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寅|《典论·论文》再探索

 金陵生论学 2024-04-27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本科就读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在1981年三年级时写的论文,在本系同学的学术论文报告会上宣读。论文最初是对高敏先生《略论“建安七子”说的分歧和由来》(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一文的商榷。为写这篇论文,我读完了当时能找到所有汉末、三国时期的文献,也曾投过稿,未被采用。后来我觉得商榷这个问题难有定论,意义不大,就重构思路,写成了现在的样子。如今很多人怀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不是没有道理的。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当时整个学界都在反思历史中商量旧学,培养新知,不畏权威,争论商榷,充满追求真理的勇气。扬州师范学院虽然不是一流名校,但众多老教授仪型犹在,学生勤奋好学,四顾满是求学问道的淳厚风气。那次报告会宣读的论文甚多,记得卞孝萱老师令嗣卞岐学长的论文是《“东坡似乐天”论》,给我印象很深。多少年后学界还不断有人发表同题的论文,不知我们本科同学就讨论过这个题目了。我这篇论文在1985年考入南大后不久,蒙刘崇德先生推荐,发表在沧州教育学院学报《教学通讯》1985年第1、2期合刊,这是我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多年来辗转搬迁,书籍遗失不少,这本刊物也找不到了。沧州教育学院后来并入沧州师范学院,原先的学报也找不到了。请朋友四处搜寻没有结果,最后幸运地有朋友帮在孔网上买到,一解我“亡书久似忆良朋”的怅惘。欣慰之余,贴在这里聊存雪泥鸿爪之迹。少作谫陋固无甚高论,但在当时还是将一些问题说得较前辈更清楚、充实一点的,而后来同题的论文络绎不绝,却少有超出本文范围的了。看看这期刊物的目录也很有意思,前辈名家王树民、周汝昌、王学奇、吴小如等先生竟然名列其间,可见彼时的刊物、作者,都还有平常心,不像时下之势利和驰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