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高窟正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

 泽霖文史 2024-04-26 发布于北京
敦煌石窟,始于公元366年的壮丽开篇,跨越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多个朝代的匠心雕琢,历经千余载风雨洗礼,至今依旧熠熠生辉。这里汇聚了500余座石窟,彩塑三千余尊,壁画五万多平方米,它们见证了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的辉煌历程。
更值得一提的是,藏经洞中出土的数万件敦煌文献与纸布绢画等珍贵文物,使得敦煌石窟成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其历史之悠久、艺术之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风云变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风蚀与沙尘的侵袭使得敦煌莫高窟内的壁画迅速恶化,许多珍贵的画面已然残破不堪,颜色斑驳。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莫高窟现有的492个洞窟中,超过一半的壁画与彩塑遭受了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种种病害的困扰。   
莫高窟,这座拥有世界上最悠久历史与最精美艺术的佛教文化瑰宝,正以比古代快百倍的速度逐渐凋零。面对这一严峻的现状,如何有效地进行壁画的修护与保护工作,已然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我们迫切需要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案,以延缓莫高窟的衰老,让这份人类文明的遗产得以长久保存,继续闪耀其独特的光彩。   
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如何平衡
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莫高窟已接待了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70多万游客,其国际影响力可见一斑。然而,旅游业的繁荣在带来丰厚经济收益的同时,也给这座千年古窟带来了不小的伤害。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与推动旅游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了当前敦煌石窟面临的最大挑战。   
随着敦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莫高窟也面临着诸多隐患。洞窟空间有限,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洞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中,大型洞窟寥寥无几,而小型洞窟则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些洞窟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   
更为严峻的是,莫高窟作为遗址博物馆,其洞窟内布满了珍贵的壁画和彩塑,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以适应旅游开发的需求。这些壁画和彩塑材质脆弱,经过千余年的风雨洗礼,已经出现了多种病害。游客的增多打破了洞窟原有的小气候环境,使得洞窟内的空气成分和温湿度发生显著变化,这对壁画和彩塑的保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据敦煌研究院的实验监测数据显示,游客的进入会导致洞窟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空气湿度增加、温度升高,这些变化都可能加速壁画和彩塑的病害发展。因此,如何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优化游览路线、提升游客素质,成为了敦煌石窟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敦煌的艺术价值需要人们了解和传承
不论敦煌艺术的光辉有多么耀眼,若其重要价值不被世人所知,不得到年轻一代的认同,那么保护的议题又从何谈起呢?若我们能深入发掘旅游的潜力,将敦煌艺术研究的丰硕成果以音像、讲解的形式融入旅游体验中,必将使人们对敦煌的了解更加深刻,进而激发他们保护敦煌文化的热情。   
首先,我们需努力让敦煌艺术走进小学和中学的课本,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深入研究如何将敦煌这一灿烂的文化遗产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下去。
其次,从硬件建设的角度来看,石窟、洞窟的加固工作,以及石窟群体、山体的稳固,防洪、防沙、防风等工程的持续推进都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在软件建设方面,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库的建设。敦煌研究院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他们通过对敦煌文化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了文化的永久性保存。   
最后,敦煌艺术的研究成果应尽快面向大众。过去,这些学术成果大多只在学术圈内流传,社会普及程度并不高。然而,这并不是学术研究的真正目的。学术研究成果应该回归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这不仅能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更能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文/泽霖 图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