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唯识研究的最高峰:王夫之的《相宗络索》略说

 黑龙江波涛 2024-04-27 发布于重庆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为衡阳释先开和尚订《相宗络索》在1681年(辛酉),时年63岁。两年后,1683年(癸亥)船山作《授别峰僧先开上人〈相宗络索〉口占》一帙,诗曰:“且凭嚼饭喂婴儿,莫放蜘蛛拽网丝。杜宇唤春归正急,原来春在落花时。”大意以此为教材,对法相唯识理论及其基本概念加以消化,揭示其纲宗,为理解唯识宗的增上缘。在明朝禅宗化的唯识思想流行的时候,王夫之此举,无疑有传教之嫌,这证明王夫之曾对唯识思想狂热过,但是如同很多研究唯识的思想家一样,学着学着,最后却走向了反面。当然,这是一种历史现象,其产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后面我们会详细说。

目前国内哲学杂志发表得最多的,有关唯识的论文,都是研究王夫之《相宗络索》的,为什么?因为王夫之的《相宗络索》综合了唯识发展史上的所有著作,各取一点,虽然未必全面,也未必圆融,但是正是因为各种论调之间的微妙“不合”,导致了他的这篇唯识著作,由很高的研究价值,也具有无穷的研究角度。

研究唯识,我们必须弄明白唯识思想的来龙去脉。大乘佛教的唯识并非是佛教原创,知识产权应该是属于婆罗门教的瑜伽心理学,而大乘佛教的般若,也非佛教内容,而是来自婆罗门教的《奥义书》。当然,佛教的唯识与婆罗门教的瑜伽是有区别的,限于篇幅,不作细说,仅以下图表示,整张图是佛教的唯识思想,下图中右半部分(深色底色部分)是婆罗门教的瑜伽思想。

明代唯识研究的最高峰:王夫之的《相宗络索》略说

整图为佛教唯识,右边深色部分为婆罗门教瑜伽

总而言之,从“无始无明”撞击“佛的本觉之用”开始,因“本觉之用”是金刚,故“无始无明”分裂为贪嗔痴三块;贪嗔痴误以用为体,继续撞击清净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分解为见分和相分;贪嗔痴污染见分(即八个识),产生五十一心所。佛教的唯识识从“无始无明”开始,即无明缘行等十二因缘;而婆罗门教的瑜伽思想则是从心开始,心生识,识生天地万物和众生的身心。其区别的根本在于,佛教的唯识思想,底本是十二因缘;而婆罗门教的瑜伽思想,底本是本体论。什么是本体论呢?基督教认为:本体=灵魂=不灭者。也就是说,你只要认为有某个“体”,或某个“性”,或某个“道”,或某个“心”,是不灭者,就是基督教的灵魂概念。

明代唯识研究的最高峰:王夫之的《相宗络索》略说

婆罗门教的瑜伽思想和《奥义书》

清代唯识学术界,认为明代唯识思想家王夫之、普泰、憨山、紫柏、王肯堂、明昱等,他们的唯识是“八婆二佛”,什么意思呢?就是认为王夫之的唯识思想,八分来自婆罗门瑜伽思想,两分来自佛教。王夫之的唯识思想,尤其是九缘生识说,是来自普泰首创。

而历史上大多数思想家研究唯识或般若,最后都批判佛教,主要是因为他们研究的唯识主体是婆罗门教的瑜伽思想,研究的般若主体思想是婆罗门教的“不二论”,他们均误以为婆罗门教的瑜伽是佛教的唯识思想,误以为《奥义书》中的“不二论”是佛教的般若。在此略提一下,大乘佛教的般若与婆罗门教的《奥义书》区别在哪里呢?这个就要看《华严经四圣谛品》,如果不看此经,就学般若,必定学成了婆罗门教的吠陀思想,这是百分之百的事。总之,佛教的四依,大集经说得很清楚,依的是十二因缘、四圣谛、大乘三十七道品。明白了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区别,就能理解为什么朱熹、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李贽这些横亘星空的大思想家,最后都批判佛教的原因。

明代唯识研究的最高峰:王夫之的《相宗络索》略说

大乘三十七道品见佛性的核心思想

《相宗络索》中,王夫之认为应该断第七识,来求得一个高级的境界。这种说法,遭到了日本唯识学者横山纮一的反对,横山纮一认为,断除或长期制服八识中任何一个识,人就残废了。横山纮一认为,历史上,大乘佛教是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见《诸法无行经》)见佛性的,不是去调整识,无论是你把识调为“无分别”、“无妄念”还是“无相”,都是使人心智残废的状态。横山纮一认为,应该努力追求健康的哲学和知识,不应该蛮干。

明代唯识研究的最高峰:王夫之的《相宗络索》略说

当代精神病学,对婆罗门教般若的批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