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成语“虚与委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蛇”不读she而读yi?

 钰姐讲历史 2024-04-26 发布于四川

  “虚与委蛇”这一成语,字面上看,“蛇”字似乎应读作常见的“shé”,代表那滑腻、蜿蜒的爬行生物。

  然而,实则不然,此处的“蛇”字应读作“yí”。这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历史背景,宛如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要解开这一谜团,我们需要回溯到成语的起源,探寻字义的演变,以及深入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

  “虚与委蛇”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应帝王》,原文是:“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这里的“虚”字,可以理解为虚假,而“委蛇”则意为随和、应付。成语的整体含义,是形容在与人交往中,表面上显得虚情假意,而内心却保持着真实的自我。这种表面的应付,实际上是一种策略,用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那么,为什么“蛇”在此要读作“yí”呢?  

  这源于古代汉语的特点。在古代汉语中,多音字屡见不鲜,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和读音下,可能表达完全不同的意义。

  在“虚与委蛇”中,“蛇”字采用了假借手法,借用了“蛇”的音来表示“逶迤”之意。在现代汉语中,“逶迤”并不常用,但在古代文献中时有出现,用来形容道路、山脉等曲折蜿蜒的样子。

  在这个成语中,“逶迤”形象地描绘了应对他人的态度,即表面上随和、曲折,而内心却保持真实的自我。这种假借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屡见不鲜,展现了汉语丰富的词汇和灵活的语法特点。

  在现代汉语中,“蛇”的主要读音是“shé”,表示一种爬行动物。

  然而,在某些方言或口语中,“蛇”仍保留了“yí”的读音。此外,在文学创作和日常口语中,“虚与委蛇”这一成语也被广泛使用,用以描绘人在社交场合中的应对态度。

  

  综上所述,“虚与委蛇”中“蛇”字读作“yí”而非“shé”,源于古代汉语中多音字的存在和假借用法的特点。

  这种用法不仅体现了汉语丰富的词汇和灵活的语法特点,还为我们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提供了更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同时,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广泛应用也展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用性。它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中,既要保持真实的自我,又要学会灵活应对,以达到更好的社交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