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天晨:书法的修养体现

 家有学子 2024-04-26 发布于甘肃

书如其人是流传很广的一句话,中国古人认为,书法是艺术家内在精神的外化。这种外化除了才华性情,也有修养和精神境界。书法的风格与人的修养有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而在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环境中,人格品节学问修养也成为了重要的艺术评价标准。

中国古人的审美标准中,伦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一种标准。因为在复杂的伦理环境中,人品甚至超越艺术性是一种首要的评价标准,若做人不行,为艺即使精彩也无法得到正面评价。不得不说,中国古人的审美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把艺术和人生观结合成整体去评价,而不会单从艺术本身出发。

而书法作为一种表现心灵的艺术,的确也表达了书法家稳定的情感,折射了书法家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其学养性格也在更深处表达出来。而书法只能表达“体”却不能表达“用”,即一个豪放的书家,书法作品中定能表现其潇洒,而他用这个潇洒豪放去做什么,却无法从书法中看出来。

故而,所谓因书法而辩忠奸是不可能的,大多是得知情况之后的附会之言。毕竟,书法欣赏不是占卜测字。但通过品评书法作品能够感受作者的精神境界,已经是非常深入了。书法在早期并非独立的艺术,而是和文字表达绑定在一起的。即书法和汉字、文学最早是混成的一个概念。

西汉扬雄在他的《法言 问神》中说:

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惟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涤之,灏灏乎其莫之御也。面相之,辞相适,捈中心之所欲,通诸人之嚍々者,奠如言。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口昏>々,传千里之忞忞者,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于不了解作者的人来说,一个人的语言是否真实的表达内心,文字是否准确表达了思想是难以了解的。只有那些贤达的圣人才能了解作者言辞与文字的用意。言语是心的声音,书辞则是心情的表象,由此可以看出君子小人之别。因为语言文字也是君子和小人的情感表达。

虽然这里的“书”是一种泛化的含义,表达的是言辞和书面记载,不仅仅表达书法。却开了一个用书法来看人的情感与品质的先河,即“书如其人,书为心画”的理论源头。

同样,相传柳公权曾经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是沿袭了扬雄的这个说法。这种观点是希望利用内在系统的调整,进而使外在系统更加改善。而前提则在于二者要统一。

欧阳修说: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擅长书法的人很多,但是在道德伦理的人文框架下,传播率是要看人品的,贤德的人才能传播更远,而甚至有时候会出现相反的例子。假如颜真卿的书法并不怎么样,但是因为其在大是大非的历史判断中是一个忠义之人,他的字也会让后人视若珍宝,不仅仅是书法,诗文皆是如此。

这段话十分明显的表现了古人伦理判断为第一判断的特点。故而我们要明白我们看书法史上广为流传的法帖,必然是以修养人品为第一推荐参数的,若我们要单独追寻诗文书画的艺术性,不可仅仅看“最大推荐量”的精品。因为第一推荐的都是在人品学养以及影响力上又造诣的人,而很多艺术性非常高的作品则要排在后面了。

而因为伦理评价是第一位的,故而看古人评价书法,决不能以为他们是以艺术性为第一要义。苏轼说: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君子小人之态,在书法中不可掩盖的体现出来,这在苏轼看来是书法的第一判断标准。中国文化中的艺术观和西方以及现代是不同的,苏轼又说:钱公虽不善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人也。

由此可知,在中国文化中,艺术是人格人品精神的外化,是小道,做人处事的精神价值才是大道,这个和现代艺术“为艺术牺牲”的观点完全是相反的。古人认为艺术可以教化心灵,是一种方便之法,而不是根本。分析古代艺术,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书法最开始的状态,是文人在书写时候表达的性情以及对自然物象的模拟。后来书法被愈加重视,成为了一个人的修养的体现出口,同时也可以是一个积累学养修养的法门入口。这是书法成熟之后古人的观点,现代人大多是把书法当做了装饰和技巧展示,和古人非常不同。

书法若只有装饰和技巧展示,或者即使可以表达性情,那也是一种“小道”,即如果艺术只是为了艺术,若沈溺其中是古人所不齿。早在先秦,就有这种说法。孔子的学生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书法,绘画、音乐等技艺,其本就是是停留在“用”上的小道,仅有怡情养性之功。“致远恐泥”。若沉迷则会泥足深陷不能自拔,这其实是“君子不为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的思维方式与今人是不同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修炼文化,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一个入口,而绝非这些艺术被统称为文化的一部分。

沿着子夏的观点,我们在现在看待中国艺术发展,应该在高的志向上将其穿透,把这些艺术的小道看做体征生命之道的载体通路,推广其成为全社会乃至全世界认知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和感知能力的入口和体验方式,进而探讨人类新的思维,拓宽感知边界和创新空间。这样才是君子之为,才是中国艺术真正的未来价值,才是在教育、文化乃至对人类的贡献。

在古代中国,修炼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里面最关键的是人格的塑造,而书法只是其中的一种体现和展示。宋代朱文长《续书断》中说: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

朱文长认为,书法是才能超群人品高尚之人的余暇之事,是撰写文章急需而产生的。而不同人品的人都可以去学,但是写的好的还是那些贤德之人。这也是一种修养观在书法上的一种视角体现。而像颜真卿这样忠烈之士,同时又是一流书法家,必然就会当作是文人的精神典范。

于是朱文长又说:“呜呼!鲁公可谓忠烈之臣也,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颜真卿因为有忠烈事迹,古人看其书法也必然就会带有一定放大性,即刚毅雄奇,技法完备。态度严肃俨然不可侵犯地立于朝堂之上。

虽然这种人格光环会放大了艺术感受,但是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主观的行为,但是谁看一个艺术品能够抛却主观干扰项,去客观的观看呢,即使可以,那么这种“客观”又有什么意义呢?颜真卿的事迹和书法,让西汉扬雄的“书为心画”得到印证。

元郝经《移诸生论书法书》日:“盖皆以 人品为本,其书法即其心法也。故柳公权谓'心正则 笔正’,虽一时讽谏,亦书法之本也。苟其人品凡下, 颇僻侧媚,纵其书工其中,心蕴蓄者亦不能掩,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也。

4.jpg

这里说书法是以人品为本,一个人的书法是其内心精神的体现。假如一个人人品低下,逢迎谄媚,纵然他书法的功夫精要,但其内心蕴藏的思想感情也是不能掩饰的,有什么样的内心,就有什么样的书法体现出来。这也是很多人说的“书如其人”的一个观点。

而笔者始终认为,人品的判断十分复杂,从“体”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和感知的敏感性都是可以通过艺术表达的,但是人品是人之性情的一种“用”,是在政治,社会,历史等极其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而做判断的。

其色彩是因为对象不同而赋予的,而其本质若在艺术中体现,一定是中性的。比如一个奸诈之徒,他若擅长书法,其书法中至多只能体现“灵活”,这个是中性的,因为书写的时候是他自己的表达,而判断其“奸诈”是人和人之间处事中的感受。

所以,不论是豪强之寇还是豪迈之正臣,书法中只能体现性情才情的高低,却很难体现他把这个用在何处。但是古人则给人盖棺定论的时候,会用事后的判断以书法之特点附会之上,来证明他早就有“痕迹”,但却从没听说,从过书法痕迹能够提前判断正邪忠奸的。

---------------------------------------------------------------------------------------------

真正的书法修养,表现在七个方面:

|溯|源|

学习书法必须了解书法发展的渊源,并且从源头开始认识、学起,有助于把握正确的书法学习方向,深刻书法的认识和理解。书法是传统艺术,讲究传承、出处。我最痴迷行草,以为行草之宗必追“二王”。“二王”既是行草之源,又是行草最高峰。唐代以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帝、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二王”。学行草若能从“二王”其中得到一二处,便能受用无穷。

|贵|悟|

练书法贵在“悟”。俗话说,只学不悟,难得真谛;只练不悟,只练筋骨。“悟性”决定了书家的高度,从古至今,大多数学书者都只能算是书法的票友,甚至有些连票友都算不上。不少学书者即便是学书十数载或是数十载,终因悟性太差而抱终天之恨。学习书法缺少“慧根”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而有“慧根”而无“悟性”的引导,而这“慧根”也会夭折。禅书上说“从门入者,非是家珍!”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悟德悟功悟己,一个悟字,渗透书法之玄妙,一个悟字,筛尽世上无缘人!

|沉|静|

书法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钻研的学问。勤学苦练、博览群书,没有一颗沉静的心是不成的。“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学书者多有次感慨。现在是个浮躁的年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这浮躁的社会往往使我们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茫茫然的跟着社会的主流旋转,待到觉察时,只有更多的叹息和感慨。“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学书法须人静才能靠近古人,才能字静、境静,宁静致远。

|博|览|

“十年寒窗”这种状态已经不适合今天的书法学习了。寒窗苦练,闭门造车只能造就书呆子。苏轼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胸中有万卷书,才能避免写字俗气。苏东坡书法笔墨之间洋溢的浓厚的学问文章之气,恰恰是其他书法家赶不上他的原因所在。在网络发达、展览频繁今天,不仅要读书万卷,更要多看看,勤交流。很多时候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要比自己在家埋头苦苦钻研要来得好许多。

|畅|怀|

王羲之书写《兰亭》的过程应该是尽兴的。“惠风和畅,游目骋怀”这种境界正是羲之“魏晋风骨”所在。有朋友说学习书法真痛苦,晚上也睡不好。我哑然失笑,没听说过古人学习书法有多痛苦的,人生有太多的烦恼,何必再多找一个学书法的痛苦,悲哉!不如放弃。书法学习应是快乐的:读帖、品茗、挥毫,满纸烟云,如再沾点酒气,鼓掌喝彩还真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乐事了。

|人|书|俱|老|

学书贵在积累,沉淀,正如绍兴老酒一般越陈越香。学书不能急,历史上能在年轻时艺术成就即被当世认可、推崇者实属凤毛麟角。白砥讲得好:书法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始境(稚拙)——雕琢(求美)——尽境(返璞)。当代不少学书者怀着超越历史发展轨迹的理想和追求,创作缺少底蕴的作品,是不可取的。我以为书法的最长时间应该是在经历雕琢(求美)的过程,书家的水平在这样不断锤炼中成长,学识逐渐提升,作品经受历史的考验,最终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

-------------------------------------------------------------------------------------------

书法家的4大修养

要想把书法弄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手头上的功夫,还有很多功课需要做。一位书法家,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简单来说,书法家需要具备4大修养,技法只是其一,最终还是要看人。

1、 精湛的技巧。

心中有,下笔表达不出来,这当然不行。书法这门艺术,首先要有精湛的技巧作支撑。从这个层面上讲,如果你想写出理想的书法作品,必须要有数年如一日的埋头苦练,必须要静下心来反复打磨自己的手头功夫。

需要注意的是,技法提升的过程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什么大的突破。心中热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甚至是不求回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基础打牢。基础牢了,技法娴熟了,才有能力将心中的生气和神韵通过笔端表达在纸面之上。

2、 能合,也要能离。

董其昌有过经典言论:“盖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欲离者,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所以难耳。”

所谓的“合”,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传承和借鉴,可以通过大量地临帖来实现和提升。这个过程,是每位书家必经的,也是我们提升自己的有效手段,几乎没有其他更好途径。

所谓的“离”,是建立在“合”这个基础之上,当然也是难度更大一些的。简单的说,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理解为广泛深入接触后的归纳总结。前人的书法经典,看上去各有特色和个性,深究的话,都是有相通之处的。把这些相同之处找到了,再下笔,自然不会那么拘谨小心,自然也会融入自己的理解,同时还不违传统。

如果说“合”是传承,这个“离”就是创新。

3、 文化素养的支撑

苏轼曾经说过:“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方面,写到最后,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作为支撑。书家和字匠的区别在哪?最大的区别,就是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底蕴。

有些朋友技法没问题,可写出来的字为什么总有一些俗气呢?为什么写着写着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呢?缺少的还是文化素养。还是那句话,书法,从来不是提笔写字那么简单。

4、 字如其人

黄宾虹曾经说过:“人品的高下,最能影响书画的技能。讲书画不能不讲品格。有了为人之道,才可以讲书画之道。”

不光黄宾虹这么说,苏轼在《书唐氏六家书后》也曾阐述:“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说到做人和书法的关系,咱们最熟悉的应该是柳公权的那句话:“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总之呢,字如其人,这层关系看似有点玄妙,却实实在在的相互影响牵制,密不可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