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之难,难在辨准阴阳

 喜悦335 2024-04-27 发布于河北

导读:此文是范成医生关于针灸更为高层次的整体调节思路,如果没有较好的针灸基础,学习阅读可能较为吃力。学习治疗疼痛可以看今日发的第一篇鼻炎文章,其中有讲解范成医生所创最简单的解痉针法。

以下为范医生撰写原文:

我们常常看到别人一针扎上,患者立马见效,一下就缓解大半,而你的针灸,同样的穴位同样的方式,好像时有效,时无效,有效的时候,效若浮鼓,无效的时候一点反应都没有,你就产生了怀疑,怀疑穴位的真实性,怀疑针灸是否是安慰剂。

每次看到厉害的老师在讲台上面侃侃而谈,很确定的告诉你这个病扎哪里,那个病又扎哪里,回去之后,你去试结果疗效不稳定,就慢慢弃用。

其实这主要问题就在于我们最最底层的思维,阴阳没有辨好,或者没有辨阴阳

我们都知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这也是我们哲学思维的底层逻辑,这里的一、二、三,代表的是维度——点、面、立体

从一来调整,这就是一个点,他只能代表大小,那就是能量的直接输入,增加自身的能量,减少自身的能量。

从二来调整,太极分两仪,这时候就有阴和阳的变化,阴和阳可以单独的变化,阴多点,阴少点,阳多点,阳少点。为了寻求稳定,无论阴阳多点少点,只要阴阳是相等的,平衡的,那也是一个稳定的状态。

从三来调整,我们学过解剖都知道三个解剖面,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其实针灸也是三个面,不过方式方法有些不同。它主要统领在奇经八脉上。

任脉,督脉冠状面有所对应,主要主前后的阴阳问题。

冲脉,带脉水平面有所相似,主要主水平面的阴阳问题。

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就和矢状面相对应,主要主左右阴阳的问题。

有了点、面、立体,我们就有了一个治病的思维。

点:每个穴位都有盈亏,有补泻手段,一般来说,针为泻,灸为补,根据气血的盛衰选择补泻方式。

面:有了面有了阴阳,每个人出生刻在基因里的都有阴阳偏盛,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男子阳多,女子阴多。男子阳多,需要注意补阴,泻阳。女子阴多,需要注意补阳泻阴。从疾病的阴阳调理,只需要调理到相对平衡就可以。

立体:三个不同的面,组成一个立体的人。我们的调整也主要在立体层面去调整,不同部位的阴阳偏盛,会导致另外一个部位的疾病,于是就有了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前病后治。这里面得到直接关联就在于奇经八脉。

我们常常知道12经络还有任督二脉有穴位,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没有自己专属的穴位,都在十二经络穴位中。

那中间关系是啥呢?

其实十二经络包括督脉,任脉,是告诉我们人体经络的组成,这个穴位在哪个经络上,属于哪个脏腑。当哪个脏腑出现了问题,就在那条经络上取穴。但是不能所有穴位都取啊,这脏腑的虚实在哪里,寒还是热,是气机升降问题么?

这些问题就体现在奇经八脉上:

任脉、督脉:主要主寒热,任脉为寒,督脉为热,可以看做表里关系对立,也可以看做前后关系对立。

冲脉、带脉:主要主气血虚实,冲脉气血的通畅,分布均匀,这全靠带脉的维系,带脉太强,气血往上冲,头脑充血。带脉太弱,气血下注,腹大足肿。

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主要主气机升降,当一侧的阴跷脉强,会导致同侧阳跷脉相对偏弱,对侧的阳跷脉却变强。整个人体就不是我们既定的形态,出现了变形,这时候无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都会出现问题,气机升降会受到影响。

穴位生在12经上,调的却是奇经八脉,就犹如我们的八纲辩证一样,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相同。

我们需要将这些调顺,人体气机通畅,气血调和,适应寒热就可以健康,并可以自愈。

我们知道经络左右两边对称,到底扎针扎左边还是扎右边?还是两边对称扎?艾灸左边还是右边?

我们知道表里经,我们到底为啥要取表里经的穴位,为啥不扎本经的穴位?

我们知道上病下治,下病上治,那我们什么时候上病下治?是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上病下治?

我们知道一条经络上这么多穴位,为啥取这个?为啥不取哪个?为啥不多扎几针?

前面我分析了我们从几个面来看待我们人体:

前后:任督二脉,主要主寒热变化。

上下:带脉、冲脉,主要主气血上下的虚实。

左右: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主要主气机升降。

所以我们就有上下、左右、前后的阴阳。

前后,亦或者说表里:督脉属阳,主表,在后背,头;任脉属阴,主里,在胸腹。

督脉受病,阳多阴少,就会抬头挺胸,向外发散(无论是思维,活跃度,对外人的影响),容易出现阴血不足,人干瘦;治疗首选太阳经的穴位,其次少阳,其次阳明。宜远心端取穴,双侧同时取穴。

任脉受病,阴多阳少,就会郁郁消沉,向内收敛,容易肥胖,体寒:治疗首选太阴经的穴位,其次少阳,其次厥阴。宜近心端取穴,双侧同时取穴。

上下:冲脉为血海,气血为相依附,带脉护住冲脉。

冲脉的病一般不叫做病,冲脉是气血的受纳者,就像一个容器,容器变形了,就容纳气血就少了,冲脉的盛衰,决定一个人的壮实程度。

带脉受病,气血分离:目前所见,带脉只有松出现的病,没有带脉紧出现的病,带脉松,气血分离,血为阴在下,气为阳在上。带脉松弛,血在下,脚肿无力,步沉;气在上头胀眼花,思维迟缓,易怒心烦,七窍不通。

上下为病,泻其气在手三阳,取远心端,双侧取穴。通其血在足三阴,取近心端,双侧取穴。温在带脉,用灸或者烧山火。

左右:因为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所以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所以更为复杂,这也是调整整体的关键。

单侧十二经,有阴阳表里关系,比如: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为表里关系,也是属于阴阳关系。

双侧十二经,同名经左右两边也是阴阳关系,比如:左侧的手太阴肺与右侧的手太阴肺因为每个人的气机升降方式不同,也是有阴阳关系。

怎么判断气机升降?气机升的一侧肩膀高,他的这侧经络为阳,我们常常都说男左女右其实这只是常法,判断不清就这样。

因为针的性质主要是泻,当然排除一些特殊的手法,我们就讲直接扎上,不行针的方式。

首先需要判断这个脏腑的虚实,寒热。

比如这是一个咳嗽,并且是肺上的寒症、实证,那么,首先寒证,手太阴肺属阴经,那就选择手太阴肺经近心端的中府、云门就可以;又是实证,那就选择表里经的手大肠经的远端商阳、合谷这些就可以。如果患者左边肩膀高,左边属阳,那就取左边商阳合谷,右边云门中府,反之亦然。

比如这是一个咳嗽,是一个寒证虚证呢?那就取低肩手太阴肺的远端太渊列缺,并可以虚则补其母,选择低肩足太阴脾经的近心端,的血海之类的穴位,就像董氏奇穴感冒穴一样,生在脾经上。

比如这是一个咳嗽,热证,实证呢?那就直接选择高肩的手阳明大肠经上远心端的穴位。

以此类推而已。

前面讲的是脏腑类疾病,外周的疼痛疾病,其实也是如此。

比如一个头疼,看它是一侧还是双侧,是上寒下热的气血分离,还是前后寒热出现问题。

一个头痛病人,首先观察其肩膀高低(主要是肩膀利于观察,也可以看舌头偏斜,也可以看左右法令纹的深浅,也可以看脚的长短),如果单侧头痛,它是出现在高的还是矮的这侧,矮的肩膀这侧取穴取阴经上的穴位,高的肩膀这侧取阳经上的穴位。双侧疼痛,要么取双侧手上阳经穴位,要么取双侧足阴经穴位。

其他部位疼痛也是如此。

疼痛其实最简单,因为症状明显,越急性的效果越好,因为急性的通畅经落是通畅的,针到立刻气就通畅了

如果没判断好阴阳?很简单,拔针拔了,左右交换一下就对了,通常疼痛扎上针,三分钟没有缓解,那应该就是扎反了,反过来扎灸对了。

  传统针灸?现代针灸?

治疗的时候总有人问我,为啥不使用电针?

其实不是我不使用电针,而是目前治疗来说没必要使用。

电针兴起好像也有些时间了,电针之前一直都是传统的针灸补泻手法,我看到的电针研究主要用于针灸的镇痛,他可以提高颅脑内的五羟色胺、多巴胺,还可以提高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频率。

从这电针的作用来看,就像是一个镇痛剂,不是我们说的针灸调气、调血、通络,针灸讲求“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根据这个原理去解决问题,不是直接提高疼痛阈值去镇痛。

当然从电针这个作用,来治疗焦虑症,抑郁症作用应该还可以。

现代针灸:

现在网络上各种课程很多,尤其以神经松解,肌筋膜链为主延伸出来的针灸方式越来越多,取的名字也五花八门,但其主要理论都差不太多。

肌肉每个肌肉都会有相应的激痛点,当每块肌肉出现问题后,就会出现相对应的部位出现疼痛。

肌肉出现的问题表现是啥?条索,硬结,紧绷!

所以我们处理疼痛的方式就出现了扎肌肉,有扎肌肉起止点的针法,也有扎肌腹的,最主要就是要扎跳,这样肌肉问题就得到解决,很多时候效果真是可以,扎完立马就好了

但很多是扎完好了,但隔一会儿就反弹了,不持久。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内容,肌筋膜链。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解剖列车,人体由很多个筋膜链组成,一个肌肉出现问题,可能是另外一个筋膜链上导致的,这时候我们远治原则就有了依据,比如后表链问题,脚后跟痛,我们常常扎脖子就好了。

但有很多疼痛,疾病也是从筋膜链上去治,却没有很好的效果,就比如一个偏头痛,用解剖列车的思维,有事能有效,有时无效。不过有了这思维,在疼痛反复的情况有好转。

肌筋膜链固然好,但是缺乏阴阳的思想,没有把人看做一个整体,没有一个整体理论,在诊断方面有难度,所以在治疗方面就有搞不清楚的地方。

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上阴阳的思想,于是调衡针灸就在这基础上面有了更好的完善,也对疾病的诊治有了更清楚的直观地认识。

调衡针灸主要三套针法,从三个方面去认识人体,总结起来就是:长短腿——左右平衡;阴阳脚——扭转平衡;腹背松弛——前后平衡。

长短腿高低肩是针对肌肉紧张,牵扯矢状面对称的不平衡,左右两边生病的肌肉是不一样的。

高肩短腿:头后大直肌、头夹肌、上斜方肌、三角肌、腹内斜肌、内收肌、耻骨肌、内收肌、臀大肌、比目鱼肌。主要是这几个肌肉出了问题。

低肩长腿:头下斜肌、胸锁乳突肌、下斜方肌、大小圆肌、背阔肌、腹外斜肌、臀中肌、臀小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

一般调整就直接调整这几个肌肉就行了,效果好,且不容易复发。

阴阳脚,腹部松弛的针法就不一一讲述,有兴趣可以自学。

现代针灸,针灸方式确实很不一样,针具也很有改进,比如很好用的浮针,刃针这些,其实我感觉9号注射器针头才是非常好用的针具。

传统针灸:

从开始背针灸穴位,到学习董氏奇穴,常常感叹针灸的神奇,又感到迷茫。

神奇的是有时候莫明一针下去,患者说我好了,连我自己都感到神奇;迷茫的是我下次再去这么用,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

书上说好了的可以治这个病,那个病,难道都是骗我们的么?我对这个传统针灸产生了深深地失望,我去老师那里跟诊的时候,发现他们讲的和做的不一致,很明显的没有知行合一,而且还用上电针这些,没有一点清晰的调理。

于是我投入现代针灸的怀抱,兜兜转转多年,不断学习内经,还有传统文化知识,再和现代针灸相互印证,才发现合于道的传统针灸,才是出路。

我们在拔罐、刮痧、微络刺血、阴络刺血都可以很好的治病,比如耳尖放血治发烧,齿龈交放血治痔疮等等。所以针灸不仅仅是肌肉,神经。

从皮、肉、筋、脉、骨的不同,所治不同,所以看似同一个穴位,所刺深浅不同,是否放血,所治的问题也不一样。

我比较赞同左常波老师的提法,三调一治:调气、调血、调筋经、治神。

调筋经就类似现代针灸的做法,调血主要是放血,微络刺血和阴络刺血,调气就是他的气化针灸,很多套针法,治神在前面几种治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气化针灸他所说的男左女右,我认为是不对的,还是需要结合病人自身的情况,本身气机升降再结合气化针法来使用,不然就会有时有效,有时无效,根本不在于形而上学的东西。      

范成医生坐诊及预约挂号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