相伍为用,其理气除湿、和胃调中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湿邪中阻、脾失健运之纳呆、脘闷、腹泻等症。

砂仁配伍厚朴:二者均能行气除湿,但砂仁辛香,偏于醒脾开胃;厚朴苦降,偏于消胀除满。二药相须为用,可加强行气化湿开胃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或湿郁所致之腹痛胀满、纳差纳呆等。

砂仁配伍桑寄生:砂仁理气醒脾安胎;桑寄生补益肝肾而安胎。二者合用,可加强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胎动不安、腰坠腹痛之症。

【方剂选用】

1、过敏性结肠炎:砂仁6-10g,党参15-20g,茯苓10-15g,炒白术12-18g,炒扁豆20-30g,莲子肉8-10g,炒山药、薏仁各15-30g,桔梗10-12g,炙甘草3-6g,大枣3-5随症加减。每剂药用水500ml,30分钟,急火煎开,后改文火煎煮30分钟,两煎药液混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2、慢性胆囊炎:砂仁、黄连、木香各6g,柴胡、枳实、白芥子、大黄各10g,虎杖12g,银花、白芍各15g,吴茱萸、甘遂、大戟各3g

3、胃下垂:黄芪、太子参各10-30g,白术、砂仁各10g,陈皮10-15g,升麻9-12g,枳壳10-18g,大黄(后下)3-12g,制马钱子2-4g,甘草3-6g。随症加减,水煎服。

4、小儿厌食症:砂仁、人参、莲子、扁豆、陈皮、茯苓、山药、白术、鸡内金、牡蛎各10g,甘草5g。每日1剂,连服1个月为1疗程。

5、小儿消化不良:砂仁、焦苍术各200g,炒车前子100g,共研为细末。6个月以内者每次服1-1.5g,6个月-1岁者每次服1.5-2g,1-3岁者每次服2-3g,均日服3次,用淡糖盐水送服,如脱水重伴有酸中毒者则应配合补液。

6、心腹痛:砂仁炒研,袋盛浸酒,煮饮。

7、痰气膈胀:砂仁捣碎,以萝卜汁浸透,焙干为末。每服36g食远,沸汤服。

8、冷滑下痢不禁,虚赢:缩砂仁、炮附子(末)、干姜、厚朴、陈橘皮等量。为丸。日二,服40丸。

9、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缩砂仁不拘多少。上为细末。每服6g,入生姜自然汁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10、小儿滑泄,肛头脱出:缩砂30g。去皮为末,每用3g以猪腰子一片批开,人药末在内,绵系,米泔煮熟,与儿食之,次服白矾丸。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阴虚有热者忌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