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香生‖​​从梅贻琦梅兰芳身上我们读到梅花精神

 昵称70808387 2024-04-26 发布于山东

 
  
从梅贻琦梅兰芳身上我们读到梅花精神

梅香生 

          
在华夏的大地上,梅花以其独有的傲骨和清香,成为了坚韧与高洁的象征。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仁人志士,他们如同傲雪绽放的梅花,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书写着各种独特之传奇。
梅贻琦,这位清华大学的前任校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坚守着教育的阵地,用智慧和毅力引领清华走向新的高峰。他的教育理念,如同梅花的清香,深入人心。他提出的“通识教育”,不仅在当时引领了教育潮流,而且对今天的高等教育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是梅花精神中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体现。


梅贻琦的个人品性,向来为人所称道。梅贻琦1909年赴美留学时,正值辛亥革命前夕,国内政局动荡。由于难以与同学见面,梅贻琦无法将之前向同学借的书籍归还。为此,他特意写信给自己的二弟梅贻瑞,反复叮嘱设法找到这些书籍代为归还。他写道:“盖兄所欠人,务欲偿还,不然则我以为无心,人疑其有意,苟得之事,兄不屑为。至于人或欠我,不必深追”,所以后来清华大学的师生们一致赞誉梅贻琦校长是品格高尚的谦谦君子。清华师生校友这样评价他:“提到梅贻琦就意味着清华”,“梅贻琦是清华永远的校长”。陈岱荪教授说:“他平易近人,作风民主,学校大事率多征求教师意见,这也和的谦逊的性格有关。”
清华校史专家黄延复曾一直抱着苛求的心理在研究梅贻琦的过程中,搜寻人们对梅贻琦的“异词”或“谤语”,但却迄无所获。这足见梅贻琦的人品好,其为人处事堪称完美。


而梅兰芳,这位京剧艺术的巨匠,更是将梅花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的艺术生涯,充满了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在京剧艺术的道路上,他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挑战,但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热爱。他的表演技艺高超,创新不断,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艺术成就,不仅是对梅花精神的最好诠释,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   
1937年底,日寇攻陷上海,辗转找到梅兰芳后,要他在电台发表讲话表态愿意为日本人唱戏。梅兰芳巧妙地回答:“我马上要去香港巡演了,帮不了你们的忙。”为了逃离日本人的掌控,梅兰芳带着家人跑去香港。
后来香港也被日寇占领,日本人仍旧惦记着梅兰芳,于是派人满香港的找他。
为了不给日本人演戏,他决定不再登台演出。每天只躲在家中不出门,也不上台,不过光这样躲也不是办法,梅兰芳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他不再刮胡子了,有意蓄起了胡须。
梅兰芳扮演的是旦角,旦角是女性角色,有了胡子就没法再上台扮演了。
不过日本人并没有这么容易就放过他,对他说“胡子可以剪掉”。

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梅兰芳又心生一计。他掐好时间,在日军来到他家之前,他连给自己打了三针伤寒针。等到日军来到梅兰芳家中,看到他躺在床上高烧不止,日军担心他是装病,又特意派了军医来检查,最终确认他真的发高烧了,这才无奈离去。
梅兰芳为了不给日本人演戏,不惜蓄须明志,甚至不顾生命危险连打三针伤寒针,让自己高烧不退,展现出坚硬的气节。
从梅贻琦、梅兰芳等梅氏名人身上,我们读到了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凌寒独立、自强不息的梅花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不仅为梅氏家族增添了光辉,也为整个社会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
 梅贻琦和梅兰芳身上所体现的梅花精神教会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一颗高洁的心。梅花在严寒中傲立枝头,不与群芳争艳,是一种高洁的象征。同样地,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被世俗所扰,始终保持一颗纯净的心。让我们将这种梅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梅香生,湖北蕲春人,武汉作家协会会员。累计已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大公报》《读者时代》《思维与智慧》等全国100余家报刊及新媒体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等作品300多万字。其诗歌曾获中国散文诗协会举办的首届短诗短文大奖赛二等奖,另有20余篇散文、评论、杂文获得各种奖项。著有诗集《我心飞翔》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关注指导《新时代文学社》公众号平台!为提高刊文质量和编辑效率,现将相关要求提示如下:
请点击——
  温馨提示

 如果出现内容错行现象,是因为手机使用者字号设置问题所致,与编辑无关,请周知。
祝您开心好运,欢迎赐稿指导!
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